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夢華錄》,大梁《俠客行》

東西兒童教育 發佈 2022-07-07T00:05:15.299327+00:00

最近,一部叫《夢華錄》的電視劇火了。《夢華錄》的故事主要發生在東京,不是日本的東京,而是北宋的都城東京汴梁,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開封。


原創 安斌 東西兒童教育 2022-07-03 發表於四川


大家好,我是安斌。


最近,一部叫《夢華錄》的電視劇火了。



《夢華錄》的故事主要發生在東京,不是日本的東京,而是北宋的都城東京汴梁,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開封。


說到北宋的東京,就不得不提起北宋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



畫中大街小巷店鋪林立,酒店、茶館、點心鋪等百肆雜陳,好一派繁華景象!


其實,作為除西安、南京、北京、洛陽之外的中國第五大古都,開封不僅僅是北宋的都城。



早在北宋之前一千多年的戰國時期,它就是魏國的都城,那時候它的名字是——大梁。


如果說,北宋的東京代表著繁華,戰國時的大梁代表的就是俠義



李白《俠客行》詩中有兩句: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李白筆下的這兩位壯士是候嬴和朱亥,他們都是戰國時魏國公子信陵君魏無忌的門客。



在戰國末期,趙國的平原君趙勝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齊國的孟嘗君田文合稱為「戰國四君子」。


他們都以禮賢下士、門客眾多聞名於諸侯。


在這四個人里,人品最高、最受人敬仰的就是信陵君魏無忌。



比如漢高祖劉邦就很崇拜他,劉邦當了皇帝以後有一次經過大梁,特意安置了五戶人家看守信陵君的墓。



因為信陵君魏無忌的俠義精神,金庸先生給自己的小說《倚天屠龍記》的主人公起名「張無忌」。


最能體現信陵君俠義精神的故事就是「竊符救趙」


上一篇我們講到長平之戰,趙國大敗,四十萬人全部被秦軍坑殺。



長平之戰以後,秦軍接著進兵,將趙國的都城邯鄲圍得水泄不通。


趙國的平原君多次送信來,向魏國求救,魏王便派將軍晉鄙帶領十萬大軍前去救趙國。



秦昭王得知這個消息,就嚇唬魏王說:「我馬上就要攻下趙國,如果諸侯之中有誰膽敢救趙國,等我打下趙國以後先調兵打他。」


魏王被嚇住了,派人讓晉鄙不要再進軍,把軍隊駐紮在鄴城,名義上是救趙,實際上是觀望。


平原君派來求救的使臣的車子絡繹不絕,魏王絲毫不為所動。


這時候信陵君急了,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姐姐有難,當然不能坐視不理。


他讓自己門下的辨士們輪番勸說魏王,但是魏王害怕秦國,始終不肯聽信陵君的意見。


信陵君想,看來魏王是勸不動了,但是我也不能眼睜睜看著趙國滅亡。


於是他請來自己的門客,湊夠了一百輛戰車,打算趕到戰場上跟秦軍拼命,與趙國人一起赴死。


前面說過,信陵君門下有兩位俠士:侯嬴和朱亥。


侯贏是大梁城東門的看門的,朱亥是一個屠夫,信陵君對他們非常尊敬,並不因為他們身份卑賤就輕視他們。


當魏公子去邯鄲的車隊經過大梁東門的時候,他去見了候嬴,告訴他自己的計劃,並向他訣別。


候嬴淡淡地說:「公子努力吧,老臣不能隨行。」


信陵君走在路上,越想心裡越不對味兒:


「我對待侯先生算是夠周到的了,天下無人不曉,如今我就要死了,可是他連一言半語都沒有。難道是我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


於是他趕著車子返回來,想問個究竟。


候嬴一見信陵君,就笑道:「我就知道你會回來的」。



他接著說:「公子何必去白白送死呢,我聽說晉鄙的兵符放在魏王的臥室,魏王的寵妾如姬可以隨意出入。公子的門客曾經幫如姬報殺父之仇,公子如果開口請求如姬幫忙,她必定答應,那麼就能得到虎符奪了晉鄙的兵權。」



公子聽從了侯嬴的計策,如姬果然偷出晉鄙的兵符交給了公子。


公子拿到兵符準備上路,侯贏說:「如果公子到那裡,兵符驗明無誤,可是晉鄙仍不交出兵權,而要再請示魏王的話,事情就危險了。我的朋友朱亥可以跟您一起前往,這人是個大力士,如果晉鄙聽從就再好不過了,如果他不聽,可以讓朱亥殺死他。」


公子聽了便哭了,候嬴見狀說:「公子怕死嗎,為什麼哭?」


公子回答說:「晉鄙是魏國的老將,我去那裡恐怕他不會聽我的,那就必定要殺死他,因此我很難過,我哪裡是怕死」。


於是公子便同朱亥一同前往。


到了鄴城,信陵君拿出兵符,晉鄙果然起了疑心,他盯著公子說:「如今我統帥著十萬大軍駐紮在邊境上,這是關係到國家命運的重任,今天你隻身一人來代替我,這是怎麼回事呢?」


