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娥到底有多冤?臨刑前的三樁誓願,均有歷史原型

鈞儒說史 發佈 2022-07-05T08:49:55.444611+00:00

在中國文學史上,元雜劇在戲劇發展過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多部經典作品裡的人物形象,也塑造得十分成功。

在中國文學史上,元雜劇在戲劇發展過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多部經典作品裡的人物形象,也塑造十分成功。

關漢卿所著《竇娥冤》中的女主人公竇娥,更是成為了冤屈的代名詞。

「比竇娥還冤」也成了人們在受委屈和誤解後,最常說的話。


我們知道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從現實生活中借鑑而來的,竇娥也不例外。

學者們一般認為,竇娥的原型人物為東海孝婦周青,但其背後的故事,其實還有更加複雜的文化沉澱。


一、東漢孝婦的故事

竇娥的主要原型為漢代東海孝婦周青的說法,是學界所公認的,在《竇娥冤》第四折中,竇娥之父竇天章就說過:

昔日漢朝有一孝婦守寡,其姑自縊身死,其姑女告孝婦殺姑。東海太守將孝婦斬了,只為一婦含冤,致令三年不雨。後於公治獄,仿佛見孝婦抱卷哭於廳前。於公將文卷改正,親祭孝婦之墓,天乃大雨。

這段內容也印證了竇娥和漢代孝婦之間的關係,這個故事最早見於劉向所著的《說苑》中,講述的是西漢名相於定國的父親於公的故事。

當年東海縣有一名寡婦在丈夫去世後贍養婆婆多年,兩人感情十分深厚,鄉親們也十分讚許孝婦的行為。


但後來老婦突然去世,其女兒誣告是孝婦殺死了自己的婆婆,衙門小吏亂用刑罰,致使屈打成招。

於公看到卷宗後,認為孝婦沒有殺害婆婆的理由,希望太守能夠重新斷案,但太守還是處死了孝婦,導致當地大旱三年。


太守無奈只得找到於公,讓他幫忙占卜一下大旱的原因。

最終,於公說這是因為孝婦蒙冤而死才導致的,並讓太守到其墳塋前殺牛祭拜,之後果然天降大雨。

而後這個故事,又被收錄進入了《漢書·於定國傳》中。

這令東海孝婦故事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但直到此時,東海孝婦的故事還只是用來表明於公的賢明,其本人的形象還並不突出。

直到晉代干寶的《搜神記》一書中,才將東海孝婦的故事補全。

在《搜神記》中,這名孝婦不但有了自己的名字周青,而且其故事也被進一步完善。

據《搜神記》描述,在周青行刑的當天,刑場邊上有幾根插著幡旗的竹竿。

周青說自己如果是冤死的,那麼自己死後流的血,就會先順著旗杆逆流到頂,然後再流到地面上,最終這一異象也確實發生了。

這一故事也被認為是竇娥死後,血濺白練這一誓願的由來。

關漢卿之所以對內容進行了更改,可能是血染白練這一場景,在舞台上更容易實現也更具表現力。


從《搜神記》開始,周青刑場發誓賭咒的內容,被正式確立,這種添加了獵奇內容的版本,顯然更符合大眾的胃口。

自此之後,周青的故事便逐漸傳播開來,其婆婆的死因,乃至其刑場上的賭咒內容,也被不斷完善。

這讓東海孝婦的故事,在民間擁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孝婦冢也成為了當地的著名景點。


二、竇娥的其他原型

除了周青之外,在元代之前的文學作品中,還有一些類似的故事,也為《竇娥冤》的創作,提供了借鑑。

比如在宋代洪邁的《夷堅丁志》中,也描寫了一個類似的孝婦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兒媳婦也是在丈夫去世後對婆婆甚為恭敬,但是在婆婆不幸去世後,她的鄰居卻誣告她,說是其毒死了自己的婆婆。

在行刑前這名孝婦請獄卒為她折了一枝石榴花,並當作髮簪插在了頭上。

臨刑時她賭咒說,如果自己是冤死的,那麼這枝石榴花就會在石縫中長成石榴樹,否則其第二天就會枯萎。

而這根枝條在落地之後,第二天便生根發芽,驗證了這名孝婦所蒙受的不白之冤。

除了孝婦的故事之外,關漢卿還對其他歷史故事進行了借鑑。

在《竇娥冤》第三折中就有「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以及「豈不聞飛霜六月因鄒衍」的唱詞。

