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舊事---寺后街

汴人梅軒 發佈 2022-07-04T02:09:32.029961+00:00

寺后街的名店和老字號亦有很多,像現在的京古齋、河南酒店、又一新飯店、第一樓、新華樓等。美光照相館坐落在寺后街中心地段路南,創建人是河北省河間縣人錢選清。

寺后街亦稱鼓樓西街,因背靠大相國寺而得名。寺后街的名店和老字號亦有很多,像現在的京古齋、河南酒店(原河南旅社)、又一新飯店(近年新遷入河南酒店)、第一樓、新華樓等。清末民初,寺后街消失的老字號還有美光照相館、三友實業社開封經理處、開封振泰源五金號等。

照相業的巨擘美光照相館。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大華晨報》評開封照相業狀況時說:開封照相業的代表,唯有巨擘美光。

美光照相館坐落在寺后街中心地段路南,創建人是河北省河間縣人錢選清。民國七年(1918年),錢選清來到開封開設照相業,他經營有方,當時頗負名氣。誰知天有不測風雲,民國十一年(1922年)一場大火,使開封數十家商店付之一炬,位於商場附近的凌雲閣照相館也沒能倖免。錢選清的照相館雖然化為灰燼,但他並不氣餒。他請當時大梁名人張貞說情,由黃壽春出資籌建美光照相館。黃壽光是河北省青縣人,曾任蘭封、許昌五縣縣長和天津市警察局司法科主任和29軍旅部兵站站長等職,後棄官經商,頗有資財。具有商人頭腦的黃壽春早就看到開封照相業的前景廣闊,一經名人通融,慨然出資2000塊現洋籌建「美光」。美光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五月建成開業。由黃壽春任董事長,錢選清任經理,並以每日30塊現洋的高薪聘請北京市照相業號稱「四大金剛」之一的劉奇舟、名師董鳳鳴為砥柱,並僱工30餘人。

美光照相館格局精巧,設備豪華。招牌「美光」二字,黑底金字,由當時開封名人兼著名書法家張貞書寫,門面裝潢新穎,櫥窗放置京劇名角耿玲秋、齊蘭秋等巨型照片招人注目。營業室沙發、茶具素雅別致,各式家具皆用雕花退光漆面,進入室內有古色古香之感。攝影室置於2樓,樓梯台階鑲銅,絨毯鋪地。室內擺放奇花異草,芳香襲人。搖布景架山光水色,亭台樓榭一應俱全。所用道具飛機、輪船、汽車花樣繁多,任顧客挑選。並設有專為大學生,照畢業證相而用的博士服裝。錢選清精通經營門道,以技術為本,不僅高薪聘請名師高手,還購置先進大型照相設備。當時全市30多家照相館,僅有兩部大型轉機,美光領先獨占一部。並通過種種關係,包攬閱禮儀仗、會議團體及機關大型會議合影。美光照相之技藝,以構圖新穎、造型美觀、用卷講究、色彩鮮艷,人物形象逼真譽滿古城,名噪一時。在經營盛期,軍政要員,巨商大賈,社會名流競相光顧。民國十七年(1928年),馮玉祥二次主持豫政期間,曾到美光拍攝留影,使美光生意大振。以後歷任的河南省高級官員,如劉峙、田文炳、劉茂恩等亦相繼光臨美光。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荀慧生赴汴演出,也專門到美光留影,一時使美光聲譽扶搖直上,生意倍加興隆。每天門前車水馬龍,以致於:照相不問價格,取相不觀優劣。當時美光照相館與樂仁堂藥房、王大昌茶葉店、倫章綢緞莊,並稱開封城「四大生意」。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開封淪陷後,因為美光所用的照相原材料是從日美進口的,故而免遭洗劫。雖然經營不似如昔日盛況,但終因久負盛名,仍比其它照相館為好。抗戰勝利後,全市人民紛紛至美光照相留影紀念。美光也為慶祝抗戰,修繕門面,增添布景,薄利經營,以示愛國之心。解放後,美光繼續發揚傳統,堅持技術特色優勢,在開封照相行業中一直發揮巨擘作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因開發寺后街,美光老店被拆除。

