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舜帝的迷蹤

手機用戶石刻古韻 發佈 2022-07-03T16:58:00.791852+00:00

我們讀《史記》時知道,舜是在南巡時走到湖南境內的九嶷山駕崩,舜帝在位三十九年,到老的時候南巡狩獵,死在蒼梧之野,葬在江南九嶷山。那個地方叫零陵,民間傳說舜帝南巡狩獵,到了九嶷山這個地方突然發病而死。

我們讀《史記》時知道,舜是在南巡時走到湖南境內的九嶷山駕崩,舜帝在位三十九年,到老的時候南巡狩獵,死在蒼梧之野,葬在江南九嶷山。那個地方叫零陵,民間傳說舜帝南巡狩獵,到了九嶷山這個地方突然發病而死。娥皇、女英聞訊後,馬上驅車趕到九嶷山,因為找不到舜帝,終日以淚洗面,以至於把周邊的竹子都染上斑點。後來娥皇、女英在無奈之下,抱著對舜帝的無限思念,憤然跳入湘江。人們為了紀念娥皇和女英,尊敬的稱她們為湘夫人。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還寫下了《湘君》和《湘夫人》的詩篇,以此來表達國人對他們的深切懷念。

湘 君

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州?美要眇兮亦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薛荔柏兮蕙綢,蓀橈蘭兮旌。望涔陽兮極浦,橫大江兮揚靈。揚靈兮未極,女嬋媛兮為余太息。橫流涕兮潺潺,隱思君兮悱惻。 桂櫂兮蘭枻,斵冰兮積雪。采薛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勞,思不甚兮輕絕。石漱兮淺淺,飛龍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閒。鼂聘鶩兮江皋,夕弭節兮北渚。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醴浦,采芳舟兮社若,將以遺兮下女。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

大意是:湘君猶猶豫豫未能前去,滯留在中州?我的容顏裝飾得如此靚麗,駕著輕舟順流而下。元江湘江因我而不起逶迤,長江因我而平靜地流淌。望穿秋水啊夫君不來,低沉的簫聲是誰在聽。我想駕飛龍向北方航行,有誰知道會繞道洞庭。薜荔做簾香草做帳,橈做船槳蓀做旗。望不到涔陽北岸的水,橫渡長江顯神威。快船我去的遠方在那裡?眷戀的湘水女神為我嘆息。眼淚不停地流啊!思君好悲傷。桂做槳來蘭昡,鑿開冰剝開積雪。水中采薜荔,樹枝折芙蓉。心意不同媒人徒勞。恩愛不深輕易訣別,急流沖石淺淺水灘。翩翩起舞飛舟疾馳。愛不忠誠怨恨加深,無暇相見為何不守信。朝辭水岸,傍晚在江中小島棲息。鳥兒飛落屋檐,曲徑通幽小溪繞過廳堂。玉玦擲入江心,佩玉拋向灃水。摘芳州杜若,贈天下美人。良辰美景奈何天,容我舒散逍遙遊。

湘 夫 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溺溺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薠兮聘望,與佳期兮夕張。鳥何萃兮薠中,罾何為兮木上。沅有芷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望遠,觀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姣何為兮水裔?朝馳馬兮江皋,夕濟兮西*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蓀壁兮紫壇,播芳淑兮成堂。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罔薛荔兮為帷,僻蕙櫋兮既張。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芷茸兮荷屋,繚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九嶷繽兮並迎,靈之來兮如雲。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諜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大意是:湘夫人降臨北沙洲,眼光憂傷令我愁。裊裊秋風輕拂過,洞庭漣漪葉飄零。透過水草台望遠,佳人約會在何處。鳥兒為何落苹草,漁網為何在樹上。元江的白芷澧水的蘭,暗戀公子不敢言。靡靡離離張望眼,但見江水緩緩潺。麋鹿為何在庭院,蛟龍為何擱淺灘。清晨驅馬在江邊,黃昏度降到西岸。聽說佳人在呼喚,駕車同往為何難。水中築宮殿,屋頂荷葉傘。香草編圍牆,紫貝鋪庭院。掓泥塗客廳,桂蘭做房椽。辛夷為楣白芷裝屋,薜荔做帷帳,蕙幔掛高堂。白玉做鎮壓坐席,點綴山蘭散芬芳。九嶷山神來相迎,神靈駕臨漫天雲。衣袖飄進江水裡,指環丟進澧水間。採擷水邊的杜若,送給遠方的佳人。美好的時光難再得,我漫步悠閒徘徊在山水間。