眼看他要拒絕,朱亥取出藏在衣袖裡的四十斤鐵錘,一錘擊死了晉鄙。



公子於是接管了晉鄙的軍隊,並向軍中下令說:「父子都在軍中的,父親回家;兄弟都在軍中的,兄長回家;沒有兄弟的獨生子,回家奉養雙親。」


於是得到精兵八萬人,進擊秦軍,秦軍解圍撤退,邯鄲得救,趙國保住了。


這就是著名的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



建議學習方法:

先聽一遍講解,然後每天把原文讀三遍,一共讀七天,平時有時間可以多聽原文的音頻。

《史記·魏公子列傳》選段朗讀

原文: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①,士無②賢不肖③皆謙而禮交④之,不敢以其富貴驕⑤士。士以此方⑥數千里爭往歸⑦之,致⑧食客⑨三千人。

——《史記·魏公子列傳》選段

注釋:

① 下士:謙恭地對待賢士。下,降低自己身分與人交往。

② 無:無論。

③ 不肖:沒有才能。

④ 禮交:謙恭有禮地交往。

⑤ 驕:輕慢。

⑥ 方:方圓。

⑦ 歸:歸附。

⑧ 致:招引;招致。

⑨ 食客:即門客,寄食在貴族家裡為主人謀劃、奔走的人。


現在來講解這段文言文。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

公子的為人,仁愛寬厚,禮賢下士。


「下士」的意思就是「謙恭地對待賢士」


這裡「下」「降低自己的身份與人交往」


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

士人無論有無才能,他都謙恭有禮地同他們交往。


「無」在這裡是「無論」的意思。


「不肖」就是「沒有才能」


注意這個「肖」字,它的本義是「相似,相像」,所以「肖像」就是「與本人很像的人像」


「不肖」的意思就是「不像」,「不像」為什麼能表示「沒有才能」?


有個詞叫「不肖子孫」,意思就是「不像先輩的子孫」


中國文化的特點是祖先崇拜,喜歡把先輩想得格外英明神武,說一個人不像先輩,自然就是說他沒有才能了。


所以大家記得,以後寫「不肖子孫」,千萬別寫成「孝順」的「孝」。


「禮交」就是「謙恭有禮地交往」,這裡的「禮」詞類活用,是「名詞用作狀語」


「禮」在這裡作為狀語形容後面的動詞「交」


《鴻門宴》裡劉邦對張良說:


君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你幫我把項伯叫進來,我要把項伯當哥哥看待。


這句里的「兄」也是用名詞作狀語,形容後面的動詞「事」


不敢以其富貴驕士。

從來不敢因為自己富貴而輕慢士人。


這裡的「驕」「輕慢」的意思,可以看成是前面的「下」的反義詞。


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

因此方圓幾千里的士人都爭相歸附於他。


「方」「方圓」,指定半徑範圍內的面積。


「歸」「歸附」


致食客三千人。

招來食客三千人。


「致」就是「招引,招致」


「食客」即門客,指的是春秋戰國時候,寄食在貴族家裡為主人謀劃奔走的人。


學了這兩段文言文,下面的知識點大家掌握了嗎?


「不肖」為什麼可以表示「沒有才能」?

「禮交」中的「禮」是哪一類詞類活用?


寫在最後:


在信陵君將要啟程去趙國前線的時候,候嬴說:「我本應該跟隨您一起去,可是我已經老了,心有餘而力不足,請允許我計算您的行程,您到達晉鄙軍的那一天,我面向北方自刎而死,以送公子。」


信陵君到達晉鄙軍營那一天,候嬴果然面向北方自刎。


每當我把這個故事講給朋友的時候,朋友大多表示很不理解:


這也太誇張了吧,有必要嗎?


不得不說,我們已經與兩千多年前的中國人在精神上有了一定的隔閡。


歷史學者張宏傑在《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中說:


春秋戰國時的中國人,活得有聲有色,死得爽快清白。在後人看來,他們也許有點稚拙,有點簡單,但卻像少年人一樣,讓人感覺到生命的挺拔和亮麗。


這種淋漓的生命力照耀千古,以至於一千年後,李白用這樣的詩句表達內心的景仰: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文言文學習相關文章:

關於文言文學習,孩子應該知道的第一件事

孩子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學文言文?

一篇文章講清楚文言文的「背誦」問題

給孩子講解文言文的三個小竅門

適合各個年齡段孩子的文言文書目推薦


文章圖片:採集於網絡,僅作學習交流使用,版權歸圖片作者所有,侵刪。

封面圖片:電視劇《夢華錄》劇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