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夜話 | 漢口最早的機製冰與汽水

人文武漢 發佈 2022-07-15T22:15:53.591270+00:00

漢口或者說武漢最早出現機製冰與汽水,這些舶來品,當然是出現在租界。這些新潮的飲品一經問世英文報紙就報導了,時間分別是1891年與1903年,為我們這座城市留下了難得的卻不為研究者重視的真實的歷史記錄。


原創 田聯申


漢口或者說武漢最早出現機製冰與汽水,這些舶來品,當然是出現在租界。這些新潮的飲品一經問世英文報紙就報導了,時間分別是1891年與1903年,為我們這座城市留下了難得的卻不為研究者重視的真實的歷史記錄。


1891年7月3日《北華捷報》,漢口冰廠開工。 馮念紅供圖

機製冰

地處雲夢湖澤的楚地,自古以來,夏天炎熱。古人很早就知道飲冰消暑,屈原《楚辭·招魂》有「挫糟凍飲,酎清涼些」的記述,說冰鎮過的糯米酒,喝起來醇香又清涼,夏天也能吃到冰飲。至清朝,漢口鎮可供解渴和降溫用途的冰,冰塊來源仍然是在冬季獲取冰塊,放進窖里儲存,供炎炎夏季使用。但這些冰都是天然冰,飲用時存在衛生隱患,就是這樣的天然冰也只有達貴官人富商人家可以享用。


1861年,漢口開埠。居住在租界的外國僑民也嘗到了漢口夏天酷熱的滋味,同樣想到了用「冰」來消暑。但洋人是用機器製冰,並且是用蒸餾水製成純淨的冰塊。效率高,並且衛生有保障。「通過這種方式解渴所帶來的快樂被大大提高,因為使用純淨水冰塊可完全避免因之前使用自然冰所引發的危險。」(英《遠東的港口》)




1933年《武漢指南》


2015年6月16日,人文武漢網友與漢口原法租界和利冰廠創始人英商柯三(又譯科賽恩)的孫子科賽恩教授夫婦交流時,科賽恩說起他的爺爺初到漢口時,看到了兩件事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看到中國人很吃力地推獨輪車(註:此時中國的獨輪車沒有軸承,西方的車有軸承),他還看到中國人在冬天把冰集中起來壓緊,送到地窖儲藏,存放到夏天用,由此,他想到何不在漢口開一家機器製冰的工廠。




2003年出版的《漢口租界志》是一本研究漢口租界重要的志書,據介紹,該書以嚴謹的志書體例,條分縷析,敘介了漢口五國租界的經濟活動、政治體制、文化事業、市政建設及社會生活等基本概況,構建了漢口租界富於歷史縱深感的全方位圖景,充分詮釋和深入闡發了租界兼具侵華基地和西方文明示範窗口的雙重性,不僅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而且達以「存史、資治、教化」之功效,實為武漢近現代史和中國租界史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




《漢口租界志》159頁


但該書亦有瑕疵,把漢口機製冰的發端歸於法租界的和利冰廠,可是1891年時漢口還沒有法租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出現了這樣低級的錯誤,據聞2020年新版的《漢口租界志》已作修改。




《漢口租界志》159頁:1891年,英商柯三、克魯奇合資20萬元,在漢口開設機器製冰廠,名為和利冰廠(Hakow Ice Works)。據《捷報》1891年7月3日的報導,「經過餘年的努力經營,本埠的製冰廠終於開工了,現在兩分錢一磅的一等人造冰,已能夠想買多少就買多少」。


稍具漢口歷史地理知識的人都知道,漢口法租界1896年簽約,1891年時法租界地區還是一片荒地,在清《武漢城鎮合圖》(約1890年)上,除法國領事館一棟建築外,沒有其他建築,圍繞法領事館的是英國人開的跑馬場的馬道。《漢口法國租界及其建築》一書中,法國學者尹冬茗撰文:「我們能夠發現,1895年以前法國在其租界的表現完全是有名無實的(編者註:1865年清朝地方政府同意將英租界下首的601畝土地租給法國,但法國未能簽約)。土地空置率較高,根本不用擔心設置分界線。法租界裡唯一的一棟建築就是法國駐漢口領事館(注:位於今洞庭街),周圍的土地都被荒廢,好長時間都出租設立了一個跑馬場」。顯然,和利冰廠創辦於1891年的法租界是根本不可能的。


《漢口租界志》146頁


那麼1891年在漢口開設的機器製冰廠是否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答案就在《漢口租界志》上,在該書146頁《辛亥革命前武漢外商工廠一覽表》中有兩家英商開辦的製冰廠:漢口製冰廠與和利冰廠,兩家工廠的資本不一樣,20萬兩的是漢口製冰廠,開辦於1891年;和利冰廠的資本是25萬元,英商柯三、克魯奇(註:應為安德森)合資25萬元,開辦於1904年。編者把兩家工廠混為一談,張冠李戴,一些作者、記者在有關和利冰廠的文章及報導時常常引用,以訛傳訛,廣為傳播。




在民國十五年(1926年)的《漢口商業一覽》中,英商製冰有限公司在英租界湖南街(今勝利街);和利冰廠(英商)在法租界霞飛街。在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的《武漢指南》中有和利冰廠刊登在該書中的廣告,「和利武漢唯一最完善機製冰水工廠 系以最清潔蒸餾水由專門技師監造」,有「四大優點,冰:飲食宜、凝結堅、耐時久、定價廉,水:味最美、香最濃、水最潔、汽最足」,特別強調「established in 1904」,創辦於1904年。


「據《捷報》1891年7月3日的報導」,言之鑿鑿。筆者上世紀80年代參加過編修地方志,知曉編者引用《捷報》的消息一定會有資料出處,不會是空穴來風。遂到圖書館查《捷報》,得到否定的答案。在查其它資料時偶然看到《字林西報》前身為《北華捷報》,上海出版的《字林西報》在當時世界的影響僅次於英國的《泰晤士報》、美國的《紐約時報》,排在第三位。這《捷報》是否編者在寫書時少寫了2個字呢,將《北華捷報》簡化為《捷報》?




