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屈原,傑出的政治家、愛國詩人,在流放途中自殺?

仙姐姐5236 發佈 2022-07-03T17:23:59.560255+00:00

屈原從小就立志以後效忠朝廷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少年時就受到良好教育,小小年紀就體會到了百姓生活的疾苦,屈原酷愛讀書,愛好非常廣范,曾有「石洞讀書」,「巴山野老授經」的故事留傳至今。

屈原從小就立志以後效忠朝廷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少年時就受到良好教育,小小年紀就體會到了百姓生活的疾苦,屈原酷愛讀書,愛好非常廣范,曾有「石洞讀書」,「巴山野老授經」的故事留傳至今。他的夢想就是長大後為朝廷效忠,為民服務。那他的願望實現了嗎

青年時期的屈原深得楚懷王的信任,23歲就擔任左徒一職,專門輔佐楚懷王實施變革。屈原從小飽讀詩書,記憶力超群,深知一個國家要強大,就得內外兼備。對內提倡「美政」思想,意為君王要做一個明君,臣子對朝廷要忠心耿耿,還主張提拔德賢兼備的人,不分貴賤。對外堅決主張「楚齊聯盟」一致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國富民強,威震諸侯的局面。屈原展露鋒芒的變革,讓一些舊臣權貴心生不滿和嫉妒,同朝的上官大夫等人就杜撰了些子虛烏有的事情,在楚懷王面前不斷讒言誹謗他。自古君王多疑心,忠心不二的屈原也逃不了這個厄運,從此楚懷王疏遠了屈原,並罷黜了左徒之職,改任三閭大夫,這其實是一個管理國家祭祀和三個大家族孩子教育的虛職。這個變革歷程僅僅維持了三年就宣告收場。罷免了屈原的官職楚懷王后是否就更強了呢?

那時的楚國,齊國,秦國在春秋戰國七雄中的實力都是不錯的,楚國的國土面積還是最大的。橫則秦帝,縱則楚王。誰不想做一統天下的霸王?秦國實施了《商鞅變法》後,不斷向外擴張,楚國的存在無疑是一大阻礙,況且還有聯盟國——齊國。懷王十五年(前304年)秦惠王委派張儀出使楚國,他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摧毀楚國和齊國的聯盟。明面上是友好使者,暗地裡以重金收買了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內奸。他們一個是楚國朝廷大臣,一個是楚國令尹,一個是楚王的愛妃,這三個人聯合起來成了張儀瓦解"楚齊聯盟"的堅強後盾!

接著張儀先是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楚王,就是說只要你同齊國斷交,秦國可以贈予楚國六座城池,(相當於600里的土地)。楚王不顧屈原一幫忠臣的勸諫,一意孤行的讓使者帶著相印前往秦國,還派人去將齊王罵了一通,徹底同楚國斷交。可笑的是秦國卻毀約,說好的600里變成了6里,驕傲的楚王,發覺了上當,一氣之下,發兵伐秦,結果兩次都以失敗告終,損失了兵馬和大將。(就是歷史上丹陽之戰和藍田之戰)

元氣大傷的楚懷王方才想起齊國的好處,趕緊指派屈原出使齊國,希望再次聯盟,共同抵抗秦國。秦國張儀知道了,當然得想方設法阻擋「楚齊聯盟」的成功。

楚懷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03年),秦昭王主動同楚懷王和好,雙方都基於各自利益,在楚境邊界的黃棘(今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溧河鋪鎮附近)進行會盟,此次會盟還算圓滿。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黃棘之盟」。楚秦的「黃棘之盟」是秦昭王向楚懷王真心示好,還是另有他意呢?屈原在這件事中持的態度如何呢?

屈原對「黃棘之盟」持絕對的反對意見,力阻黃棘之盟,他是看清了秦國就是典型的「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楚懷王已經被利益蒙蔽了雙眼,認為他就是偏執,又加上屈原本來就被很多人妒忌,排擠。最終被逐出了郢都,流放到漢北。此次流放就達6年之久。

屈原開始了他的第一次流放生涯,流放途中他都做了些什麼,是否有返回郢都呢?

在流放途中,屈原感到心中鬱悶,只好用文學創作來抒發情感。其代表作有《離騷》、《天問》、《招魂》、《懷沙》等佳作。被譽為千古之作的當屬《離騷》了,此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騷體」詩歌形式,被後人稱之為「楚辭鼻祖」。其千古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就出自《離騷》。

楚懷王身邊沒有了屈原這樣的忠臣,心力交瘁的他處於孤軍難戰的地步,公園前299年,秦又發兵攻打楚國,拿下了八座城池。秦昭王還假意「邀請」楚懷王在武關(今陝西省商縣東)相會。同年,屈原也結束了六年的流放日子,從漢北返回郢都。

屈原得知楚懷王要去赴會,趕緊同大臣昭睢等人一起,力勸懷王不要去赴會,說秦國就是一個虎狼之國,不可信呀!可那楚懷王的小兒,子蘭怕得罪秦國,竭力慫恿老爹大膽前行,已經六神無主的楚懷王,選擇聽信子蘭,結果他剛進武關,就被劫持,帶往咸陽。楚懷王被劫持,楚國只好把太子橫接回來,立為國君,號稱傾襄王。楚懷王也在劫持後的第三年,客死他鄉。楚懷王時代就一去不復返了。沒有了楚懷王屈原又將何去何從呢?

公元前293年,傾襄王六年,楚國元氣大傷,完全沒有了屈原變革時期的國富兵強。秦國也是找各種理由來討伐楚國。屈原不忘初心,上朝時指出,楚懷王客死他鄉的下場都是因為「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這些話肯定意有所指,奸臣子蘭心想,這是要揭我老底的節奏呀。於是,子蘭就指使靳尚,去傾襄王那裡進獻讒言,傾襄王大怒,罷去了屈原所有的官職。將他進行了第二次流放。對於他的第二次流放路線,史書記載不多,眾說紛紜,從他第二次流放時所著史詩《九章哀郢》、《涉江》大致推出了流放江南路線。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陷郢都,楚國徹底淪陷。這對屈原來說就是一噩耗,他輾轉來到湘水支流汨羅江一帶,在極度苦悶和絕望的狀態下,在農曆5月5日這天,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

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著名的愛國者屈原先生就在這汨羅江里,為他悲壯的一生畫上了句號,享年62歲。在每年的端午這天,人們用包粽子,賽龍舟,插艾葉的方式來紀念他。

很喜歡網上一個對屈原的高度評價:「與他相比,所有的愛國都有些遜色;與他相比,所有的文辭都有些晦澀;與他相比,所有的浪漫都有些狹隘,他是中華文明中最輝煌的生命,是浩瀚銀河中不朽明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