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六年!我在揚中的求學時光

揚州網 發佈 2022-07-04T02:08:21.339073+00:00

1962年至1968年,我在揚州中學求學,這6年給我留下的美好回憶難以忘懷。對於我這麼一個十三歲的少年來說,名字上了報紙,說不激動,那是假話。

今年,揚州中學建校120周年。1962年至1968年,我在揚州中學求學,這6年給我留下的美好回憶難以忘懷。

考取初中,試點「五年一貫制」

1962年,我從西門街小學畢業,考取揚中初中。

進校不久,我就出了一個小小的風頭。班上有位叫李昌集的同學腳上有疾病,走路一瘸一拐的;我在校園裡遇到他,見狀便把他背到了教室里。此事被學校語文教師、時為市報通訊員的王洪生知道了,他便寫了一則報導,刊登在市報上。對於我這麼一個十三歲的少年來說,名字上了報紙,說不激動,那是假話。家中的人為此也著實高興了一陣子。

當時,揚中初、高中均為6軌。我們剛進校時,全年級6個班,前3班學俄語,後3班學英語。每個班竟有60位同學,顯然人數過多,不利於教學。不久,從6個班中各分出一部分同學,組建了7班。有趣的是,上外語課時,7班的同學要分成兩個小班來上,一部分繼續學俄語,另一部分繼續學英語。

我一直在五班。班上同學報到時,驚奇地發現,班級的名稱不是初一(五),而是「五年制一(五)班」,簡稱「五一(五)班」。而且,比我們高一屆的是五二幾班,高兩屆的是五三幾班。

從1960年開始,江蘇省進行中小學學制改革,包括中小學試行十年一貫制、小學試行五年一貫制、中學試行五年一貫制,先後有63所中學參加試點,揚州中學是中學五年一貫制試點學校之一。

試點學校學制,初高中共5年,中學階段減少了1年。而非試點學校仍是三三分段,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初中升高中須經過升學考試,擇優錄取。

試點學校的教材與非試點學校也不一樣。我們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十年制學校初中課本」,與非試點學校教材相比,內容要深一些。教學內容逐級下移,如原高一的部分內容下移到初三。

初中三年,難忘語文老師的鬧鐘

我們初中三年,任課教師並不都從初一跟到初三。如語文老師有胡蘭芬、張銓、劉金海,英語老師有趙培坤、何瑞芝、薛逸清。老師們都非常敬業,學養深厚,講課諄諄善誘,深入淺出,舉一反三,態度和藹可親。上他們的課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印象最深的是張銓老師,他當時剛從高校畢業,到揚中任教。學校規定,新教師要聽老教師的課。所以,我們的語文課先由胡蘭芬老師上,張老師聽課。我個子高,坐在最後一排,旁邊有一個空座位,張老師聽課常常坐在我身旁。當時手錶是奢侈品,張老師聽課時專門帶了一個鬧鐘,放在課桌上,以便掌握時間。後來張老師正式為我們上課時,也帶著鬧鐘,放在講台上。我參加工作後,與張老師多有交往,還常常笑談他當年的鬧鐘。

上世紀六十年代,揚中的課外學術活動十分活躍。在樹人堂里曾舉辦杜甫誕辰學術研討會、曹雪芹生平和《紅樓夢》版本學術討論會。1964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數學大師華羅庚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元勛」趙九章蒞臨揚中,在樹人堂演講。華羅庚講了數學在科技領域的具體應用,趙九章講了地球物理方面的知識,還講述了人民解放軍空軍地空飛彈部隊擊落國民黨空軍美制U-2高空偵察機的經過,並展示了U-2飛機的部分殘骸。

我至今還保存著讀初中一年級時的「揚州中學學生成績報告表」。翻檢這張報告表,可以從一個側面了解到當年揚州中學初中教育的一些情況。

從報告表「學習成績」一欄可以看出,揚中五年制一年級共開設11門課程。值得注意的是,勞動也被列為一門課程。這些課程中,政治、語文、代數、英語、生物、歷史和地理等7門為百分制,體育、音樂、圖畫和勞動等4門,為等級制,分為甲、乙、丙、丁四等。

