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近親與遠親(三十五):錢家:「國務總理」家的人和事

電影故事薈 發佈 2022-07-04T04:53:42.822058+00:00

一般來說,分布在全國各地的錢姓遊客到了杭州西湖景區,都會去位於「柳浪聞鶯」公園內的錢王祠祭拜一番,因為裡面供奉著的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錢氏三世五王很可能就是他們的祖先。

文/孫海帆


(35)、錢家:「國務總理」家的人和事

一般來說,分布在全國各地的錢姓遊客到了杭州西湖景區,都會去位於「柳浪聞鶯」公園內的錢王祠祭拜一番,因為裡面供奉著的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錢氏三世五王很可能就是他們的祖先。



在北宋初年,「錢」姓是非常尊貴和有地位的,據南宋學者王明清考證,編撰於北宋初年的「幼教課本」《百家姓》開頭的「趙錢孫李」,中的「趙」是國君姓氏,而第二個「錢」,就是指的吳越國王的姓氏,而讓「錢」姓享受「前排就坐」待遇的人就是吳越王國的「創始人」錢鏐。



錢鏐祖孫三代共五位國君,在錢氏家族的統治下,吳越國富甲江南,名揚華夏。而由錢鏐生前親立的《武肅王八訓》和臨終遺言以及後人整理的《錢氏家訓》,則讓吳越錢氏一門世代家風謹嚴,書香延綿,人才輩出,家族興盛,被公認為「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



到了近代,長盛不衰的吳越錢氏更是人才「井噴」,文壇碩儒、科技巨擘不斷湧現,這其中有人們熟悉的「三錢」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等科學巨匠,有錢穆、錢基博、錢玄同、錢鍾書等文化大師,還有錢正英、錢其琛等「部長級」人才,當然,還有不太被人提及的一位「國務總理」,他就是錢能訓。


錢能訓生於1869年,出自於浙江嘉善錢氏一脈,是錢鏐的36代孫。在北洋政府期間,中央政府「內閣總理」和「國務總理」的換人速度比中國足球隊換帥還要快,在短短的16年間,竟然換了20多位。在眾多的「國務總理」中,錢能訓兩度出任,而在他第二次擔任此職期間,即1918年12月20日至1919年6月13日,北京發生了一件影響中國近代歷史進程的大事,這就是「五四運動」,也就是說,「五四運動」期間學生請願的對象,就是由「大總統」徐世昌和錢能訓「領導」的北洋內閣政府。



錢能訓是徐世昌的親信,儘管他當時和徐世昌在國內外的重壓之下也同意在「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的意見,決定不在和約上簽字,但在實權派段祺瑞等人的的干涉下,中國外交還是陷入了失敗的境地,因此,面對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錢能訓只能引咎辭職、黯然下台。這樣,五四運動不但直接懲辦了「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和陸宗輿,還促使第二次上任且才當了半年「國務總理」的錢能訓下台,5年後,民國期間錢氏家族「官位」最高且「官運」不佳的錢能訓去世,終年55歲。


在錢能訓去世兩年後,即1926年,31歲的青年報人和作家張恨水出版了他的小說代表作《金粉世家》,據說小說中的國務總理金銓就是以錢能訓為原型創作的,不過,雖然小說中的金家在一場大火之後衰敗,「金粉世家」灰飛煙滅,但在現實中,畢竟有吳越錢氏的文脈和底蘊,錢能訓的後人也多有成就甚至在某些領域對國家有重大貢獻。



錢能訓的孫子錢家祥是一位著名排球運動員、教練員和體育活動家,他曾擔任過中國排球協會副主席,在中國女排「為國爭光」和「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獲得「五連冠」榮譽的過程中,錢家祥曾做出過重大貢獻。


1965年4月21日,日本排球「魔鬼教練」大松博文應周恩來總理邀請到上海,對中國女排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訓練和指導,當時全程陪同大松博文的就是時年39歲的錢家祥,他是上海民國期間「錢氏排球隊」的重要成員之一,而這支出自上海張園華嚴里的家族業餘排球隊則是上海男子排球事業的開創者和先驅之一。



