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良渚王國的「國營農場」?來看距今6700年前的古稻田長什麼樣|考古中國

封面新聞 發佈 2022-07-06T06:56:45.283156+00:00

在眾多考古項目中,史前時代的古稻田考古不太會像古代帝王墓葬群或祭祀遺址考古發掘那樣發現國之重器,或者金箔玉琮,一出土就震驚天下。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民以食為天。水稻是中國土生土長、歷史最悠遠的國民口糧,對中華民族的生存意義巨大。在漫長的歷史時期,稻米給華夏先民帶來賴以生存的食物,為維繫生命和文明發展提供紮實的物質基礎。

在眾多考古項目中,史前時代的古稻田考古不太會像古代帝王墓葬群或祭祀遺址考古發掘那樣發現國之重器,或者金箔玉琮,一出土就震驚天下。但它在中華文明探源方面的意義之重大,為考古界所公認。

施岙遺址位置圖

施岙古稻田

與「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的良渚文化同期

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浙江良渚古城遺址(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的四大中心性遺址之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入選理由就是,它展示了一個以發達的稻作農業為基礎,存在明顯社會分化和統一信仰體系的區域性早期國家形態。這標誌著2004年正式啟動的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出的進入文明社會的判斷標準以及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得到了世界公認。良渚古城遺址也成為中華文明可追溯五千多年的一個實證。

2020年1月,在離杭州「良渚古城」遺址直線距離大約140公里的浙江餘姚,一個叫施岙的地方,繼2009年杭州餘杭茅山發現良渚時期水稻田之後,在這裡再次發現這個時期的水稻田,而且大面積、自帶道路設施和灌溉設施,呈「井」字形,展現出相當高的稻作水平。有人猜測這裡可能是良渚王國的「國營農場」。

在遙遠的古代,遠到還沒有發現文字記錄的時代,我們的先民是如何種植水稻的?稻田是怎樣的模樣?風吹稻香來,那是怎樣的景象?

2020年1月,在浙江寧波餘姚,三七市鎮相岙村,一個叫施岙的自然村西側山谷有一塊地,將要被相關方面規劃開發建設。這裡東南距田螺山遺址約400米,地表海拔約1.4-4.2米。按照文物法規定,大於一定面積的土地在動土建設前必須要進行考古勘探。於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這塊地做了先期考古勘探。這裡地勢平整,是當地農民世世代代耕種水稻的地方。這裡距河姆渡遺址約7.5公里。

跟無數個埋藏在時間河流的奇蹟時刻一樣,施岙的這一刻是這樣到來的,「打洛陽鏟的時候,在距地表1-3米的深度,發現了兩層沒有人工遺物但包含很多腐殖物的淤泥層。根據經驗判斷,這兩層應該是稻田層。」2022年3月28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施岙遺址考古發掘現場負責人王永磊在接受封面新聞採訪時回憶說,「為什麼初步判斷出是稻田呢?因為2008年-2012年的時候,我們考古研究所的孫國平老師在施岙附近的田螺山遺址曾經挖過水稻田。只不過面積非常小,結構都不夠清晰。我跟著孫老師工作好多年,雖然我此前沒直接挖過水稻田,但是對水稻田的土是認識的。」

激動的王永磊請本單位做植物考古的鄭雲飛老師對挖出來的土壤進行大植物遺存和植矽體的分析,確認了這兩層堆積是稻田層。經檢測,水稻田堆積中含有水稻小穗軸、穎殼、水稻田伴生雜草等遺存。植矽體分析結果顯示,稻田堆積中水稻植矽體密度在1-2萬粒/克,遠高於學術界認定的土壤中含水稻植矽體超過5000粒/克即可判定為水稻田的標準。

勘探發現,這塊史前古稻田堆積分布面積約8萬平方米,發掘區周圍古稻田總面積達90萬平方米左右。為探索長江下游史前稻作農業的發展和農耕方式的演變,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餘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聯合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總面積近8000平方米。