苗青雲與三友實業社開封經理處。寺后街西頭路南三友實業社開封經理處,是解放前開封市有數的大百貨商店之一。它與同豐、華豐泰齊名。抗戰以前是其鼎盛時期。經營商品種類繁多。日用品如:西湖毛巾、三角毛巾、三角香皂、汗衫、襯衣、被單、襪子、牙膏、牙刷、玻璃杯、面盆、雪花膏等;布匹如:自由布、維也納、格兒沙等;食品如:真藕粉、真蜂蜜、黃豆粉、青梅醬、桂花糖等;中藥及衛生用品如:真馬寶、方便丸、月經帶、衛生藥棉等;文具方面有:西湖信封、信紙等,諸凡日用百貨應有盡有,物美價廉,特別它是以出售國貨著稱,在顧客中有相當高的信譽。

經理處的經理苗青雲,起初並沒有那樣雄厚的資本。只不過是一爿[pán]小小的紙菸店而已。他常說:我是白手起家的,起頭做生意沒有本,借人家35塊現洋,直到如今。苗青雲小時家裡很窮,十八歲時,在開封市一家印刷所做排字學徒工,工資微不足道,連老母都養活不了。生活十分困難。後營業所因營業簫條,裁減人員,他不幸被裁。失業之後,走投無路,為了母子活下去,費了很多波折出高利借了35塊現洋,勉強開了一爿煙店。因為資本太少,紙菸必須當天發,當天賣,不得不用空紙菸盒陳列在櫃檯上,虛張聲勢。數年後,營業漸漸發展,除賣紙菸外,又兼賣洋油、洋面,還兌換銀元。生意日益興盛起來,因此將商店命名為苗興盛。苗興盛日盛一日,苗青雲也由赤貧上升為小有產者。小資產者是一個過渡的階段,多數都破了產,極少數上升為資產者。苗青雲能上升為資產者,曾感慨系之地說:我經營數十年,始終沒有離開相國寺后街,和我同時經營的鋪子多數倒閉了,只有我得天獨厚。苗青雲深知,一人一手經營商業,想發財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其商店經濟實力具備條件時,就僱傭學徒,僱傭學徒是他發財的開始。

「九一八」事變後,全國興起抗日運動。各地紛紛抵制日貨。就在這時,苗興盛與上海民族工業---三友實業社建立了關係,簽訂了合同,成立三友實業社開封經理處。苗青雲當了經理。當時上海三友實業社為了大量推銷貨物,與全國各省會和各大都市的商業資本家建立聯繫,設立了不少經理處。這些經理處就成了三友實業社的商業代理人。經理處享有特殊待遇,可以先買貨,後付款,如果能夠大量推銷貨物,還可以獲得其它優厚待遇。這是上海三友實業社推銷貨物的經營藝術。三友實業社出產的商品上都注有「完全國貨」四個字。當然,在半殖民地的舊中國,「完全國貨」是不可能的,或多或少地也得沾染些舶來品之味,按其成品的原料來說,美國棉沙、德國顏料是少不了的。「但不用日貨」,確是一個特點。在完全國貨的招牌的吸引下,由於中國人民抵制日貨的愛國情緒,經理處在開封盛極一時,生意興隆,顧客盈門。平均每日出售400元到500元的貨物,以2分利潤計,每日可獲利100元。

苗青雲的經理處以出售國貨著稱,盛極一時的情況,為同業各大商號所羨嫉,認為它是商業勁敵,必須把它擠垮而後已。有些大百貨店的櫥窗內專門陳列著三友實業社本廠出品的貨物,上標四個醒目的大字「完全國貨」,所售價格比經理處便宜的多。以此與經理處競爭,爭奪顧客。苗青雲對此不能熟視無睹。他考慮到這些商店資本雄厚,用減價的辦法與之對抗,久之勢必失損。在他的經歷中,有不少的同業商店為了擊敗競爭的對方,雙方比著降價,因而多有破產者。前車之覆,後車之鑑。對此,他決不能感情用事,必須鬥智。他利用宣傳機器,說什麼經理處所售的貨物,是真正上海三友實業社本廠出品,絕無贗鼎(偽造的鼎,泛指贗品)。最近,市場上出現一批冒牌貨色,價格雖廉,質量甚差,奉勸諸君,莫要受騙。

