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氣超過顏真卿,卻為何被泯滅於歷史之中,不被世人所知?

書畫界藝術 發佈 2022-07-04T02:15:00.566501+00:00

細數唐朝初期最著名的書法家,我們自然而然地會想到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張旭、柳公權、懷素、顏真卿等人。那麼這麼有名氣、有地位的一個人,最後為何被泯滅於歷史之中,以至於都無人知曉呢?

細數唐朝初期最著名的書法家,我們自然而然地會想到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張旭、柳公權、懷素、顏真卿等人。他們在中國書法史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對後世書法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但是你知道嗎,在唐朝還有一位赫赫有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名氣遍及朝野,一度超越顏真卿、柳公權等人,他曾是大唐的御用書法家,皇帝的大部分詔書,都來自於他的手筆。他就是徐浩,宰相張九齡外甥。


▲徐浩畫像(源於:網絡)


那麼這麼有名氣、有地位的一個人,最後為何被泯滅於歷史之中,以至於都無人知曉呢?


徐浩出身於書法世家,其祖徐師道,以善草書而聞名;其父徐嶠之,書藝精妙,有王獻之與歐陽詢風神;其外公張庭珪,以隸名世。面對這樣得天獨厚的家庭背景,徐浩想不成功都難。其自幼受到父親及家族學術的培養,尤其在書法方面,展現了過人的天賦。


徐浩15歲就已及第,26歲因字寫的好,文學修養極佳,便被委派到皇帝身邊做事,後深受皇帝喜愛,寵絕一時。因在皇帝身邊幹了20年,成為了當時最具資深的學士,威望極高。他手底下的學生,遍布全國各地,達官顯貴數不勝數,名盛一時。


蔡襄、蘇軾等人,都曾取法於徐浩,南宋後期的岳珂在《徐浩謝賜書帖贊》中亦云:「本朝觀浩之書,又皆以為絕倫。」並非僅僅岳珂本人認為徐浩書法很好,而是滿朝士人「皆以為絕倫」。


他的字真的有那麼好嗎?今天我們就以徐浩的《朱巨川告身》卷為例,看看到底如何。



相對於其他的碑帖來說,《朱巨川告身》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品形式,即使將所有最著名的書法說完,也不會有太多的告身,因為它很特殊。



「告身」是古代官方的任命文書,相當於今天的委任狀。它是朝廷頒發的一種職務身份證明,古詩詞中經常說的「黃紙除書」,說的就是「告身」,因此十分重要。



唐代告身也分級別,三品以上由皇帝直接任命成為冊授,五品以上成為制授,五品以下成為敕授。今天這篇《朱巨川告身》是敕授的類型,他是睦州錄事參軍,之前是一個八品的小官。在安史之亂的時候,他隱居起來鑽研學問,沒有從賊,這樣品德高尚的一個人,在當時十分重要,所以受到朝廷的很多大人物的賞識,升官也就無可厚非。



這份告身是唐代宗大力三年的文書,距今已有1253年,並且這還是朝廷頒發的原件,是非常珍貴的文物。



書譜中認定《朱巨川告身》是徐浩書寫的,其實唐代官方告身都是由大人物書寫,書法家薛稷就曾寫過告身。唐肅宗以後的朝廷詔令很多都是徐浩書寫,一是字寫的好,二是他寫得快,速度與質量並存。



《朱巨川告身》高27cm,長度大約在186cm,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並且在開頭還蓋有很多著名書家的方印,以及官府的官方印章,彌足珍貴。



從全文可看出徐浩的字受到父親徐嶠的傳授,風格圓勁肥厚,自成一家體,結構學於歐陽詢,筆畫較之更加豐滿,其用墨厚重,筆勢沉著雄渾,腕力掌握很好,字跡秀雅美觀。



徐浩的書法沉著勁健、氣韻清逸,既適合了盛、中唐所追求的豐麗圓厚的審美祈尚,又上承初唐「崇王」之風尚。這是徐浩書法在當時極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是徐浩最重要的書法成就。



徐浩早期在集賢殿,曾負責名帖的收訪和整理,這給他習書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他可以見到一般人難得一見的精品,尤其是二王真跡。故而,徐浩的作品既吸取了王羲之韻致又除卻了初唐的瘦硬,這樣的書法風格適合當時既追求勁挺又求秀潤的風氣。



正如此篇《朱巨川告身》中所示,既脫去初唐書法常有的瘦硬生澀,又逸韻潛藏,結字則已出現明顯的橫輕豎重的特點,用筆中,起筆和收筆極為強調提按,用筆果斷勁健,是一篇絕好的佳作。



既然書法的確十分出色,又怎麼會被歷史淹沒呢?


原來是徐浩晚年德行有虧,身為丞相收受賄賂,選拔人才的時候對某些人放水,破格提拔。古人講究人品即書品,因為人品德行有失,所以對作品也就嗤之以鼻。即便曾取法於他的名家,也不肯對外承認了。都說世人皆學於顏真卿,即便徐浩的成就高於顏真卿,卻逐漸被歷史泯滅,真是可惜。


你感覺徐浩的書法是否高於顏真卿的書法呢?評論區告訴我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