2020年12月,一場專家論壇會召開,媒體有很多報導,反響很大。很快,這塊地被餘姚市政府保護下來了,不再進行基礎建設。

良渚文化時期水田土壤篩選出的水稻穎殼、小穗軸和雜草種子

目前發現世界上面積最大

年代最早的大規模古稻田

經考古分析確認,這是一塊具有明確疊壓關係的三期大規模稻田,清晰展現出河姆渡文化早期(絕對年代為公元前4800-4500年)、河姆渡文化晚期(絕對年代為公元前3700-3300年)和良渚文化時期(絕對年代為公元前3300-2600年)的田塊形態和稻田結構。發掘區完整剖面顯示,三期古稻田之間和上下普遍有泥炭層和海相淤積層間隔。

古稻田堆積與自然淤積層的間隔,說明距今7000年以來,這裡出現了多次波動比較大的環境事件,其中包括類似滄海桑田的變遷。

用通俗化、戲劇化的語言來描述就是:距今6000多年前,河姆渡文化早期的一群先民來到這裡,平整土地,種植水稻。他們用骨器、木器耕作。有一天海平面上升,這塊稻田被淹沒入海水中。海水退去之後。時間過去很久很久,大概一千年的時間後,河姆渡晚期的先民,再次看中這片土地,重整舊山河,又開始種植水稻。有一天,海水又來了,這塊地又被淹了。時間又過去很久很久,大概幾百年之後,良渚時期的先民,又來種水稻了。滄海桑田,初心不改。

時間來到2021年,塵封已久的面紗,被考古人揭開,呈現在世人面前。先民在這塊地執著耕作稻田的故事,得以被講述。

良渚文化時期稻田

河姆渡文化晚期稻田

「以往考古很少發現古稻田,就算有,要麼面積不大,要麼證據不充分。比如江蘇境內就曾發掘過距今6000年左右的坑狀小塊水稻田。而浙江餘姚施岙古稻田是大面積規整塊狀的,最早可追溯到河姆渡文化早期。距今6500年前河姆渡文化早期稻田的確定,是我們本次發掘的最大突破。」王永磊說,「這是目前為止,中國乃至世界上面積最大、年代最早的大規模古稻田,也是文化系列最完整、證據最充分的稻作農耕遺蹟,是史前考古的重大發現,專家普遍認為是世界級的發現。」

2022年2月底,浙江餘姚施岙遺址與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西藏拉薩當雄墓地等一起入圍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20大),並被列為「考古中國」重要成果。3月30日上午,在2021年度「十大考古」終評會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施岙遺址考古發掘負責人王永磊對浙江餘姚施岙遺址進行了詳細介紹和陳述。

施岙遺址南部古稻田道路系統

阡陌縱橫有「井」字形路網和灌溉系統

是良渚王國的「國營農場」?

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這塊古稻田的更多細節被發現,面貌更加清晰。

史前一批又一批先民們在這片古稻田上努力耕作,不斷提高著經驗和技術。

在浙江餘姚施岙這塊古稻田上,史前3個時期還出現不同程度的田埂:第1期(河姆渡文化早期)稻田發現了1條田埂,第2期(河姆渡文化晚期)稻田發現了12條田埂,第3期(良渚文化)稻田則明確發現了22條田埂。縱橫交錯的凸起田埂組成了寬大的路網,田埂不能相連的部分區域組成了灌溉系統。

2020年12月12日,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餘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聯合舉辦的「餘姚施岙遺址古稻田考古發掘專家論證會」在餘姚市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山東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中國水稻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餘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的四十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論證會。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林留根所長表示,看到了施岙遺址古稻田發掘現場非常震撼,刷新了大家對史前稻作農業的認知,這是浙江考古所在長期積累過程中取得的巨大學術成果。「沒有想到崧澤時期乃至河姆渡時期就有大面積的古稻田。稻田系統由「井」字形路網和灌溉系統組成,一方面體現的是技術管理,另一方面體現的是行政管理。」