兩首詩都是為懷念舜帝和湘夫人而作的。湘水有男神、女神之稱,男神稱為湘君,女神稱為湘夫人。酈道元《水經注.湘水注》說:「大舜之陟方也,二妃從征,溺於湘水,神遊洞庭之淵,出入瀟湘之浦。」傳說娥皇、女英自投湘水而亡,人們為了紀念她們,在湘水邊建立起祠廟,當作湘水的女神來祭祀。在祭祀時,男巫扮成湘君,女巫扮成湘夫人,由男巫迎神,互相對唱、舞蹈。我們從古代文獻了解到,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沒有生子。女英生了商均。舜帝一共有九個兒子,舜帝的另外一個妻子登比氏,生了霄明、燭光。關於登比氏的資料太少,我們無從了解。娥皇、女英幫助舜躲過家庭的陷害,多次出謀劃策幫助舜帝處理家庭關係,可以說是兩個聰明、賢惠的妃子。

另一方面,二妃在舜帝死後,不顧一切地追到湘江,又因為尋夫心切,在渡江時遇上了暴風雨,被滔滔的洪水捲走,溺水身亡。人們為了紀念她們,把湘水裡的女神叫湘夫人,把舜稱為湘君,並為他們建立了湘山祠。湘山祠位於君山的東側,是湖南最早的祠廟建築。據《湘君廟紀略》載:「昔人有立湘君祠於此山,復謂之君山,其廟宇為秦王毀廢后,亦久無構置。」可見秦以前就有湘君祠。李白有詩云:「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湘君祠多次被毀,又多次被修復。

1972年,長沙馬王堆三號西漢墓出土了一幅古地圖,上面標有舜帝陵廟,其地點在今九嶷山。2002以來,九嶷山玉琯岩古舜帝陵廟遺址考古發掘,正好同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的地圖一致。從而證實了《史記》中「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的史實。在西漢墓發現的這兩幅地圖上的九嶷山南部,清楚地畫著九條柱狀物,柱後有建築物,旁邊寫有「帝舜」二字。這是我們至今為止見到的最早的帝舜葬在九嶷山的資料。據《水經.湘水注》載:「九嶷山南山有舜廟,前有石碑,文字缺落,不可復識。」這座建築就是舜廟,九條柱狀物系舜廟前的九塊石碑。

清末以來,有些學者想否定司馬遷的「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的定論。可是當我們看到出土的古地圖時,這些說法不攻自破。古地圖是在公元前168年隨葬的,地圖繪製的時間當然不晚於公元前168年。司馬遷出生在公元前145年,比帛書地圖墓主人逝世的時間起碼要晚20多年。這兩幅地圖繪製的主要區域是永州南部六縣一帶,墓主人是利倉之子(利倉是當時的軍事首領),因為利倉之子對此地的地形十分熟悉,所以畫的地圖也比較準確。地圖上標有的九嶷山舜帝陵,應該是可信的史實。我們應該相信司馬遷是一個嚴謹的歷史學家,他不會隨隨便便把舜帝葬在九嶷山寫進《史記》,而是經過了對大量的歷史資料研究和實地考察之後寫進去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地圖出土後,史學界對舜帝葬九嶷山還有懷疑。但是2000年至2004年三次考古發掘,在玉琯岩西南至漢唐坪一帶發現許多文化遺存,經專家確認不晚於漢,並確認是秦漢至宋元時期的舜帝陵廟。可以說九嶷山玉琯岩古舜帝陵廟遺址的發現,不僅印證了史書上的結論,同時也證明了馬王堆西漢古墓帛書地圖標記的九嶷山舜帝陵廟確實存在是,從而消除了一些學者對舜帝陵廟的懷疑態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