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越窯青瓷

瓷緣藝術館 發佈 2022-07-02T11:58:33.030003+00:00

越窯是中國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之一。窯址所在地主要在古越州境內(今浙江省寧波市和紹興市)。生產年代自東漢至宋。唐朝是越窯工藝最精湛的時期,居全國之冠。越窯之名,最早見於唐代,越窯瓷青瓷與唐代的飲茶風尚關係十分密切,其瓷質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飲茶者的喜愛。

越窯是中國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之一。窯址所在地主要在古越州境內(今浙江省寧波市和紹興市)。生產年代自東漢至宋。唐朝是越窯工藝最精湛的時期,居全國之冠。越窯之名,最早見於唐代,越窯瓷青瓷與唐代的飲茶風尚關係十分密切,其瓷質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飲茶者的喜愛。飲茶風尚又影響了越窯青瓷的型制。

館藏越窯刻花葉紋瓜棱執壺敞口、束長頸、瓜棱型瓶身,淺圈足,一側細長流,另一側帶狀曲柄,柄上有系。通體施青釉,器身之上刻花,布局合理繁而不亂。整體器型雋秀端莊,十分具有張力。色澤青中帶綠與茶青色相近。釉色明徹如冰,晶瑩溫潤如玉,古人贊曰:「似玉之甄」,許渾「越甄秋水澄」。

五代吳越時越窯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為吳越王錢氏御用及貢品。進貢瓷器動輒萬件;入宋以後,貢瓷數量有增無減,一次進貢有多達十四萬件。越窯青瓷在晚唐五代時也被稱為「秘色瓷」。

越窯青瓷,深得當時的詩人喜愛,不少詩人都描述和歌詠過越窯青瓷的美,如陸龜蒙的「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詠秘色瓷器》)徐夤的「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施薄冰盛綠雲」(《貢余秘色茶盞》),就連日本明治時期的日本人石川鴻齋也曾作詩讚頌餘姚上林湖的越窯瓷器「:上林之窯盛天下,宋社已屋陶亦罷。遺珍誰得雉雞山,久埋土中猶未化,餘姚沈君藏一瓶,釉色瑩澈凝貌青。相攜萬里來扶桑,割愛貽我何厚情┅┅」。

越窯青瓷是中國最早的「母親瓷」,也是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廣、內涵最為豐富的古窯系陶瓷之一。越窯瓷器胎質細膩、釉色溫潤,青翠晶瑩,堪稱瑰寶,名聞天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