良渚文化稻田邊緣與古河道堆積中出土的石斧、石刀

出土較多陶片、石器

還有一條殘長5.6米的獨木舟

要耕作這塊史前稻田,使用了怎樣的生產工具?可以想像到的是石器。據王永磊介紹,在施岙古稻田考古發掘現場,在河姆渡文化早期的稻田邊緣發現少量夾炭黑陶片,可辨有陶釜的口沿。在河姆渡文化晚期稻田邊緣和古河道堆積中出土了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釜、鼎、豆、澄濾器、罐等。在良渚文化時期,則在稻田邊緣和古河道堆積中發現較多陶片、石器等,陶器有鼎、罐、盆等,魚鰭形鼎足、紅陶罐數量較多;石器有石刀、斧、錛、礪石等。12號路東端出土一條用作田埂中墊木的殘獨木舟,船頭、船尾均殘缺,殘長5.6米、最寬0.8米,厚3厘米左右。

談起這塊起始年代可追溯到距今6700年以前的古稻田發現的重大意義,王永磊說,「首先它表明稻作農業是河姆渡文化時期到良渚文化時期社會發展的重要經濟支撐,是養活眾多人口的主要食物增長點,這為全面深入研究長江下游地區史前社會經濟發展和文明進程提供了極其重要的資料。高度發達的濕地稻作農業經濟和生產技術,催生和促進了這一地區的社會複雜化和文明化進程,並對這一地區獨特的觀念意識形態產生了重要影響。」

良渚文化田埂下的廢棄獨木舟

古稻田所在地將建遺址公園

目前正在規劃中

一個謎底的揭開,總是連著另外一個謎題的展開。施岙遺址古稻田的範圍如此大,種水稻的人什麼樣?又住在哪裡?這裡是不是「國營農場」?

「我們在稻田周圍一平方公里的區域內發現了5處史前人類村落遺址。當然可能還有別的村落遺址,我們還沒發現。」王永磊猜測,6000多年前,極有可能是這些人在這片土地上勤勞耕作。「在河姆渡文化早期的施岙稻田,有可能就是田螺山遺址先民種植過的。不過目前沒有直接證據,還有諸多未解之謎。」

目前該遺址的考古發掘已經結束。王永磊和同事們將要集中對搜集到的這批考古資料進行整理。然後通過多學科合作,進一步深入研究。王永磊透露,目前施岙古稻田遺址計劃建遺址公園正在規劃中。

2021年施岙考古隊員合影(合影前排右3為王永磊)

良渚能率先在中國大地上邁入國家文明的水平

跟支持它的農業發達分不開

3月28日,浙江餘姚施岙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王永磊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的專訪。

封面新聞:在施岙遺址的發掘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

王文磊:首先就是,一開始發掘的時候,人手很緊張。其實整個考古界,普遍缺人手。一開始施岙考古發掘,只有我和一位同事兩個人。後來我們找來一些大學實習生,還有地方文博機構,比如餘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的幾位一起,再加上我們單位的三個同事,組成了一個20多人的隊伍,一起挖掘了一年半時間。第二個棘手的問題是,那個地方比較低洼,下雨很容易積水。在浙江這種平原地方做考古,經常會遇到的就是被水淹掉。被水淹掉,就會影響時間。這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不小的影響。因為一個考古項目,往往還是有個期限,不會無限期。去年餘姚刮颱風,我們考古工地上的整個水泵、電線都淹掉了,施岙村里到省道的鄉村公路都淹掉了,我們當時停工了半個月。還有像夏天高溫,在田野里,我們就只能搭遮陽網,或者是適當縮短工作時間。

封面新聞:從2020年9月開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餘姚市河姆渡遺址博物館聯合進行了考古發掘。目前施岙遺址考古挖掘和研究有哪些進展和新發現?