報告表上還有「操行成績」一欄。根據《江蘇省中學學生操行成績考核暫行規定(草案)》的規定,「操行成績評定甲、乙、丙、丁四等,列入丁等者不及格」。這一欄,除了評定的等次以外,還有班主任評語。今天看來,那時的評語體現出那個時代的一些特色。如階級教育是當時政治思想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初一上學期的班主任李葆芷老師的評語中稱我「自階級教育後思想認識又有了提高」。1963年,全國開展學雷鋒活動,中學則以「學雷鋒、爭三好」為政治思想教育的中心,班主任張銓老師在第二學期的評語中稱我「在學習雷鋒的活動中能自覺地為集體做好事」。

試點終止,我通過考試上了高中

1963年,省教育廳對五年一貫制試點學校進行調整,揚中等校不再試點,受影響最大的是1960年進校的同學,他們的人生軌跡完全被改變。因為如果試點繼續,他們就可以在1965年中學畢業,大部分同學可以進入全日制高等學校深造,一些特別優秀的可以進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名牌高校。而因為試點終止,他們變為1966年高中畢業。恰逢高考制度廢除,他們未能參加高考,在學校又多待了兩年,直到1968年才離校。

1965年初中畢業,我考取揚中高中,被安排在高一(四)班。

在1965年9月至1966年6月讀高中這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學校因材施教,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銳意改革,有種種舉措。

學校試行「跳級制」。1966年初,有5位品學兼優的學生跳了一級。其中,高一年級的王毅軍、李安平(女)跳級上了高二,初三年級的劉在清、殷克琪(女)和謝露夏(女)跳級上了高一。劉在清、殷克琪被安排在我所在的班級,他們在班上成績依然名列前茅,其他方面也非常優秀。劉在清還是一位運動員,兩次代表揚州市參加江蘇省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取得了男子800米季軍和男子跳遠第五名的優異成績。

學校試行「提前畢業制」。高二年級品學兼優的李海星,被安排提前畢業,擬與高三畢業生一起參加高考,後因高考制度廢除而未能如願。

因材施教的同時,學校和老師們關注全體同學學習成績的提高,注意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當年,我們一走進教室,就可以看到黑板上方的「虛心求教、刻苦鑽研、一絲不苟、持之以恆」十六個字,這是學校確定的十六字學風,不但每個教室有,還印在《班主任手冊》上。這十六字學風又簡化為八字學風,即「虛心、刻苦、踏實、經常」。

我們的班主任、數學老師潘念東從不訓斥學生,在班上也從來不公布低分學生的名字,而是將試卷悄悄地發給他們。事後,他會提醒這些學生要加倍努力。他認為,學生考得不好,已經很難過了;再去橫加批評,只會適得其反。

英語老師王迦培非常注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和聽力的提高。每節英語課一開始,先由兩位同學用英語會話,內容自定。同學們非常認真,幾天前就要準備好,要寫好會話的書面材料,要反覆練習。會話結束,王迦培老師會提問其他同學會話的內容,並略加點評。這樣,一輪20多節課後,每一位同學都得到了訓練。然後,再繼續下一輪。

語文老師馬步雲與同學說話總是面帶微笑。我們每周均有兩節作文課,一周我們稱之為大作文,用兩節課完成;另一周我們稱之為小作文,前一節課讀評大作文的範文,後一節課寫小作文,寫不完可在自習課上繼續寫。