在2019年上映的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中「奪冠」一節的取景地就是誕生了「華嚴排球隊」的地方。上世紀30年代,錢能訓之子錢承懋舉家南遷上海華嚴里,錢能訓的孫輩錢家駟、錢家驃、錢家祥、錢家吉、錢家鼎、錢家乃、錢家凰等組成排球隊,並在各種比賽中屢創佳績。解放後,錢家祥、錢家乃兄弟專業從事排球,其他多人也進入過各級別排球運動隊,「華嚴排球隊」名滿滬上。



錢家祥在1951年曾成為國家排球隊的第一位上海運動員,改革開放後,他又在國家體委的指示下,為創建中國女排漳州、郴州基地立下汗馬功勞,尤其是在中國女排訓練、比賽、研究戰術和總結經驗教訓的過程中,都有錢家祥這位前中國女排主教練的身影,1989年,在排球事業上有卓越貢獻的「錢氏後人」、著名排球運動員、教練員、體育活動家錢家祥去世,享年63歲。



在錢能訓「焦頭爛額」地應對「五四運動」的學生和錢家祥陪同大松博文訓練的時候,他們有個「近親」也是這兩件大事的參與者和決策者,他就是新中國第一任總理周恩來。


1919年4月,21歲的周恩來剛從日本回到天津,五四運動爆發後,他積極參加學生運動並主編《天津學生聯合會報》,成為天津學生運動的組織和領導者之一,而這是「國務總理」錢能訓1904年在淮安城妹夫家輔導一個6歲男孩書法的時候萬萬想不到的。


這一年,還在京城監察御史任上的錢能訓利用到南方「出差」的機會回了一趟位於淮安城裡磚橋的家,順帶送自己的親妹妹錢馥蘭出嫁,男方是一位「二婚」男士叫周濟渠(周貽謙),他是周恩來的三伯父。在此期間,錢能訓多次去駙馬巷的妹夫家做客,期間見過只有6歲的周恩來,還特意幾次輔導周恩來的書法,這給幼年時期的周恩來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後來,周恩來離開淮安開始自己光榮的一生,起步時也和錢能訓密切相關。周恩來的三伯父周濟渠是當地一位飽讀詩書的學者,在淮安人們都喜歡稱他為「老夫子」,因為他是淮安許多有名望的家族塾師,本來「教書育人」也能讓他過上穩定的生活,但是,1906年和1909年,地處淮河下游的淮安兩次受水災,周濟渠出於生計,不得不舉家離開澤國,帶著錢馥蘭和4歲的兒子周恩彥赴東北投奔時任奉天右參贊的「大舅子」錢能訓。



周濟渠到了東北後很快就謀到一份「肥差」,錢能訓讓他到「大城市」鐵嶺任稅捐局主事還管著鐵嶺礦務,到了秋天,又安排周濟渠去湖北賑災,就是在這次返回南方的時候,周濟渠在親友的請求下,將因窮困失學在家的12歲的周恩來和5歲的弟弟周恩壽一起帶到鐵嶺,周恩來因此邁出了人生的最為重要的一步,他後來回憶說:「12歲的那年,我離家去東北。這是我生活和思想轉變的關鍵,沒有這一次的離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無所成就,和留在家裡的弟兄輩一樣,走向悲劇的下場。」



1972年夏天,美國著名放射物理學家、被譽為「放射治療中劑量計算機的偉大之父」的錢家騏隨以任之恭為團長的美籍中國學者參觀團來華訪問,周恩來總理在接見參觀團全體成員時與錢家騏談到了錢能訓,他說:「咱們家出了兩個總理」,也許他說這句話是為了緩和現場有些拘謹的氣氛,因為畢竟他和舊時代的總理不能同日而語。



不過,要論起「近親和遠親」的大家庭,這家人還不止出了「兩個總理」,因為在北洋政府眾多「內閣總理」或「國務總理」中,有多位都有姻親關係,比如錢家騏的爺爺叫錢明訓,他曾任天津海關道,他的四弟就是錢能訓,而他的在聯合國工作的妻子、資深公務員顧菊珍的外公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她的父親就是民國著名的外交家和也當過國務總理的顧維鈞(未完待續)


(本文根據相關資料編寫,若信息有誤,歡迎留言指正,照片來自網絡,若有異議,即刻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