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眉州有個叫許成的老漢,他年近五旬,住在鄉下的老祖屋裡獨自生活。許成有兩個外號,一些人稱他為「許善人」,另一些人在背後叫他「許傻子」,這兩個外號,都是名副其實的。
原本許家世代經商,是個很富有的人家,在縣城裡有寬敞的大宅,還請了不少僕人,在鄉下也有三百畝良田,算是當地排名前幾的富豪了。
可是在二十幾年前,家裡突然發生了一件大事,他的父親被人誣陷,抓入大牢不久就被貪官給害死了。許母傷悲過度,得了重病。
許母本是信佛的,臨死前她對兒子說:「我兒,娘現在突然明白了,富貴財富其實都是招災惹禍的,只會聚財而不會散財,那終將惹來禍患!你以後要用許家的錢多行善,不要怕散財!」看見兒子點頭答應後,許母才撒手西去。
許成是個孝子,他把母親的話記在心裡,決定以後用家裡的錢多做善事,成為一個善人,這樣許家或許就會有更好的未來。
許成給自己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每天至少日行一善。
他除了拿出大量的錢財來修橋造路,建造收養孤兒的育嬰堂,還每天都到街頭晃悠,對那些乞丐和窮人進行施捨,因此很快就贏得了一個大善人的名頭。
當時,許成才娶妻不久,也還沒有子嗣。妻子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對他的行為十分不理解,數次相勸後,見他不肯聽從,就逼他寫下休書,改嫁他人了!
妻子離開後,許成獨自一人,做事更是僅憑自己所想。他每次做了善事,心頭都十分愉悅,後來竟也漸漸地上癮了,完全變成了本能的行為。
可是金山銀山,像他這樣也會散盡的。家裡的錢散光後,他就賣了縣裡的大宅,後來又開始賣田地。到四十幾歲後,他只能搬回鄉破舊的祖屋棲身,三百畝良田,也僅僅只剩下五畝。
這天,許成到縣裡買鹽,在宋氏賭坊外,看見一群無賴抓住一個衣衫破舊的小伙,對他拳打腳踢後,一個惡漢摸出刀來,狠狠地說:「陳三娃,今天看來你拿不出5兩銀子,我們只好按約定斷你一條胳膊抵債,你可不能怪我們心狠!」
原來,這個陳三娃,本來也是縣裡的一個二流子。
他父親早亡,母親身子孱弱,陳三娃從小無人管教,又常常被人欺侮,因此養成了這般性子,長大後整日在街上走雞逗狗,與人逞兇鬥狠,不務正業,家裡窮得叮噹響。但一旦有幾個錢,就去賭坊輸得精光,最後還欠下不少爛債。
不久前,陳三娃的母親得了病,他就找放高利貸的龍哥借了2兩銀子,原本是要用這錢去買藥的,可他到賭坊時禁不住誘惑,又進去賭了。結果自然又輸了個光。這過了還沒幾天,就被龍哥帶人堵住了,準備要砍斷他的胳膊。
許成看見後,連忙上前阻止。龍哥見是許大善人,連忙就停手了,並表示一定給他面子,說大善人願意幫他還錢,這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許老漢這時也沒有什麼錢了,讓龍哥三天後派人去他家取,那龍哥也答應下來,隨即帶著一幫無賴離開了。
得知陳三娃的母親病情更重了,許老漢就拿出身上僅有的二兩銀子,讓他去請大夫給母親看病,趕緊抓藥。陳三娃跪在許老漢面前道:「老爹的大恩大德,我以後做牛做馬也要報答!」許成連忙拉他起來,讓他趕緊去請大夫。
回村後,許成又便宜賣了兩畝地,換得了十兩銀子。三天後龍哥果然派人來取錢,許成也爽快地給了他,了結了此事。
這件事過去三年,許成也變得更加貧窮了,但他每天都是樂呵呵的。雖然沒有錢去做善事,但他還有一把身子骨,也能幫助一些人。
只是此後,許老漢再也沒見過陳三娃,因為他做事從來不求回報,故而也沒有在意。只要得到他幫助的人,能夠挺過難關,他也就心滿意足了。
有一天,許成上街看見兩個人在爭吵,邊上還有一頭頗為健壯的牛犢。上前一問,原來一個農夫從牛販手中買了一頭小牛,但此牛看著挺好,回家後只要一叫它幹活,就馬上跪倒在地,口吐白沫,完全就不能驅使。
農夫便牽牛回來找到牛販,要讓他退錢。牛販卻是不肯承認,說牛沒有問題,可能是農夫給牛餵了什麼有毒的東西,因此堅決不肯退錢。
許成看了看那頭小牛犢,拍了拍牛頭,那小牛對他卻十分親昵,不斷拱著他的手。最後,許成掏出一兩銀子,把這頭小牛買下了,那二人才停止了爭吵。
許成把牛牽回家後,每日牽著牛犢去河邊飲水吃草,將它餵得飽飽的。