王永磊:2021年,主要在古稻田西區進行了較大面積發掘,揭露出一片河姆渡文化早期稻田與河姆渡文化晚期稻田,確認1條良渚文化時期河道,清理一批河姆渡文化到明清時期灰坑。最重要的發現是,確定了河姆渡文化早期稻田,這個時期稻田已經有人工鋪設的田埂;揭露的河姆渡文化晚期稻田結構已比較清晰,由河道、灌排水口、田埂、田塊組成稻田系統;另外,良渚文化時期稻田,西側靠山區域,確認1條南北向古河道,河道邊緣發現1處木構排水設施。

封面新聞:大眾關於農田考古這方面,了解相對較少。請您幫我們介紹一下呢?

王永磊:在我們國內,目前考古發掘最多的是聚落遺址,比如以前的村子,還有就是古墓,對於古稻田的考古比較少。中國農田考古的發端是1992年-1995年,日本考古學者和江蘇的考古學者發現的蘇州草鞋山遺址,首次發掘出了馬家浜文化晚期,距今6000年前的稻田,後來零零星星也有一些稻田考古,還有比較重要的是大約2009年-2011年,我們單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丁品老師在浙江餘杭茅山遺址發現了良渚文化時期的稻田,這個稻田就是跟現在的施岙的稻田差不多,當然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施岙這次實際上發現了三個文化時期:河姆渡文化早期,河姆渡文化晚期一直到良渚文化時期。河姆渡文化早期稻田的發現,這三個時期,這個系列是非常完整的,也是我們的一個突破,然後保存得十分完好,跨度時間很長,尤其是良渚時期跟我們現在的稻田已經比較像了。

封面新聞:古稻田跟墓葬群或者祭祀坑等遺址的發現不同在於,古稻田不是跟死亡或者祭祀打交道,而是跟日常生活相聯繫,跟人的生產生活有密切聯繫。而且,考慮到稻、大米是中國長江流域居民的基本的、核心的食物。浙江餘姚施岙古稻田遺址或許為我們了解長江流域先民的日常生活,更有幫助。

王永磊:的確如此。稻田考古的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在於,以往我們研究農業發展水平,都是通過研究農業生產工具,或者研究村落里出的農作物,那樣的材料非常地散,而稻田是研究農業發展非常直觀、直接的材料。雖然稻田裡幾乎沒有稻米的發掘,因為大部分保存下來的是水稻殼,還有水稻的稻粒跟下面連接的地方小穗軸,還有一些稻葉。這些東西在稻田裡還是很多的,都是很好的研究材料。

封面新聞:你也參加過良渚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在你看來,施岙古稻田與良渚古城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王永磊:餘姚施岙這個地方,雖然在良渚時期有發達的稻田,但它不是良渚文明的核心區。良渚古城在杭州,是當時良渚古國的首都,施岙在偏遠的農村。當時良渚能發展成國家的文明水平,我想也是跟良渚古國內有很多類似施岙的稻田已經可以提供大量的剩餘糧食來供給良渚古城的人有關。也就是說,當時的經濟基礎已經可以支撐較大一部分人不從事農業生產。

我之前也在良渚古城參加過考古發掘。我們在良渚宮殿區附近發現了大量的碳化稻穀,推測它是良渚的一個糧倉,可能藏有20萬公斤的稻穀。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失了火,都燒掉了。當時良渚,糧倉儲存的這麼多糧食從何而來呢?良渚古城裡面是沒有稻田的,而且附近基本上稻田也不太多。當然再遠一點會有稻田,像茅山到良渚古城大概直線距離十幾公里。關於茅山遺址的稻田,原先我們一個著名考古學家嚴文明先生就說茅山稻田是良渚的「國營農場」。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施岙在一個離良渚非常遠的農村,而這個地方竟然已經發展出很高水平的稻田,也說明良渚時期這一地區的高度發達。也就是說,之所以良渚能夠率先在中國大地上邁入國家文明的水平,跟支持它的農業發達分不開。

(本文圖片均由施岙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王永磊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