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文化論壇丨讓黃河在心間流淌

光明要聞 發佈 2022-07-05T06:53:30.549746+00:00

講述人:光明日報社寧夏記者站站長 王建宏文明古國的誕生都有一個共同的故事模式——大河孕育,而黃河就是中華文明的產床。

講述人:光明日報社寧夏記者站站長 王建宏

文明古國的誕生都有一個共同的故事模式——大河孕育,而黃河就是中華文明的產床。在漫長的地質年代,水與土的天作地合,黃河與黃土高原的曠世奇遇,形成了巨大的地理塑造力,大河加厚土,山河激撞,攜泥裹沙,形成的驚天偉力,塑造了寧夏平原、河套平原、華北平原,造就了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物理空間。

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大部分的先民,在農耕與遊牧,多元一體的碰撞、交流與融合中,在長城內外的拉鋸中,在改造自然的探索中,在尋求生存的遷徙中,串起了六盤山、賀蘭山等歷史經典的遊牧地帶,形成璀璨的灌溉文明、移民文化。

在寧夏,如果說,黃河文化是一部不朽的偉大史詩,那麼長城文化、灌溉文化、移民文化、生態文明、民族融合等等,就是其重要分冊。

一是長城文化。鋪開寧夏長城分布圖,北部長城以「幾」字形自西向東依賀蘭山和黃河蜿蜒,中部長城「Y」字形雄踞塞上,南部「一」字形橫貫東西,沿線烽燧、敵台星羅棋布,三道長城環抱寧夏。自戰國開始,秦、漢、宋、明等朝代先後在寧夏修築長城御邊,1500公里長城,比銀川至北京的距離還要長,素有「中國長城博物館」之稱。

二是灌溉文化。寧夏自秦代就拉開屯墾開發的序幕,2000多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流淌的水利開發建設史,且歷經滄桑從未中斷。至今,寧夏大地上,很多以朝代命名的古渠依舊奔涌流淌,有秦渠、漢渠、唐徠渠……其中歷史超過100年的渠道有14條、總長1292公里。引黃古灌區在中國乃至世界水利、文化、經濟、生態版圖上都具有重要地位,2017年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三是移民文化。一部寧夏古代史,就是一部移民史。從先秦戎族入主寧夏,到秦始皇派大將蒙恬屯田戍墾,再到漢武帝組織移民,將「關東」人口大規模移入寧夏;從魏晉十六國,匈奴、鮮卑族遷入寧夏,到南北朝時期,我國北方出現更加廣泛的民族大遷徙,再到唐代朝廷統一安置遷入眾多少數民族部族到這裡,我們今天這個論壇的所在地——古靈州就是唐太宗接受各少數民族首領歸附的地方,寧夏也是安置這些少數民族部落的首選地。到宋代,原本以各民族雜居為特點的寧夏,被西夏党項占據,及至元代,蒙古軍攻占興慶和靈州。到明清,又遷來大量移民。新中國成立後,從1983年起,寧夏分6個階段,累計搬遷123萬人,相當於全區總人口的六分之一,農村人口的三分之一。我的長篇報告文學《百萬大移民》,詳細講述了這一歷程。書中表達了一個觀點:貧困,源於人與水、土等自然資源的錯配。移民的實質,是對人、水、土等錯配資源的重新組合、優化配置。

四是生態文明。生態興則文明興。寧夏三面環沙,東鄰毛烏素沙地,西鄰騰格里沙漠,北接巴丹吉林沙漠。如果沒有黃河這個大動脈貫穿寧夏大地,澆灌出寧夏平原,像一把綠色的尖刀插入中國地理版圖的幾何中心,那麼這些沙漠將在寧夏會合,中國西部大片土地將淪為荒漠。

五是民族融合。以黃河為軸線,中華大地各民族的觀念、信仰、族群、制度、精神等息息相通。五胡十六國、南北朝的民族和文化大融合,以及隋唐之際農耕文明、遊牧文明、西域文明、儒釋道的熔鑄升華,元明清的進一步延續整合,逐漸形成多民族的大一統。各民族多元一體,成為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一筆重要財富,成為我們國家的重要優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是歷史的必然,決定了維系統一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

總之一句話,黃河文化就是蓄積了數千年文化勢能的超級IP。傳播好、弘揚好黃河文化,是當前我們應該扛起的職責和使命。

弘揚黃河文化,就是要探求黃河文化的價值實現路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用力:

一是舉重若重,做「厚」黃河文化。黃河文化遺產既包括長城等文物古蹟,古鎮古村等重要遺址,古灌區、古渡口、古棧道等水利和交通遺蹟遺存,流域內的革命文物和革命遺蹟,以及戲曲、武術、民俗、傳統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籍文獻等,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過去存在一些「編故事」的情況,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必須正本清源,拒絕傳說、戲說,讓黃河文化更準確更莊重。

二是舉輕若輕,做「活」黃河文化。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要想知道早茶的味道,就得親口嘗一嘗」。很多黃河文化可以活態傳承,比如說,水文化流淌在古渠里,天文曆法應用在生產中,中醫中藥傳承在望聞問切里,傳統非遺產品要擺在貨架上……最好的保護就是用起來,最好的傳承就在生活中,最好的弘揚就在體驗上。只有讓黃河文化體系溝通歷史與現實、拉近傳統與現代,融入人們的現實生活,依託新的科技手段,創新文化體驗和消費方式,才能增強黃河文化吸引力。作為媒體人,我們要綜合運用現代信息和傳媒技術手段,輕鬆詼諧、幽默風趣地講好黃河故事,讓黃河文化更加喜聞樂見。比如,我們這兩年推出了一個系列的動畫微視頻,也是弘揚黃河文化的一種探索。

三是舉輕若重,做「深」黃河文化。黃河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寧夏全境屬於黃河流域,只有不斷探源、挖掘,系統研究,梳理出分支脈絡,才能充分彰顯黃河文化的多源性多樣性,才能更好地傳承創新,闡釋好黃河文化蘊含的精神內涵。神奇的黃河文化,亟待我們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夯實研究基礎,開展跨學科、交叉型、多元化創新研究平台建設。通過努力,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使黃河文化擁有渾厚的理論根基。

四是舉重若輕,做「精」黃河文化。文化的感染力源於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黃河文化的生命力,必須加大對原創文化IP的扶持力度和智慧財產權保護,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報告文學、小說、劇本、影視等藝術精品力作。還要大力推動文旅融合,在深入挖掘和活化黃河文化資源的基礎上,開展宣傳推廣行動,以新興表現手段,創新黃河文化表達方式,推動黃河文化形成新業態、推出新產品、提供新服務,使文化資源向文化生產力轉化,形成「黃河文化+」的大格局。(本文為王建宏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文化論壇上的發言節選。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文攀 摘編整理)

[ 責編:邱曉琴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