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戰初期,8個主力營裝備125挺機槍,這配置在當時如何?

熊熊講武 發佈 2022-07-03T18:32:01.257155+00:00

在抗戰劇中,最常出鏡的武器除了手槍、步槍外,就是機槍了。在機槍中,我國軍隊常用的是捷克式輕機槍和馬克沁重機槍,日軍用的則是歪把子輕機槍和九二式重機槍。

在抗戰劇中,最常出鏡的武器除了手槍、步槍外,就是機槍了。

在機槍中,我國軍隊常用的是捷克式輕機槍和馬克沁重機槍,日軍用的則是歪把子輕機槍和九二式重機槍。

當然在一些不太嚴謹的劇中,關於機槍的道具也會出現些偏差。不過大家對上述提到的幾種機槍,還算是比較熟悉的。

實際上在抗戰中我國軍隊使用的輕重機槍型號繁雜,遠不止是捷克式和馬克沁的搭配,其他諸如哈奇開斯、白朗寧、啟拉利、麥德森等,還有很多。

只不過由於道具的因素,上述這些機槍不常出現在影視劇中,進而也不太為人所知罷了。

在當時的我國軍隊中,火炮的裝備量雖然不大,但輕重機槍的裝備量不算小。而且由於軍系複雜的因素,全國軍隊的武器供應始終未能統一,因此存在普遍的各自採購、各自裝備的情況。

比如老蔣的中央軍跟龍雲的滇軍、劉湘的川軍、閻錫山的晉綏軍,在輕重機槍的裝備上,就大不相同。

不過相同的是,各路軍隊都非常重視輕重機槍的裝備。畢竟在火炮不多的情況下,輕重機槍所能發揮的作用實在太大了。

諸如國軍優先配置的調整師等單位,其輕機槍可以配置到步兵班,整個師裝備的輕重機槍可達400多挺,這實際上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了。

而就我軍當時的情況來說,在開赴抗日戰場前的裝備,主要是之前紅軍時期的繳獲品。由於我軍的炮更少,因此輕重機槍便更為珍貴。

不過因為是繳獲裝備的因素,所以我軍輕重機槍的型號比較雜亂,而且武器狀況不太良好。普遍存在使用過度,性能不穩定等情況。

但是在當時那種連刺刀都極度稀缺的背景下,輕重機槍的狀態再差,只要能打出子彈來,那就依然是極珍貴的看家武器。

那麼在當時的八路軍中,輕重機槍的裝備數量又能到什麼程度呢?

在1937年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前,我軍設想的步兵師理想編制是每個師編14000人,每個團編2700人,具體到每個步兵連應當配備6挺輕機槍。

當然,單憑我軍當時的實有武器數量,是不足以讓一個步兵連即裝備6挺輕機槍的。

以當時設想的情況來說,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後,國府應提供武器裝備。

不過在實際抗戰中,國府並不樂衷於向八路軍直接提供武器,而是更傾向於撥付彈藥。當然了,具體武器方面也給了一部分,不過數量不多,顯然不足以實現全軍的裝備更新。

這樣的話,八路軍3個師開赴抗日前線,主要還得靠自帶裝備參戰。

以當時八路軍的實際配置來說,基本是按照每個步兵連配3挺輕機槍,每個步兵營配3挺重機槍來的。

這個水準連中央軍精銳的一半都達不到,但卻是我們能夠拿出來的最強陣容了。

到1938年5月時,八路軍129師統計老部隊的實力數,其中3個老團(欠1營),總計實際8個主力營中,一共裝備有25挺重機槍、100挺輕機槍,合計裝備量為125挺。

這種珍貴的數據資料統計,為我們揭開了全面抗戰初期,八路軍的武器裝備配置之謎。

在這裡所謂的3個老團,指的應該是129師開赴抗日前線的769團、771團和772團,所缺的一個營應當是執行其他任務,沒有來得及匯報裝備數據。

按照八路軍當時的編制,這3個團8個營的實際戰鬥力量應當為3個團屬特務連、8個營屬機槍連、32個步兵連。

其中營屬機槍連裝備的是重機槍,實際8個連裝備25挺重機槍,基本每個連就是裝備3挺重機槍,基本符合八路軍最初時的編制數。

32個步兵連+3個特務連,合計為35個戰鬥連,合計裝備100挺輕機槍,大部分的連隊也是可以裝備到3挺輕機槍的,少數連隊則裝備2挺輕機槍。

也就是說在主力部隊中,當時的129師依然維持了基本的機槍裝備數。

在這裡,我們為什麼特別強調是維持呢?