牛犢漸漸長得十分強壯,看上去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一年多後長成了大水牛。許成拿它耕地,力大無窮還跑得飛快,一天能耕十幾畝地,中間根本就不用休息。村里人羨慕不已,有人願出二十兩銀子買他的水牛,可許成捨不得賣。
一晚半夜,許成正睡得香,忽然感到腰部被狠狠頂了一下。
他猛地睜開眼,原來是屋裡起了大火,大水牛居然掙脫了韁繩,頂開了房間的門,將他碰醒,這才救了他性命。
房子就這樣燒沒了,許成只好牽著水牛,住進了村北的破廟裡。村里不少人受過他的恩惠,也紛紛送來一些物品,讓他在廟中住了下來。
此後,許成就靠著這頭天生神力的水牛生活,他幫村里人耕地,也不收錢,等糧食出來後,村民們每家都拿一些糧食給他。
轉眼就過了八年,許老漢這天晚上正在睡覺時,突然感覺有一個年輕人走了近來。這人看著有點眼熟,但卻一時間想不起來。
年輕人來到床前說:「主人,我是你的水牛,也是當年的陳三娃啊!我母親去世後,自己也出了意外,還沒來得及找你報恩就一命嗚呼了,我投胎變成了牛,被你買回來,這些年努力的耕地,就是為了報答你的恩情!但是我預感到命不長久了,我很擔心我死了後,你沒有人照顧啊!」
許老漢想起了當年之事,看著他也十分傷感,一時又不知道該怎麼辦!陳三娃突然說:「主人,還有一個辦法,我可以做你的兒子,以後為你養老送終。」
許老漢大喜,連忙問是何辦法?陳三娃說:「明天晚上,主人去村外的河邊,到那個橋下躲著,半夜橋上會有一個女人尋死。他跳下河後,你將他救回來。或許她可以做你的妻子,成為我的母親!」
許成猶豫一番後,便答應了,這是善事,先做了再說,至於那女人願不願意嫁自己,只能到時再說了。
早上醒來後,許成感覺這個夢無比真實。他心中驚異萬分,來到牛棚里,看著大水牛叫陳三娃,那大水牛便雙眼看著他,連連點頭。
當天夜裡,許老漢便來到河邊石橋下候著。到了子時,一個身穿紗裙的女子從橋對面一下跑到了橋上。她手裡捏著一張紙,滿臉都是淚水。
她看了看橋下,眼中一片死寂之色,爬上石欄,一下就跳了下去。
許老漢看見女子落水,連忙游過去抱住她。可那女子拼命掙扎,一心求死,最後被水嗆昏了過去。許成水性頗好,將女子救上了岸背回家中。
這是一個年輕的美女,看一去僅二十出頭,穿著的衣裙也頗華貴,頭上還有金釵首飾。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讓她非要尋死不可。
許成熬了一大碗薑湯給女子灌下,她慢慢睜開了眼睛。女子得知被救後,看著許成說:「行行好讓我死吧!如今我哪還有臉面活下去啊!」
許成連忙勸說,他做了數十年善事,勸人還是很有一套方法的,後來女子在她的開導下,慢慢打開了心結。
女子名叫賈珠兒,是一個教書先生的女兒,17歲便嫁給鎮上王員外的兒子為妻。可她嫁過門三年,卻沒能懷上身孕。那婆婆百般刁難,最後讓兒子寫了休書,趕她離開。
賈氏沒臉回娘家,一個人拿著休書,不知不覺來到了石橋上,便縱身跳河尋死。若非許成相救,現在肯定早已經死了。
賈珠兒得知眼前的老漢是聞名已久的賈大善人後,就提出一個要求,說要嫁給他為妻,不然她無處可去,還是要尋死。
許成沒奈何,只得答應了娶她,賈氏才斷絕了尋死的念頭。
賈氏取下金釵,還有身上佩戴的幾件首飾,讓許成拿去換成錢,以應付成家之所需。許成推遲不過,只好聽命。
許成請了工匠,在老屋被燒的地方,新修了一座簡單的小院落。
隨後置辦了婚禮用品,娶了賈氏為妻。村里人都很羨慕他,說他是善有善報,這個美麗的妻子就是上天賜給他的。雖是老夫少妻,但婚後夫妻十分恩愛,許老漢雖然年近六旬,但身子也頗強壯,賈氏對他十分喜歡。
婚後半個月,牛棚中半夜突然傳出一聲慘叫,許成點燈去看時,只見大水牛倒在地上,頭上流血口鼻噴紅,明顯是自己撞牆尋死了。
當天夜裡,賈氏便感覺身體有些不對勁,不久找郎中一看,果然懷上了。後來賈氏果然生了一個男孩,許成給孩子起名許三郎。
許三郎聰明過人,十五歲考中秀才,二十一歲中舉人,十十五歲便中了進士。許家從此興盛起來,成了當地的名門家族。許老漢活到98歲,才含笑而終。
靜月齋寄語:
行善雖然很多人都樂意,但卻是要付出代價的。像許成這樣散盡家財來做善事的人,世界上實在是太少了!反而觀之,一些有錢人,寧願去賭去享樂,把自己家產敗得精光,也不願做一點善事,真是莫大諷刺啊!
善惡到頭終有報,但有許多報應,外人是看不到,也看不明白的,因為人的一生,是個漫長的過程。真正的善人,做善事不求回報,唯求心安而已。
(本文作者|阿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