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倉」為什麼要退耕還荒?辛辛苦苦開發後,如今為何不種了?

財酥 發佈 2022-07-04T03:37:01.619899+00:00

中國的國土面積有960多萬平方公里,如此廣袤無垠的土地,每一片都是無數的先輩們辛辛苦苦開墾的。許多肥沃的土地在以往只是荒地,正是由於先輩們勤勤懇懇地開發才「變荒為寶」。在所有的荒地之中,變化最大的就是北大荒,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無數知青前往北大荒開墾荒地,終於將北大荒變為北大倉。

中國的國土面積有960多萬平方公里,如此廣袤無垠的土地,每一片都是無數的先輩們辛辛苦苦開墾的。許多肥沃的土地在以往只是荒地,正是由於先輩們勤勤懇懇地開發才「變荒為寶」。

在所有的荒地之中,變化最大的就是北大荒,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無數知青前往北大荒開墾荒地,終於將北大荒變為北大倉。

不過卻有消息傳出北大荒要退耕還荒了,我們先輩們辛辛苦苦開墾的耕地如今卻要再次變成荒地,這難道意味著他們的辛苦努力全部都白費了嗎?「北大倉」為什麼要退耕還荒?

「北大荒」變「北大倉」

北大荒是位於我國東北地區主要是黑龍江省的大片荒地,由於黑龍江地區已經接近邊境再加上氣候嚴寒,所以自古以來北大荒地區就荒無人煙,屬於「苦寒之地」。

毫不誇張地說,北大荒除了常年戍守邊疆的戰士,基本上看不到任何人。再加上當地的氣候十分寒冷,根本不適合任何農作物的生長種植,前些年的北大荒十分的貧瘠。

不過,這種情況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開始出現變化。新中國剛剛成立之時,百廢待興,整個國家都十分貧窮,很多人連飯都吃不飽,更不要說經濟發展速度了。

國家的當務之急就是解決人們的溫飽問題,所以便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開墾荒地,只有在這些荒地上都種上糧食,提高農作物產量,才能徹底解決溫飽問題,北大荒就是當時的重點開發地區。

國家開始大規模地開發北大荒,在祖國的號召之下,北大荒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知識青年,他們組成了無數的隊伍來到了這裡,為北大荒的開發作出了極大貢獻。

我們的前輩不怕苦、不怕累,在他們的努力之下,北大荒終於不再是一片荒蕪,出現了許多軍墾農場、國營農場,糧食產量也大幅度增加,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

北大倉為何退耕還荒?

北大荒的開發是無數先輩付出了辛勤極大的努力才完成的,為什麼現在又要忽然退耕還荒?

實際上這是因為在北大荒變為北大倉之後,我們國家的糧食產量的確提升了,老百姓的溫飽問題也得到了解決,但是在北大荒變為北大倉之後也出現了許多問題。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在開發北大荒的過程中,對濕地資源進行了開發,造成了濕地的破壞。

濕地資源破壞之後,原來的生態系統遭到了破壞,北大倉面臨著水土流失的問題,土壤中的養分和肥料減少。如果任由這種狀況發展下去,北大倉最後又會變成北大荒,而且這次甚至有可能會演變為荒漠。

除此之外,水土流失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北大倉原有的許多物種都已經消失不見了。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也要退耕還荒。

未來北大倉如何發展?

當然,退耕還荒不是意味著我們放棄了北大倉,讓其真正地恢復到原來北大荒的狀態。我們只是出於長久發展的考慮,將部分耕地進行退耕還荒,以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北大倉的可持續發展。

退耕還荒既有利於生態環境的改善,又有利於保護濕地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同時還能保證北大倉的作物產量,何樂而不為?

北大倉的未來發展之路可以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提高效率,「以質取勝」,運用科學管理辦法,提供農作物的畝產量。這樣即使是耕地面積減少,糧食的總產量也不會減少。

同時,在北大倉地區可以設置一些農家樂項目,吸引遊客前來體驗,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還能促進經濟的發展。

結語

北大荒變為北大倉實屬不易,這是我們的先輩們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在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今天,我們決定退耕還荒,將北大倉再次進行改變,不是不尊重前輩的勞動成果。

我們之所以決定退耕還荒是為了子孫後代考慮,讓北大倉能夠更加長遠地發展下去。畢竟,在北大荒變為北大倉之後就已經出現了許多環境問題。

從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考慮,北大倉如今出現的濕地資源破壞、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問題將十分不利於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所以我們決定將部分耕地再次變為荒地,保護北大倉的環境,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更好的自然資源財富。對於將北大倉退耕還荒,大家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