經理處在顧客中素有聲望,這樣的宣傳,效果甚好,顧客認為在經理處買真正三角牌的貨物比較保險。因此,經理處的營業額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升。一場商戰,就此告一段落。苗青雲認為,進行商戰,必須了解對方的商情,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應當經常了解對方進什麼貨物,有什麼新品種,銷路如何,進貨價格和出售價格,何貨滯銷,何貨出售順利等等。要了解這些情況,就需要向對方進行偵察活動。他一方面利用自己的親友,以競爭對方的顧客面貌出現,暗偵察商情,另一方面是見本店顧主購有其它商店貨物者,必詢問價格,從而獲得商情。再其次,是經理處外埠坐莊人員,除購置貨物、匯報外埠各有關廠的商品價格外,還必須報告開封市其它百貨店購買的貨物品種和購買價格。根據各方偵察獲得的情況,決定對策。故在商戰中經常立於不敗之地。

苗青雲用人有一套辦法。他不用夥計。因為,夥計不易掌握,使用不便。不如使用徒弟得力。故經理處的店員皆出其門下。他對待徒弟相當寬厚,竭力與徒弟建立感情,常對徒弟說:師徒如父子!這句話表示他和徒弟親如父子一般。他從不打罵徒弟。當他看到徒弟有錯誤時,當時並不責備他,等到夜晚,商店上門後,他把當日犯錯誤的徒弟,叫到自己的房子裡進行訓話,有時嚴厲斥責。在訓話或斥責之後,還要進行感情教育,或講些實際例子,如東家老師把徒弟打得三天不起床,西家老師把徒弟頭上打一個大疙瘩等等。至於他自己,是對徒弟親如父子的。他這一套「教育」方法,很生效,徒弟對他一般不但不嫉恨,反而感激他的寬厚。

他對他的親近人說:駕馭徒弟必須得法,駕馭徒弟如趕車,光打響鞭不傷牛馬。傷害牛馬,牛馬驚了會翻車的。這倒是他的老實話,道出了他的思想本質。他對偷錢與盜貨的徒弟,像灰砂飛進眼睛裡一樣,不能容忍,立即開除,因為,這直接損害了他的利益。他對徒弟們的生活很關心,每周洗澡一次,夏天每日洗澡一次,夏天中午還要輪流睡午覺一小時,兩周理髮一次。他曾說:如果店員囚首垢面,帶著一身汗臭,顧客登門,不買貨就夠了,還談什麼生意。他還說:店員應當經常保持精神健旺,才能應付顧主,如果精神萎靡,甚至打瞌睡,對顧主感覺厭煩,三言兩語把顧主給轟走了,如何能做好生意。

苗青雲較之斤斤計較眼前利益的資本家,眼光看得遠一些。他對於徒弟偶然犯些小錯誤(比如打了玻璃杯,打了碗)視而不見。他重視大的方面,重視徒弟的才能和業務能力。所以徒弟們認為他相當寬厚。

趙筱泉與開封振泰源五金號。趙筱泉,原名趙錦榮,「筱泉」是其號也。他原籍天津,祖父時已來汴落戶。其父趙林泉為清末秀才,姊妹四人,趙林泉居長。青年時,他曾做府縣幕僚,即俗稱的師爺。光緒七年(1881年),趙筱泉出生於開封城內,幼年時曾讀過幾年私塾,其後,由於家境貧困而罷讀。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趙筱泉十六歲,其父為了減輕生活負擔,把他送進徐府街乾泰雜貨行去學徒。在學徒期間,趙筱泉勤苦耐勞,精明幹練,深受掌柜的賞識。因此,當他出師後,就承蒙重任,到上海坐外莊去了。他在上海期間,除公務之外,經常細心觀察上海的動態和事物變化。後來他看到由日本傳入的東洋車(即人力車)輕便靈活,深受歡迎。引起對未來事業的設想。後來,當他回到家鄉開封以後,就積極設法湊集資金,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他借業務之便,從上海購買了五輛人力車,運回開封,這就是人力車進入開封的起始。隨後,他就辭掉了乾泰雜貨行的工作,而開始了獨自經商的生涯。

同年,開封第一家人力車行---振泰源,在右司官口南頭路東開業了。當時車行專門租賃,凡租車車夫,經人介紹擔保,每十日交付租金一次,即可租車。由於車少,租賃者多,生意非常興盛。這時,他看到人力車在河南大有發展,就進行籌劃,擴大經營,於次年開始從上海購進人力車配件,如:車燈、車弓、車下盤等,在開封找來木工和銅鐵匠人,進行加工即車把、車蓬、車廂斗等,組裝成車。這樣以來,業務範圍大了,所裝成車,除大量銷售外,其租賃車輛也與日俱增。但是,業務的擴大,使這所房窄院小的車行再也無法適應了。於是,宣統元年(1909年),振泰源車行終於遷到市區中心的寺后街路南一所姓王的大院內營業了。王家這所大院,房多院廣,地址適中,從而為振泰源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此以後,其經營方式就以製造加工為主,專門銷售,不再租賃了。與此同時,也開始銷售人力車零件,並增加了小五金商品的零售,使業務更加擴大了。

