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發現10周年,讓我們回憶一下這位給它起名的物理巨人

中科院物理所 發佈 2022-07-06T05:06:08.541845+00:00

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的一種玻色子,正是它的存在,基本粒子才擁有了質量。今天正值「上帝粒子」發現10周年,讓我們通過10個小故事,來了解一下這個給「上帝粒子」起名的物理學家。

2012年7月4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宣布發現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的一種玻色子,正是它的存在,基本粒子才擁有了質量。

「上帝粒子」為什麼叫上帝粒子呢?

這就不得不說到一個人——198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利昂·萊德曼(Leon Max Lederman,1922.7.15-2018.10.3),正是他給這種賦予萬物質量的粒子起了一個這樣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

今天正值「上帝粒子」發現10周年,讓我們通過10個小故事,來了解一下這個給「上帝粒子」起名的物理學家。

1922年7月15日,利昂·萊德曼出生於紐約的一個平民家庭。利昂的父母都是東歐猶太人移民,經營著一家洗衣店。

「二戰」爆發後,利昂成為一名通訊兵,前往歐洲戰場。戰後,他回到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研修物理專業。

關於軍旅生涯,萊德曼喜歡講這樣一則笑話:

中士對著一隊剛入伍的列兵,發表了一番關於公制的訓話。

中士:在公制下,水的沸點是90度。

士兵:請原諒,長官,水的沸點是100度。

中士:當然。我太傻了,是直角會在90度沸騰

1960年底,利昂·萊德曼發現了μ中微子(組成物質的最小粒子之一)。

1988年10月10日早晨6點,諾貝爾委員會打來電話,通知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獎來得實在有些遲,兩者相隔27年。

為什麼姍姍來遲?

利昂·萊德曼經過分析、比對和驗證,得到結論:「瑞典皇家科學院把時間拖後,是因為他們不能確定應該獎勵我的哪一項偉大成果。

作為「二戰」後美國粒子物理學領域的巨擘,利昂·萊德曼碩果纍纍,諾獎級成就不止一項。比如,20世紀50年代,他證明了李政道、楊振寧的宇稱不守恆理論。

萊德曼和李政道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共事,星期五是當時哥大物理系這群人吃中餐的日子。(他們和謝耳朵、萊納德等人的時間表看來是有重合的。)

作為這裡最懂中餐的人,李政道即將點菜——後來,萊德曼在自己舉世聞名的科普著作《上帝粒子》中細緻地記錄了下來:

李政道點菜很有派頭,那真是一種藝術。

只見他瞅了一下菜單、便箋本,用漢語向服務員問了一個問題,而後皺皺眉頭,提筆畫過紙面,認真地寫了幾個符號。接著是另一個問題,在一個符號上做了一下改動。為了得到神的指引,他瞥了一眼錫制的浮雕天花板,然後,大筆一揮而就。最後再看時 ,他的兩隻手都停在便箋本上,一隻手五指伸開,傳遞著教宗對眾人的祝福,另一隻手則握著鉛筆桿。

一切盡在此間,陰陽和色香味的完美交融……

就是在這次中餐會上,萊德曼得以進一步理解李、楊的理論,並得到情報,吳健雄已經著手驗證,看起來效果不錯。

萊德曼大驚,回去後連夜設計實驗,從另一個角度同樣證明了李、楊理論的成立。儘管著手稍晚,但他與吳健雄的論文發表在同一家期刊,且收稿日期相同。

顯然,萊德曼搶到了一項諾獎級成就。他和吳健雄,兩位實驗物理學家,可以分得一杯羹。

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只授予兩位理論物理學家——李政道和楊振寧。

萊德曼後來在《上帝粒子》中說:

農夫想要尋找珍貴、鮮美的塊菌,就會帶豬到附近,豬憑藉自己獨特的本領努力找到了塊菌,可就在此時,農夫把塊菌連忙拿走了。

實驗物理學家就像這頭豬,而理論物理學家則是「狡詐」的農夫!

