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時代(我記憶里的咸林中學)

荷風竹露1 發佈 2022-07-05T06:41:22.737573+00:00

在咸林中學上過學的同學,回憶起咸中,可能都會有不同的記憶。可能是新開出的校門的緣故,沒有建門樓,更無從談其門,極像臨時就簡做成的一個類似於門的功能的基本設施,用柴門形容當時的校門或許還是比較貼切的。

作者 王濟亞

在咸林中學上過學的同學,回憶起咸中,可能都會有不同的記憶。我還是想從當年的校門說起。可能是新開出的校門的緣故,沒有建門樓,更無從談其門,極像臨時就簡做成的一個類似於門的功能的基本設施,用柴門形容當時的校門或許還是比較貼切的。我不是說校門過於簡單,而是覺得這「與眾不同」中的很多令人沉思的與眾不同。校門是從,雖以殘破但不失昔日高大雄偉氣勢的城牆上開出的,其實,即使有條件也難於找到與如此宏大的圍牆協調匹配的校門。何況,還處在提倡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年代。但「其貌不揚」的校門,或許能給你帶來新的人生體驗。單就進校如同進城一般,這一別樣的不曾有二的別具一格,就會留下深刻難忘的記憶。不很講究的質樸里透著文化的厚重,是歷史與時代精到結合的局部的最耐人尋味的展示。

那時,校門的具體位置,就在現在西門的北面。進門以後,路並不是十分的順道。南北走向的廓大禮堂,完全擋住了你的視線,要來回拐幾下,才能看到風景路。此時,似乎一下開闊了許多,也就有了別有洞天的感覺。本來就有點狹長的校園,此時,你站在教室夾道、高樹相扶的風景路的西端向東望去,就顯得十分的深遠,一縷深邃悠久,也就隨之而來。那不僅僅是一條路的深遠、校園的深遠,顯然是文化的綿綿,教育的悠久。

風景路在我的記憶里沒有花草,只有最樸素的楊樹挺立在路邊,修長樸素的風格,正好反映的是為學的謙遜與平實,志向的高遠與執著。泥土的路基更接地氣,青磚的路沿便有「濛濛綠水,褭褭青衫」的意蘊。更像是無風景之風景,在於自然,在於隨意,於是風景也就在於心。此時風景路的走向是從西向東,與最初校門在東時,正好是逆向。此時,你沿著風景路,從西向東漫步,正義樓由遠及近,歷史也就迎面而來。從正義樓下穿過,拾級而下,便是一方清靜的庭院,其明明在後院,但人們皆稱其為「前院」,頓時有了時光的錯位,一路走來,倒有了歲月溯源的感覺。

其實,對每一個走進咸林中學的學生來說,單就看到這可稱為「美麗」且「神秘」的校園,內心應該就有幾分自豪的。咸中的校門幾經變化,變化的不僅僅是方位,其實也留下了學校成長的足跡,記錄了學校的興衰輝煌。

我還是想說她那高大悠久的圍牆。那時的北面和西面還都是以古城牆為校園圍牆的,儘管此城牆重建於清代,年代並非十分的久遠,但經風沐雨的殘垣斷壁也足以使你仰視。校門南面牆體比較低矮,風雨的剝蝕,留下了歲月的「鬼斧神功」,低低高高,如縮小的層巒迭嶂,與草爭峰。如果你此時想像有一隻螞蟻,跋涉於這歲月觸落了厚厚虛塵的城牆上的某一處,一定會聯想到西北大漠的壯美與粗獷。北面城牆還相當的完整,枯草瑟瑟於風中,顯示的並不是她的衰落和凋零,倒是勁風知草的精髓和創辦學校者血脈般流傳於一草一木的教育救國思想。咸林中學曾經的一切艱難與輝煌,銘記於古城牆,那是當仁不讓的。一磚一瓦,一土一石,滄桑里,是讀不盡的人文書卷。「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一段城牆,便是一段書寫在大地上的不朽的立體歷史,是別樣的史冊,又出人意料的成為最別致的校容校貌。當時,儘管年齡尚小(不到十六歲),但每當走近城牆,一種敬畏之感便會油然而生,那是先人們的勞動、智慧,也是一座城的生命。如看真實歷史,過去的風雲。如今又緊密的圍繞於一座校園,是相映成趣,還是相得益彰,都難於敘盡其中的渾然天成與「妙手偶得」。其時,我確實幻想過,如有人修復城牆,建起角樓,俯視城外綠田,聆聽校園鐘聲,那何曾僅僅只會是「城樓四望出風塵,見盡關西渭北春」的感慨。(待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