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管理者,先管好1個人

王榮增 發佈 2022-07-06T03:48:33.180062+00:00

這周,在項目上,一位新晉不久的管理者找我聊天:「做管理把我完全整蒙圈了,以前我自己畫圖,一個月30萬產值不是什麼難事,有時候碰到好的項目,還能做到50萬,甚至更高,當上部門負責人後,每個月要管理10個人完成200萬的生產任務,根本完不成。

這周,在項目上,一位新晉不久的管理者找我聊天:「做管理把我完全整蒙圈了,以前我自己畫圖(設計圖),一個月30萬產值不是什麼難事,有時候碰到好的項目,還能做到50萬,甚至更高,當上部門負責人後,每個月要管理10個人完成200萬的生產任務,根本完不成。管人太麻煩了,今天這個鬧情緒,明天那個不開心,一個指令要講100遍,感覺再也沒有以前那種單純做個設計師的快樂了,我最近晚上睡覺經常會突然驚醒……我是不是不適合做管理?」

這實際上是很多新晉管理者一開始面臨的共性難題。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講到,很多管理者是因為業務能力突出而獲得提拔,可是成為管理者之後,他們發現需要推動團隊達成目標,需要管的對象變成了人,而不是以前的「事」,而管人和管事之間有巨大的鴻溝,一時間,很多人都亂了陣腳,甚至與前文的管理者一樣:極度懷疑自己。

我和他說,現在還不到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做管理的時候,因為實際上還沒有「入管理的門」。我的建議是,如果說,管理一個團隊太麻煩了,一時半會找不到章法,悟不到「真諦」,那不妨先管理好一個人?

他一愣:「誰?」

「你自己。」

管理者要管好的第一個人,就是自己!正如管理大師德魯克在其代表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指出:管理者能否管理好別人從來就沒有被真正驗證過,但管理者卻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實際上,讓自身成效不高的管理者管好他們的同事與下屬,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要言傳身教的,如果管理者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卓有成效,就會給其他人樹立錯誤的榜樣

據我的觀察,那些工作中切實做到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往往都是一個非常好的自我管理者,他們守時、自律、言行一致、說到做到,在下屬面前始終保持積極、正面的「人設」。我最近到訪過一家央企,我發現過去幾年在行業普遍不景氣的環境下,他們發展得非常好,業績連年創新高,我問公司的一位高管這箇中原因,他說一個很關鍵的原因是他們幾年前新來的領導在公司塑造了一種「做事」的文化,並且他自己身體力行的踐行,近8000人的公司從上到下都形成了一股「做事導向」的氛圍,效率很高,內耗很少——不內卷。

但凡在央企待過或對央企有一點了解的人都知道,要在央企塑造一種純粹的「做事」文化有多難?而他們能夠塑造這種文化的核心原因是這位領導者的以身作則,一個非常直接的表現是,他幾乎只提拔那些能夠做出實際成績的人,那些溜須拍馬的人一概不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做實事的氛圍,實際上漸漸地,大家也會很享受這種簡單的做事氛圍,更進一步,大家也就會去共同維護這種難得的文化氛圍,於是形成了良性循環。

要管理好自己,首先要懂得或者說願意把時間花在「思考」這件事上,這就要求管理者不能事必躬親,要能夠或敢於比下屬「閒」。先讓下屬忙起來,確保當下業務正常運行——這是「圖生存」;而管理者要閒下來去思考解決更大、更長遠的事——這是謀發展。以我們管理諮詢服務的項目經理為例,如果一位項目經理總是非常忙(某一個項目的工作),而項目成員比較閒,那麼我們就會判斷這位項目經理不是一位優秀的項目經理,實際上,他自己「累死」不說,成效也不會太好,他充其量能負責2-3個項目,優秀的項目經理能夠同時負責若干項目,還不會太累。

就像球隊裡隊長最主要的職責不是進球,而是帶領隊員進球。這其實是要求新晉管理者學會「分辨哪些是必須自己做的事」、「哪裡是可以交給下屬去做的事」、「哪些又是可以找人代勞的事」等,也就是要把自己的時間花在「刀刃」上,這個過程,是一種「躍遷」。很多人覺得,如果我原來做員工的時候是條魚,那麼成為管理者我就是條大魚(我在之前文章里提到的「超級員工」),游得更快一點就行了。但事實是,如果你原來是條魚,成為管理者,你就要蛻變成鳥,你得飛起來。如果你想用游泳來代替飛翔,那你一定會累死,也出不了成績。

新晉管理者要想方設法讓自己完成突破:看事物的角度和眼光必須發生變化。這不是從做一件事,到做很多件事,而是完全換一種方式做事。

其次,新晉管理者要能夠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指令要清晰。我之前講過管理者的四項基本任務: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管理者要能夠有效地分解任務、清晰地傳達任務,當你下達一個指令而下屬不執行時,要思考的第一件事不是「他為什麼不聽我的」,而是「我真的講清楚了嗎」,要想「我沒講清楚會不會是因為我沒想清楚」以及「我要怎麼講才能讓他願意去做」——把著力點收回到自己身上,重點才會更清晰。

最近一兩年,我在三、四線城市,甚至是個別縣級市做項目,我發現最大的挑戰並不是方案的專業性,而是如何清晰易懂的把一個相對複雜的專業方案講給這些企業的管理者聽,並且讓他們聽明白(這是方案落地的基礎),剛開始,我常常埋怨這些地方的管理者太差——聽不懂人話,漸漸地我發現並非他們不懂「人話」,很可能我沒有說「人話」。後來,我和一位做課外奧數輔導的老師聊天,她告訴我,她們花費最多精力並非研發,而是:如何將一個個複雜的奧數題講得有趣、清晰和簡潔,能讓學生聽懂的同時,激發他們進一步學習、探索的興趣。

受此啟發,後來我在給三、四線城市客戶匯報方案時,想了很多辦法把複雜的內容簡單化,實在不能簡化的,我想辦法做成圖表、流程、示例,並且輔以他們身邊的、能夠引起共鳴的案例……這樣一來,我發現項目推進效率提高了很多,並且客戶也更有「獲得感」和「成長感」了。要知道,有時候客戶也不好意思講自己「聽不懂」的,只好硬著頭皮囫圇吞棗,但最後就是不滿意,覺得花錢買了一堆理論……

當一個管理者能「把自己管好」,他在團隊中的影響力也會相應地有所提升,主動跟隨的人,也會越來越多,這也就能夠進一步形成管理者的領導力(領導力的本質就是:有人追隨),實現從「超級員工」到「管理者」的躍遷!(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歡迎關注)。

作者簡介

王榮增管理諮詢師、國際註冊管理咨師(CMC)、管理培訓師、商業作者。專注企業文化、人力資源諮詢及培訓,著有《精進管理:如何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