因為1938年5月底3個老團的陣容,已經不是出師之前的原始老紅軍陣容了。

其中從769團中抽出3個步兵連和1個機槍連組建為東進縱隊;又抽出了1個步兵連作為汪乃貴支隊的骨幹;再抽出1個步兵連作為新成立的獨立團的骨幹。

從772團中抽出3個步兵連作為新成立的新兵團(後稱補充團)的骨幹;從771團中也抽出了2個步兵連作為其他部隊的基幹。

這樣實際抽出的部隊多達10餘個連,而在這些老紅軍連抽出時,都是連人帶槍走的。而老部隊在抽出這些連隊後,也不可能維持缺額,還是要成立新的連隊補上。

所以129師能在抽出這些連隊後,依然還能維持基本的機槍配置,主要是用繳獲的裝備來維繫了。

同時,多餘的繳獲機槍也會儘可能補充到新成立的部隊中,這些部隊實在是太缺裝備了。

比如汪乃貴支隊,全支隊老的基幹只有第7連,也只有這個連有基本武器。到1938年3月底將師教導團第8連補入該團後,其全支隊兵力有1500餘人,主要武器有4門迫擊炮、9挺輕機槍和300餘支步槍。

這個裝備量顯然也是經過調劑武器和陸續繳獲後才可達到的,否則僅以1個戰鬥連和1個教導連,是不會有這些武器裝備的。

當然,反過來說這些裝備也不可能滿足1500餘人的武器需求,只不過是先搭架子,後續逐步充實。但是新團隊的機槍裝備量,是不可能再像主力團那樣,能有標準配置的。

這也是八路軍當時主要的硬仗、大仗還得是主力團來打,新團主要起輔助作用的因素之一。畢竟這樣的武器裝備,在當時還不足以獨當一面,只有後續裝備逐漸充實後,戰鬥力也隨之鍛鍊出來,方能升格到主力團的地位,但這個過程並不輕鬆。

在當時八路軍最強的主力團,一般配備40多挺輕重機槍;主力團則配20多挺機槍;普通團可能就只有10來挺機槍。在步兵團的數量上,普通團其實是最多的。

而與當時的其他國內軍隊相比較,國軍畢竟是有大型兵工廠和外援武器做支撐的,因此國軍的機槍裝備量要充實不少。

1937年時,配置最強的國軍步兵師裝備400多挺輕重機槍;1938年後國軍調整步兵師為三團制,機槍裝備數調整為重機槍裝備54挺、輕機槍裝備172挺,平均到每個團則是18挺重機槍和54挺重機槍,合計72挺機槍。

這個配置我們當時是達不到的,當時我軍中只有最精銳的警衛連或特務連才會裝備9挺以上的機槍,一般的主力還是以裝備3挺為標準,普通部隊可能就只有1挺。

1941年到1942年間,敵後抗戰進入到艱難時期,八路軍進行了甲乙丙團編制的調整。

基本是將原來的主力團縮編為三營九連制,普通主力團縮編為二營六連制,一般團則縮編為直轄3到5個連的丙種團。

編制上的縮編看起來規模是小了,但其實是走「精兵主義」,並將原先全團的武器壓縮充實到了步兵連中。

此時八路軍的步兵連數量雖然劇減,但由此帶來的卻是平均武器裝備量上的提升。至於精簡下來的一部分主力,則實施主力地方化,充實到地方部隊中,提升其戰鬥力。

所以八路軍的發展先是由小到大,再是由大到小,然後再由小到大,如此錘鍊下部隊規模大了,戰鬥力也提升了,武器裝備也改善了。到抗戰後期恢復大團編制,我們的輕重機槍裝備量就又上來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