鄒衍的故事,更是為竇娥六月飛雪的咒言提供了靈感。


萇弘是東周時期周王室的大臣,在其幫助下,周王室有了復興的跡象。

但這隨後招來了諸侯們的嫉恨,他們在周敬王面前進讒言,挑撥君臣之間的關係。

最終迫於諸侯們的壓力,周敬王不得不將萇弘貶到偏遠的蜀地。

在到達蜀地之後,萇弘萬念俱灰,便在蜀地自殺了(或被人所殺)。

蜀人感念他的忠心,為其收屍後,又將其鮮血裝在玉匣中一同埋葬。

三年後,蜀人為萇弘遷葬時意外發現,玉匣中的鮮血凝結成了寶石,這也被當作萇弘忠心感天動地的象徵。

鄒衍是戰國時期著名的陰陽學家,其本是齊國人,但因為後來在燕國受到了燕惠王的禮遇而在燕國發展。

鄒衍在燕惠王跟前的走紅,讓燕國其他貴族十分嫉妒,於是他們就在燕惠王面前說鄒衍的壞話,誣陷他是齊國派來的奸細。


燕惠王在開始的時候很信任鄒衍,但是他經不住燕國王公貴族們的輪番轟炸,最終下令將鄒衍關入監獄。

在入獄之後,鄒衍心情悲憤放聲痛哭,誰料與此同時六月的燕國,竟然飄起了雪花。

燕惠王這才意識到,自己錯怪了鄒衍,便趕忙將其釋放出來。

這個故事也成為了《竇娥冤》中,竇娥希望六月飛雪掩蓋其屍身一願的靈感來源。


三、古人對公正的追求

根據以上資料我們可以看到,在《竇娥冤》成書之前,中國便流傳著大量以超自然現象來為受害者鳴冤的故事。

這其實源於中國古人,對於「神判」的堅信不疑。

在司法體制尚未建立起來的時候,一旦發生糾紛,先人們一般會將審判的權力交給上天,或者其他超自然力量,這也是占卜的起源原因之一。

在遠古時期,類似的做法被學者們分類為占卜判、神獸判、撈沸判、鐵火判、起誓判等等。

竇娥的做法,就是典型的「起誓判」。


在《竇娥冤》中由於貪官污吏的存在,令竇娥的冤屈無法申訴。

她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能選擇相信頭頂的「湛湛青天」,這一意象也在劇本中多次被提及。

之後《竇娥冤》在全國範圍內的流行,則說明了元朝民眾對於竇娥的遭遇有著強烈的共鳴。

這對當時的社會現狀來說,也是一種十分直接的反映

在元朝時,由於蒙古統治者採取的分級管理政策,許多漢族百姓都遭遇了嚴重的迫害,但地方官員顯然是站在當朝權貴一邊,這讓百姓們沒有地方訴說冤情。

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寄希望於上天幫自己主持正義,這也是《竇娥冤》在元朝備受追捧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且相比於原版東漢孝婦的故事,我們不難發現,《竇娥冤》中的唱詞在敘述上和前作,有一定的出入。

在《說苑》和《漢書》中,於公一直都不是當地官員,其主要作用是通過占卜,令當地太守意識到辦錯了案,最終為周青洗脫冤情。


但到了竇天章的口中,卻成了於公在上任後因為看到冤魂的幻影,才檢查了昔日卷宗,最終為冤死的孝婦,伸張了正義。

《竇娥冤》後續的劇情發展,也和東漢孝婦的故事走向十分類似,但在這個故事的基礎上,還加上了竇天章懲治昏官的橋段,這讓觀眾出盡了心底的惡氣,而大呼過癮。

因此《竇娥冤》,雖然取材自東海孝婦的故事,並結合了鄒衍等人的傳說,但其精神內核,其實是要比這些典故更加進步的。

相比於原案例,止步於對死者清白的驗證,《竇娥冤》的劇情中,還加入了對現世惡人的制裁。


這裡面其實體現出了古人對於公正的追求,和心底的抗爭精神,這相較於一味順從天命的傳統觀念,無疑是巨大的突破。

《竇娥冤》作為一部悲劇,其結局卻可以給觀眾們帶來更大的希望,讓人們對於正義和公平有更堅定的信心。

與此同時,這種觀念的傳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給那些作惡多端的人一些心理壓力,這都是《竇娥冤》在文學價值之外的巨大作用。

當然作為中國古代戲劇的里程碑,《竇娥冤》對於國人的生活習慣也產生了一定的改變。

現在人們在進行約定的時候,除了白紙黑字的合約之外,恐怕「我發誓」是最常見的說法了。

起誓判能夠超越其他的「神判」形式,擁有如此超然的地位,《竇娥冤》也是功不可沒的。


東海孝婦的故事,讓古人堅定地相信了天人感應的概念,這對於人的行為自然有規勸作用。

但《竇娥冤》將天人感應的理論發展到了「青天在上,善惡有報!」的層面,這讓人們在接受向善概念的同時,也有了和黑暗勢力對抗的底氣。

這也是竇娥這一形象能夠超越其歷史原型,甚至鄒衍等名人,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標誌性符號的原因。


註:

本文關於竇娥原型及歷史發展的相關內容,參考自:

1.《<竇娥冤>三樁誓願的原型追索》,刊登於《蘇州科技學院學報》2003年5月刊

2.《竇娥冤》,關漢卿著


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鈞儒說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