「八人教改小班」複式教學試點

學校還在我們班上進行了「八人教改小班」複式教學的試點。

時任揚州中學校長的張卓如,深感當時的教學是「填鴨式」,培養不出科學巨匠,親自主持了複式教學的改革。這一教改的實施者、我們的班主任潘念東對此記憶猶新。據他回憶,1965年暑假期間,張卓如幾次找到他,對他說:「再過幾年,我就要退休了,想對揚州中學的教學進行一些改革,搞個三五年,搞出點成績來,再在學校擴大、推廣。這樣,退休時就沒有遺憾了。」為此,他設計了複式教學試點方案,報省教育廳備案。

學校對這一教改舉措極為重視,專門成立了以校長張卓如為組長,副校長張鐸、教導主任李久翔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每周開兩次會,討論、研究相關事宜。學校還安排張鐸親自到我們班教政治,李久翔與班上住校同學同吃同住,及時了解動態。

張卓如的教改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高材生,使他們高中畢業時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爭搶的畢業生,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後力爭成為有創造能力的傑出人才。

教改計劃是,高一,為數學、物理兩科:高二,增加化學、英語兩科;高三,選用老揚中的教材。數學用黃泰的,物理用邱子進的,化學用李劍青的,英語用劍橋的,並請黃泰、李劍青等名師每周對八位同學授一次課,揚中的任教老師一起聽課,課後作為輔導老師與八位同學一起討論。

挑選八位參加試點的同學,張卓如主張,一是選八位男生,因為男生的創造力強些;二是不要只選幹部子女,不要管家庭出身、成分,只要品質好,有創造潛力就行。最終,趙慶泉、魏宏舜、張進南、錢仁富、葛兆庚、陳長寬、余俊來和我等八位同學被挑選出來。

我們八位同學上數學、物理課時,在教室後面的一角用四張課桌拼在一起,圍坐在課桌旁,不用聽老師的講課,而是自學、討論。對我們的要求是,課前預習,課上自學,多看參考書,多思考,多練習,多討論,遇有問題,則向任課老師請教。這種複式教學形式,只進行了幾個月就中斷了,但效果顯著。

當年揚中的複式教學試點,因怕有波折,怕對其他同學造成誤解,張卓如要大家保持低調,不許公開報導,再加上只搞了幾個月,因而知道的人並不多。

1978年參加高考實現自己的大學夢

學校秉承「樹人」宗旨,注重學生智力的開發,更注重德育教育。

印象最深的是,受1965年9月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的啟發,學校曾別出心裁,組織在大教室召開「記者招待會」。 當然,提問的不是記者,而是學生。回答問題的也是學生,以學校樹立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典型殷克勤為首。因為我對時事比較關心,所以也入選回答問題的同學之列。班上很重視,事先搞了模擬活動,同學們提問,我作答。學校以此活動引導同學們不要死讀書,要關心時事政治。

學校還重視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勞動習慣,克服輕視勞動和輕視體力勞動者的思想。為此,學校按照要求,將生產勞動課列入課表。我們每周均有一個下午的兩堂勞動課,被安排到學校的農場,為蔬菜澆水施肥。農忙季節,老師則帶領我們到郊區的農村參加夏收夏種勞動,一般為一周,吃住都在農村。

關於體育運動,有一件事,如今想起來,仍覺得十分有趣。那是學校開運動會,我們班4位同學組隊參加了4x100米的接力比賽。第一棒是丁家棣,第二棒是唐明棣,第三棒是翁同昌,第四棒是我。在交接棒時,翁同昌不慎將我右腳的鞋子踩掉了,我毫不猶豫繼續往前跑,未落下來,結果還取得了較好的名次。

揚中高一的第一學年,留下了多少美好的記憶。遺憾的是,在我們最想讀書、最能讀書、最需要讀書的時候,我們的學生時代戛然而止。我們未能升入高二、高三,永遠定格在揚中68屆高一(四)班。

學校教育我們要「正直向上」,即如何做人,我才能下鄉插隊十年,備嘗艱辛,而沒有磨滅掉志氣。學校教育我們要「熱於求知」,即如何做學問,我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1978年參加高考,被南京大學錄取。

■李友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