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居然讓一個高三畢業生給我上了一課

李欣v津房置換 發佈 2022-07-04T00:10:21.251093+00:00

我的理解就是:平時做錯了事不是重點,重點是要反思我們到底為什麼錯了,這個錯的背後反映出我們在思維上有哪些局限與問題,進而要去改變問題背後的問題,甚至思維模式,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上午聽了一個剛從二十中學高三畢業的女孩的演講,簡直是顛覆了我的三觀。現在的學生都這麼厲害了嗎?

她用15分鐘講了三個核心問題,居然讓我這個年近半百的讀書人都有些汗顏,簡直了!這三點概括起來說就是:

一、不要僅僅糾正某道題的對錯,要深刻反思自己的思維習慣與解題思路。

什麼意思?我的理解就是:平時做錯了事不是重點,重點是要反思我們到底為什麼錯了,這個錯的背後反映出我們在思維上有哪些局限與問題,進而要去改變問題背後的問題,甚至思維模式,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舉個例子,比如有這樣一句話流傳非常廣:為什麼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我們僅僅在學,在無休無止的學,在漫無目的地學,而沒有知行合一,沒有把聽到的道理充分消化與吸收,沒有用行動來更深入得知。

所以核心問題是要從持續學習模式調整為邊學邊用模式,這樣才能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進而去改變世界。

二、如何才能實現高效的學習?四個關鍵詞:打井、模型、連接與構建。

打井是什麼?

就是夯實基礎知識,精準練習。在容易出錯的問題上反覆修煉,尋找成績上的突破;

模型是什麼?

就是要在浩如煙海的題目中找到共性考點,提煉解題思路,進而以點帶面的提升得分能力;

連接是什麼?

就是不要孤立地學習各科知識,而要在不同領域間建立聯繫,「專注」其實講的不就是物理學中的壓強原理嗎?

構建是什麼?

就是學一科就要畫出一科知識的思維導圖,不要讓知識點散落一地,而要讓知識像葡萄一樣一抓一大串。

這樣的學習,才能提綱挈領,從小到大,從具體到抽象,從散亂到結構化,建立起點線面體遞進式的知識體系。

三、建議剛進入高中的同學們一定要培養三個思維習慣。

1、日三省吾身。

像曾國藩一樣,每天從道德與知識兩個方面反省自我,進步了嗎?有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2、向外探索。

除了要夯實基礎學業知識外,我們有必要適當擴大知識外延,要不大家都會一樣的知識怎麼就你能拿高分呢?

3、向內探索。

探索什麼?自己內心的興趣、熱愛與擅長。高中三年壓力很大,但如果有了「興趣」這個最大的變量,那麼誰說不能「學海無涯樂作舟」呢!

最後我才注意到,這個小女孩居然是文理兼修,要不這麼既理性又浪漫、既哲學又生動呢?!聽說考上了清華,當真後生可畏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