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千年勝跡,「穿越」朝天宮前世今生

光明網 發佈 2022-07-06T23:38:40.662644+00:00

昨日,市民來到南京「世界文學客廳」參觀,聆聽了南京市博物總館副館長、南京市博物館館長吳闐所帶來的主題演講「朝天宮裡的文學往事」,讓市民從文學作品中品讀千年勝跡,感受文化溫度。

昨日,市民來到南京「世界文學客廳」參觀,聆聽了南京市博物總館副館長、南京市博物館館長吳闐所帶來的主題演講「朝天宮裡的文學往事」,讓市民從文學作品中品讀千年勝跡,感受文化溫度。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董家訓 攝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朱彥

打開春秋地圖,這處遺址被稱為「吳冶城」;東晉時期,這裡是文人墨客登高、懷古的地方;南朝劉宋時,這裡是全國最高的學術研究機構;明太祖登基,這裡被賜敕為朝天宮……7月3日下午,南京市博物館館長吳闐做客在南京「世界文學客廳」舉辦的「雞籠山下文學課」,開講「朝天宮裡的文學往事——從文學作品中品讀千年勝跡」。作為第二屆南京世界文學之都主題書展暨第十二屆江蘇書展南京分展的重點活動,這場精彩的講座帶觀眾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穿越」在朝天宮的前世今生之中。

朝天宮是南京著名的文化地標,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朝天宮的歷史有多悠久。南京最早出現「城」這一字眼,是從吳王夫差築冶城開始的。南京的冶城遺址,地處莫愁路東、文津橋畔,也就是在小王府巷的西面,朝天宮的位置。吳闐說,冶城雖是南京最早的土城,但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軍事防守性質的城池。所以,冶城還不是南京「城」的雛形,而只是南京「城」的「胚胎」。

南京地方文獻中最早提到「夫差設冶鑄劍」的當為明人陳沂。他在《金陵古今圖考·吳越楚地圖考》中寫道:「金陵在春秋時,本吳地也,未有城邑。惟石頭東由冶城,傳雲夫差冶鑄於此,即今朝天宮地。」後人便以此為依據,將「設冶鑄劍」的典故歸於吳王夫差。不過,這只是個傳說而已,吳闐認為,真正在這裡「設台鑄劍」應該是三國時期,東吳孫權在此處設置「冶官」,專門從事冶煉。那個時候,冶山的作用就相當於現在的「兵工廠」。

兩千多年來,朝天宮除了做過「兵工廠」,還有很多其他「身份」——私家園林、皇家道觀、火藥庫、文廟、博物館……東晉時,丞相王導將冶山建成了自己的私家別墅,取名為西園。明洪武年間,這裡作為祭祀天地和國家大典前貴族子弟襲封前學習演練賀天子禮節的地方,故稱朝天宮。清初至道光年間,這裡是道觀。太平天國時期,這裡被當做火藥庫。現在的朝天宮古建築群系同治五年至九年所建。民國時期這裡曾為高等法院。如今的朝天宮是南京人經常去的南京市博物館。

朝天宮歷來也是帝王將相巡行和文人墨客游賞、雅集之所,為朝天宮留下名篇佳作。東晉有王導、王羲之、謝安;唐代除了李白還有劉禹錫;宋代有王安石、蘇軾、文天祥;清代康熙、乾隆、曾國藩等不僅在此留下足跡,還留有傳世的詩文碑記。

去南京市博物館參觀的時候,除了大量文物藏品,建築本身就很值得遊覽。珍貴文物和雄偉壯觀的古代建築,交相輝映,更添魅力。朝天宮是典型的明清殿宇式建築,中為文廟。文廟正南有「萬仞宮牆」照壁圍繞,雄偉壯觀。宮牆內為泮池,東西兩側各有磚砌牌坊,正面為欞星門。其中,「萬仞宮牆」語出《論語·子長篇》,頌揚孔子文章道德之高。

來源: 南京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