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故城人(王培)

衡水凌煙閣 發佈 2022-07-06T03:23:19.048172+00:00

故城歷史悠久,人才眾多,兩千多年前的《論語》裡,就專門寫過故城的兩個人。  一個是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為「孔門十哲」之一。《論語·陽貨》篇寫到:子至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殺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故城歷史悠久,人才眾多,兩千多年前的《論語》裡,就專門寫過故城的兩個人。

  一個是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為「孔門十哲」之一。《論語·陽貨》篇寫到:子至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殺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爾。」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孔子來到武城,處處聽到弦歌之聲。他莞爾一笑說:「子游啊,你治理一個小縣,用得著下這麼大的功夫嗎?」(殺雞焉用牛刀?)子游認真地回答道:「從前老師曾教導我們說,君子教化後就懂得仁愛了,平民教化後就容易役使了,我就是照您的話做的呀!」孔子自覺失言,忙挽回說:「同學們,子遊說的對,我剛才的話是開玩笑呢。」

  據《史記》載,子游是孔子晚年的著名弟子,比孔子小54歲。他曾任武城宰,也就是今天的故城(包括山東武城一部分)縣令,城邑就在今天的瓦子莊一帶。他把孔子的治國理論用於故城縣的治理上,尤其注重禮樂教化,使民風大變,境內「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百姓安居樂業,「處處弦歌之聲」。於是就有了上面的對話。

  既然《論語》上都有如此生動形象的描繪,歷代文人官吏便在故城蓋起了一座高高的弦歌台,用以祭祀子游,今有其遺址。弦歌台所在的村子先叫「子游廟」村,後改名為關廟村。
另一個人複姓澹臺,名滅明,字子羽,為孔子弟子,著名的教育家,比孔子小39歲。

  《論語·雍也》篇載:子游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入於偃之室也。」這段對話的意思是,子游在武城做官,孔子問,你在那裡發現什麼人才了嗎?子遊說,有一個叫澹臺滅明的人,走路總走大道,不走小徑。沒有公事,從不到我的居室來。

  澹臺滅明可是個本鄉本土的故城人,就住在鄭口鎮大壇村人。他和孔子之間,還發生過一段誤會曲折之事呢。

  最初,澹臺滅明去曲阜拜師時,孔子見他相貌醜陋,以為他不會有多大才能,沒收留他。他並不氣餒,也不怨恨,而是回到家鄉大澹村勤學修德。子游任武城宰後,發現了澹臺滅明是個人才,於是就專門推薦給孔子,並表達了敬佩之情。孔子聽後大發感慨,還做了檢討說,「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後來澹臺滅明再拜孔子為師,經過努力修學,成為孔子的「七十二賢人」之一。

  澹臺滅明學成之後,到南方吳楚等地方開展教學活動。他有一套獨特的教學管理方法,在當時影響很大,成為儒家在南方的重要支派。他「從弟子三百,設去就,各施於諸侯。」他教出來的學生眾多,都在各地方諸侯國中找到了適合的職位。澹臺滅明是將中原文化傳播到當時尚屬荒蠻的江南的第一人,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融合做出了貢獻。他也成為了戰國時代的教育大家,一代儒家宗師。澹臺滅明死後,南昌一帶為他立祠、立墓,進賢縣就是他曾教學的地方,並因他而得名。

  澹臺滅明為古代故城、武城兩縣鄉賢的首祀。大澹村就因他而名,後演變為大壇村。據《故城縣誌》:「澹臺子祠,在澹村。」《武城縣誌》:「澹村(現演變成三個壇村),在武城縣城(舊治)西域北四十里兀蘭屯後,春秋時澹臺子故居。」

  唐朝封他為「江伯」。宋朝封他為「金鄉候」。清乾隆三年,武城知縣胡良顯「表以石碑,有亭,以示旌表。」可惜今廢而無考。

免責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