從1978年起,萊德曼成為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第二位主任。前任的名字叫羅伯特·威爾遜。

面對這個耗資巨億的「大傢伙」,曾有議員不斷詰問:「這個加速器有沒有希望在某些方面跟國家安全聯繫起來?」

威爾遜回答:「加速器和保護我們的國家沒有任何直接關係,只是讓它變得更值得保護了。」

最終,威爾遜還是由於政府的支持太少憤而辭職。

萊德曼受命接任。

費米實驗室外面是一片大草原,有不少野牛。利昂·萊德曼在這裡養雞,吃土雞蛋;養馬,沒事可以騎在馬背上兜風。

每年的6月1日,身為主任的他,要帶領全體人員圍繞著巨大的環形加速器跑一圈。

環內是奔跑著的反質子,環外是奔跑著的一群兩足無毛的生物。

裡面的跑完一圈只需百萬分之二十二秒,外面的跑完一圈要38分鐘。

兩者相差約1億倍。

宇宙中有一種神秘的粒子,被認為賦予了萬物的質量,名叫希格斯玻色子。如果能找到它,則人類距離宇宙終極之理便又近了一步。

只有建造能量更大的加速器,才有可能捕獲這種粒子。

能量越大,耗費越大。因此利昂·萊德曼沒好氣地管它叫:「該死的粒子( goddamn particle)」。

後來他寫了一本科普書,講述人類探索物理學真理的發展歷程。本來書名要叫這個名字,合作者嫌不雅,稍作變通,便成了如今大名鼎鼎的上帝粒子( God Particle)

利昂·萊德曼希望政府能夠撥款,建立能量更大的加速器——超導超級對撞機,捕獲上帝粒子。

他幾乎要成功了。對撞機已經初步建成,只是到1993年,政府又將這個計劃中途放棄。

萊德曼抱怨:「愛因斯坦說物理學家的工作是『讀懂上帝的思想』,但你怎樣才能讀懂美國議員的思想呢?

原來最難理解的乃是人心。據說,對撞機的一些隧道,現在已被雨季的雨水積滿。

萊德曼一生熱衷科學教育事業。

在給諾貝爾委員會寫的自述中,他自豪地說:「我培養了50個博士,其中14人為物理學教授,1人為大學校長,其餘基本都是在國家實驗室、政府、各行業工作的物理學家。就我所知,一個在監獄的也沒有!」

從費米實驗室主任的位置退下來後,萊德曼來到芝加哥大學。在這裡,他專門給非科學專業的學生開設了一門量子物理通識課,他管他這門課叫「給詩人的量子物理課」。

他常說,量子物理所創造的價值占到一個發達國家GDP一半以上。他希望更多的人認識這門學科,包括那些不喜歡數學公式的文科生。

要把量子物理講得大家都能聽懂,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萊德曼仍有信心,他甚至援引自己母親的例子:

就像很多年前我的媽媽報名參加一個社區大學夜間的普通物理課程一樣。她從來沒有完成過高中學業,現在年紀大了卻做得出乎意料地好,事實上已經通過兩次考試了。

一天,當她被叫起來後,老師問:「我在《紐約時報》上讀到一些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利昂·萊德曼的事。你和他有關係嗎?」

「他是我的兒子!」媽媽驕傲地說。

「噢,難怪你在物理上這麼出色!」

「不,」媽媽回答,「應該是難怪他這麼出色!

萊德曼早年曾和朋友拜訪過愛因斯坦,直至晚年,萊德曼依然對這次簡短的談話印象極深:

「他問我朋友,你是做什麼的?朋友說在寫關於量子理論的論文。

愛因斯坦聳了聳肩,說了一些我們並不太驚訝的話,因為他對量子理論的反對是眾所周知的。

愛因斯坦笑著說,你是在浪費時間。接著他又問我在做什麼。

我向他解釋,我們有一個加速器,我們正在試圖理解新的粒子的性質。

他揮揮手說,我們連電子都不理解,為什麼還要研究其他粒子呢?」

有意思的是,萊德曼晚年也正在關注這兩個領域,他的兩部最著名的科普書《上帝粒子》和《萊德曼量子物理通識講義》所探討的正是這些。

阿爾茨海默病,又稱「老年痴呆」,它甚至會找上世界上最聰明的人。

2015年,萊德曼不幸身患阿爾茨海默病。為了支付他高額的醫療費用,他的諾貝爾金質獎章被以76.5萬美元出售。

到那時,他已經忘記了他作為費米實驗室主任的歲月,或者他為贏得這個獎項所做的事情。更不會記得,當年獲獎時,被問及是否可以拍攝他的照片,他所說的那句話:「當然。這只是光子。」

我沒有任何真實的故事可以講述,」他告訴拜訪他的人,「我坐在甲板上,看著群山。

2018年10月3日,利昂·萊德曼辭世,享年96歲。

撰文=小霸王孫笨

編輯=代班機器人

封面=fermilab

圖片=網絡


轉載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場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公眾號


來源:未讀

編輯:just_iu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