趙筱泉在家庭、父親的影響下,通過十多年的商業經營,走南闖北,廣有見聞,到這時,他不僅是個經商的能手,而且善於社交,卓有遠見。他一生社交廣泛,不僅商界朋友甚多,與官府也多往來。因此,當時開封很多人,甚至是他的店員,也多誤認為他是衙門出身的「衙門派」。民國八年(1919年)他以善於交際,先後和上海英商鄧錄普洋行及天津中英合辦的啟新洋灰公司建立了關係,簽訂了合同,取得老人頭牌人力車胎和馬牌洋灰在河南的唯一包銷權。當時合同規定,凡河南境內,人力車胎統由振泰源車行經銷,並享受優惠價,予以倒扣。洋灰公司在河南境內,除隴海和京廣兩鐵路線使用外,其它所有工程及銷售,均由開封振泰源車行供應結算。其後,他又與德商禪成洋行簽訂了合同,經銷各種鋼材。因此,後來河南較大工程如:許南公路、河南大學禮堂以及洛陽的林森橋、中正橋等,皆是通過開封振泰源車行供應結算的。這樣以來,開封振泰源的生意越做越大,店員也越來越多,因此,在河南的五金行業中,大半皆是開封振泰源的學徒。

趙筱泉為了進一步擴大經營,又在開封馬道街路東開設了第一個分店---振大五金號,先後抽調大量資金,在開封、鄭州兩地建立了許多商店、作坊和工廠。從民國十九年(1930年)前後,就轉向以五金商品為主。但是,與此同時,開封的百貨行業,洋貨倍增,品種新穎,風行時派,昌盛異常。在當時古城之內,其規模最大、品種齊全、負有盛名的要數馬道街的同豐百貨商店名列前茅了。這時趙筱泉在一位蘇某人的吹捧奉承下,雄心頓起,也想另開一家,出人頭地。於是他進行了規劃:籌資金、定人員、建樓房、備貨源、各項工作齊頭並進。通過一年多的緊張籌備,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三層大樓,在馬道街南頭路東拔地而起。這新建的百貨商店取名振豐,門面5間,宏偉高大,燈光閃彩,櫥窗誘人,商品新穎,琳琅滿目,與緊鄰的同豐百貨商店唱起了對台戲。但是好景不長,力難兼顧,新開業的百貨店,由於耗資巨大,人員龐雜,周轉失靈,貨源無繼,所以不久就倒閉停業了。振豐百貨商店的垮台,對趙筱泉不僅是一個經濟損失,而且也是一次嚴重的教訓和打擊。同時振豐的垮台,引起了連鎖反應,也使所有各店虧累嚴重。

寺后街振泰源老店,雖然是趙筱泉的根本,但是由於他事務忙亂,交往繁雜,因此並不經常在店。這裡所有的一切店務及經營,都是他幾位得力的徒弟來處理代辦。所以他非常放心。當時對外聯繫,貨源組織有王聘卿,常年駐在上海。店裡的財務,帳款由苗培元一手包辦,準確及時。而店裡的經營,管理則有王耀榮、馬鳴歧二人負責,真是經營有方,點滴不漏。因此,在五金行業中,皆稱這四人是振泰源的四大台柱。但是趙筱泉的貪多鶩遠,經營混雜,顧此失彼的作風,已是積重難返,早使人心渙散了。到了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馬鳴歧、王聘卿、苗培元、王耀榮四人共同商量下,毅然向趙筱泉提出了辭職。趙筱泉挽留不成,只好依從。這位鼎鼎大名的企業家和他的事業,也就從此走上了衰退的下坡路。

現在的寺后街,正在向飲食、住宿一條街發展。在這條街上,有第一樓小籠包子館,上下三層樓,是開封城最火的第一樓包子館;又一新飯店,有正宗的河南豫菜,其前身是位於山貨街的又一村飯店;有鼓樓新天地的各式小吃等。還有全國有名的連鎖酒店錦江之星酒店、漢庭酒店、99快捷賓館、格林豪泰酒店等。游在開封,吃在寺后街,將成為八方賓客的首選。


作者孫玉亮,網名汴人梅軒,作品原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