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國的航空公司數量比較多,可惜的是疫情沒有帶來行業的整合。
可能繼續內卷下去。
截至2021年底,我國共有運輸航空公司65家,比上年新增1家,其中客運航空公司53家,全貨運航空公司12家。
截至2021年底,這65家航空公司在冊飛機架數4054架, 比上年底增加151架。
2021年度,這65家航空公司運輸旅客44055.74萬人次,運輸貨郵731.84萬噸。
這兩年因行業增速下滑、疫情衝擊等因素影響,航空公司日子普遍不好過。
所以,發展速度明顯放緩。
以前,每年全民航引進超過300架飛機,現在只有150多架。
其實對民航業發展影響較大,旅客感知度較強的還是一些大型航空公司,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2021年度國內的十大航空公司。
不過排名向來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畢竟所用的指標不一樣,排出來的結果也不一樣。
一般來說,通常用營業收入、機隊規模、旅客運輸量來衡量航空公司規模的。
幾天翼哥對國內十大客運航空公司進行排名,以營業收入為第一指標,機隊規模第二指標,旅客運輸量第三指標。
註:其中各航空公司包括旗下控股公司數據。
第一名:南方航空
營業收入第一:1016億元
機隊規模第一:878架
旅客運輸量第一:9772萬人次
三個數據均排名全國第一,這也表明了南航牢牢占據著國內規模第一的位置,無人能夠挑戰。
是國內唯一一家機隊規模超800架、營業收入超1000億元,客運量接近1億人的航空公司。
當然2021年,第一大航空公司的南航也虧了121億元。
我們認為,將來的南航一定會成為宇宙第一大航空公司。
從客運量來看,2020年的南航已經超過美國航空成為全球第一大航空公司。
不過,2021年因疫情衝擊,南航的全球位次又滑落下來。
不過,在亞洲、在中國,南航仍是第一大航空公司。
南航旗下還有廈門航空、汕頭航空、珠海航空、貴州航空、重慶航空、河南航空等公司。
此外是四川航空的二股東。
也就是說,南航還控制著國內第5大航空公司,參股了國內第7大航空公司。
第二名:中國國航
營業收入第二:745億元
機隊規模第三:746架
旅客運輸量第三:6905萬人次
國航是一個第二,兩個第三。
不過,如果順利將山航收入囊中,國航機隊規模甚至可以挑戰南航老大的位置。
不過,這兩年國航也遭遇了疫情的巨大衝擊,連續兩年虧損金額名列三大航第一。
2021年,歸母淨利潤-166億元。
不過,這都不會影響載旗航的地位。
國航旗下的公司有深圳航空、山東航空、澳門航空、北京航空、大連航空、國航內蒙航空。
此外還參股國泰航空,是其二股東。
第三名:中國東航
營業收入第三:671億元
機隊規模第二:758架
旅客運輸量第二:7910萬人次
東航的機隊規模和客運量都超過國航名列第二,不過營收卻低於國航位列第三。
當然,一旦國航收購了山航之後,東航三大指標都將名列第三。
東航旗下子公司有東航江蘇、東航武漢、東航雲南、上海航空、中聯航以及專飛國產飛機的一二三航空。
此外東航也參股四川航空。
第四名:海南航空
營業收入第四:340億元
機隊規模第四:344架
旅客運輸量第四:4130萬人次
海航三個數據都是排名第四位,穩穩的國內第四大航空集團。
實際上這個數據是海南航空控股公司的數據,包括旗下新華航空、長安航空、山西航空、祥鵬航空、烏魯木齊航空、福州航空、北部灣航空。
不包括首都航空、天津航空、西部航空、金鵬航空等公司數據,如果把他們放進去,海航的規模還更大。
2021年的海航經過重組,實現了47億元的利潤,排名全行業第一位,當然利潤主要來自於重組利潤。
對此,翼哥在以往的文章里也進行了專門分析。
第五名:廈門航空
營業收入第五:210億元
機隊規模第六:209架
旅客運輸量第五:2612萬人次
廈航以第六的機隊規模運輸第五的人次,實現第五的營業收入。
一直以來,廈航與深航的有著國內第五大航空公司,第一大地方航空公司之爭。
深航總是談機隊規模,第五家超過200架飛機的航空公司。
廈航談營收,第五大航空公司。
當然翼哥認為營收更可靠。
為什麼呢?
