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消息,在中國文化產業協會牽頭下,近30家機構聯合在京發起《數字藏品行業自律發展倡議》,反對二次交易和炒作、提高准入標準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共識。據悉,參與各方涵蓋文旅產業專業機構和協會、文化央企、IP機構以及螞蟻、騰訊、百度、京東等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是目前行業覆蓋方最廣的自律公約。
數字藏品是指使用區塊鏈技術,對應特定的作品、藝術品生成的唯一數字憑證,在保護其數字版權的基礎上,實現真實可信的數位化發行、購買、收藏和使用。國內數字藏品市場的興起始於2021年元宇宙概念的爆發,這一年大廠紛紛下場試水這個摸不著的產品。
比如,阿里巴巴今年1月發布的4款奧運雲徽章數字藏品,每款限量8888份,一經上線便被用戶購買一空。北京冬奧會舉行期間,國際奧委會官方授權的冰墩墩數字盲盒發售,售價99美元,售出當天秒無。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網際網路大廠紛紛試水該領域,相繼推出數字藏品平台。
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國內數字藏品平台尚不足百家,而不到3個月,國內數藏平台數量已經上線和即將商品平台近1000家。不過,目前國內既沒有對數字藏品進行明確定性,也沒有對相關交易平台進行規制和監管,相關法律仍然處於空白狀態。在數字藏品火爆背後,投訴接連不斷,主要集中在平台涉嫌炒作、哄抬價格;商家虛假髮貨、不退款;數據丟失,購買藏品被盜等,因此也亟需監管。
頭部大廠也明確反對數字藏品炒作。螞蟻鏈去年9月發布聲明稱,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數字藏品炒作,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以數字藏品為名,實為虛擬貨幣相關活動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數字藏品商品價格惡意炒作,用技術手段確保商品價格反映市場合理需求;堅決抵制任何形式將數字藏品進行權益類交易、標準化合約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反對數字藏品金融產品化。
今年6月,微信公眾平台《行為規範》新增數字藏品交易行為相關條款,明確提出未取得審批文件或相關許可從事虛擬貨幣或數字藏品類業務為違規經營行為,提供數字藏品二級交易服務將被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