一是飛機雖然多,也許結構不一樣,大飛機與小飛機肯定不能以架來對比。
二是飛機多,帶不來收入有何好處。
難道停在機坪上做展覽?
因此,我支持廈航是國內第五大航空公司。
2021年度,廈航淨虧損9.4億元。
當然不包含旗下河北航空、江西航空兩家公司的業績的話,廈航還是賺錢的。
第六名:四川航空
營業收入第六:195億元
機隊規模第七:178架
2021年度,四川航空的排名較2020年度上升一位,力壓深航成為第六大航空公司。
不過,我們也知道四川航空目前也非常艱難。
因為這兩年虧得也非常多,2021年度就虧了18.2億元。
據翼哥估計,四川航空差不多也在資不抵債的邊緣徘徊。
甚至翼哥估計,到2022年6月份,川航已經資不抵債。
川航一直積極運作增資擴股事宜。
但遺憾的是他的幾個股東方,如南航、東航、山航都很困難,特別是山航,自己都已經資不抵債了,哪還有錢給你增資啊。
山航只有等自己的事搞清楚了,恐怕才能給川航增資。
第七名:深圳航空
營業收入第七:185億元
機隊規模第五:229架
旅客運輸量第六:2433萬人次
說實話,深航這兩年也非常艱難。
你看,以第五大的飛機規模,運輸了第六大的客運量,實現了第七大的收入。
營業收入甚至還被四川航空超越,深航確實遇到了麻煩。
2021年度,深圳航空虧了33億元。
虧損金額排到所有航空公司的第四位。
這個高排名恐怕不是什麼好事。
如沒有增資擴股,今年底前,深圳航空大概率資不抵債。
旗下擁有昆明航空。
第八名:山東航空
營業收入第八:125億元
機隊規模第八:134架
旅客運輸量第八:1865萬人次
山航的三個數據都是第八位。
不過,山航的問題恐怕是目前前十大航空公司中最大的。
因為山航是前十大航空公司中唯一資不抵債的航空公司。
最近國航為了挽救山航,啟動了收購山航事宜。
祝願山航能夠順利渡過難關。
山航也是幾家大型老牌航空公司中唯一沒有再組建新航空公司的。
當年山航參與組建了青島航空,不過後來將股份都賣掉了。
現在青島航空到成了地方的親兒子了。
第九名:吉祥航空
營業收入第九:118億元
機隊規模第十:110架
旅客運輸量第十:1844萬人次
吉祥航空營業收入第九,其他兩個都是第十,主要是因為吉祥航空擁有6架B787飛機。
而排名其後的春秋航空是沒有大飛機的。
去年吉祥航空用寬體機運了不少貨,也賺了一些外快。
2021年度,吉祥航空虧了5億元。
2021年,吉祥航空最為遺憾的事情,是沒有吃下海航。
如果吞併海航,吉祥航空甚至組建成國內第三大航空集團。
吉祥航空旗下還有九元航空。
第十名:春秋航空
營業收入第十:109億元
機隊規模第九:113架
旅客運輸量第九:2130萬人次
春秋航空是國內規模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
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規模也僅僅排在第十位。
在歐美,無論是西南航空,還是瑞安航空,至少是第四位的存在。
2021年度,春秋航空成了十大航空公司中唯一真正意義上盈利的航空公司。
雖然僅盈利0.4億元,但也屬不易了。
此外,前十大航空公司還有如下一些特點。
一是僅有川航、山航、春秋沒有組建新的航空公司。
其他航空公司旗下都有航空公司。
當然川航、山航也曾參與過組建航空公司,不過沒有控股其他航空公司。
二是十大航空公司機隊規模都超過了100架。
三是十大航空公司營業收入都超過了100億元。
四是十大航空公司客運量都超過了1000萬人次。
五是只有兩家航空公司實現了盈利。
分別是海航和春秋,但實際上只有春秋航空實現了盈利。
2021年度十大航空公司主要指標排名
注1:本文數據均來自各公司公開財務年度數據
注2: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