一次應邀看武漢電視台拍的漢口跑馬場專題片,聽編導馮念紅講,他們從《北華捷報》上查到有關漢口跑馬場的資料,遂托馮導查一下漢口冰廠的資料,不久他就把查到的資料傳給我,在1891年7月3日的《北華捷報》上確有《漢口租界志》引用的內容。《漢口租界志》少寫了2個字,增添了查找困難,作為志書不該省的字,不應該省,還是嚴謹為好。


結論:漢口最早生產機製冰的工廠,當為在英租界的漢口製冰廠,即《北華捷報》報導的這家工廠,即《漢口租界志》上資本20萬兩的漢口製冰廠。1891年漢口出現機製冰與1904年創辦的和利冰廠無關。


1903年3月15日《漢口每日新聞》汽水廣告。 張牧供圖

汽水

碳酸飲料俗稱汽水,昔日又稱荷蘭水。是充入二氧化碳氣體的軟飲料,包括日常汽水,還有七喜、可樂、雪碧等。汽水是英國化學家兼牧師約瑟夫·普里斯特利(JJ.Joseph Priestley, 1733-1804)發明的。汽水就是碳酸的水溶液,工廠里製造汽水時,通過加壓的方法,增大二氧化碳的量,讓較多的二氧化碳與水發生反應。


「汽水」,漢口最早生產汽水的廠家,中文資料能找到的資料為1920年出版的《漢口商號名錄》,有兩家生產汽水的廠家:那嘉利Nagary(法租界三德里 電話一三九二)與屈臣氏廠Watson(法界河內街 電話〇三五六)。那嘉利,迄今筆者尚未找到詳實的資料,有說後為贊育藥房兼併,「屈臣氏」品牌至今為人們熟知。




6年後,1926年出版的《漢口商業一覽》上出現了7家汽水廠,那嘉利汽水公司,和利冰汽水廠,屈臣氏汽水廠,還有祥記(英租界大智門),普利(老圃側),隆記(法租界昭明里),廣大(小董家巷)。不僅租界外商生產汽水,華界中國商家也生產汽水。




民國時期屈臣氏的廣告。張晟林供圖


上述資料都是中文資料。我猜想,汽水作為舶來品,英文報紙會不會有相關的資料,時間或許會更早一些?一位關注「人文武漢公眾號」在香港工作的武漢籍年輕朋友張牧,幫我找到了與「屈臣氏」有關的中英文資料,資料中有汽水在漢口出現的時間,並且往前推了17年。




馮邦彥著《香港英資財團》介紹:屈臣氏的前身是廣東藥房,1828年在廣州開業。1841年香港開埠,廣東藥房遷移至香港,易名為"香港藥房",並於1863年正式改名為"屈臣氏大藥房"。1883年,屈臣氏將業務拓展至菲律賓及中國內地,並於1884年在馬尼拉開設藥房及汽水廠。1903年,屈臣氏成立蒸餾水附屬公司,為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消費者提供清純健康的飲用水。


屈臣氏是國內第一家生產汽水的公司。另一份英文資料表明「當時工廠(屈臣氏)生產蘇打水、檸檬水、薑汁和滋補水。從1880年開始,屈臣氏大藥房將業務擴張到了馬尼拉,廈門,福州,上海,天津,漢口。」



1903年3月15日的英文《漢口每日新聞》報上有屈臣氏汽水的廣告:

絕對純蒸餾水僅用於製造我們的汽水。蘇打水,檸檬水,薑汁汽水,沙士水,滋補水等。 漢口屈臣氏有限公司


漢口與國際接軌多麼緊,那時是國內名副其實的一線城市,不似今日淪落為二線城市。這大略是漢口最早有汽水的文字資料,與上海、天津同步,120年了。也與和利汽水廠無關,因為該廠1921年才開始生產汽水,晚了18年。


結論:漢口最早的汽水出現在1903年,屈臣氏生產,地址在法租界河內街,即今車站路中山大道至洞庭街段。


和利冰廠的英文資料

1925年英國出版MacMillan.A 編著的《Seaports of the Far East》(《遠東港口》),是一本類似於中國港口(城市)商業目錄的書,其中有關於和利冰廠的介紹。這本書目前沒有中譯本。




漢口冰廠(科賽恩,安德森及合伙人)




1904年漢口和利冰廠成立廣受讚譽,在此之前(註:此說欠妥,1891年英租界就有了機器製冰),對於這個當地社區可供解渴和降溫冰鎮用途的唯一冰塊來源是在冬季獲取的來源不明冰塊,加以儲存供炎炎夏季使用。這項產業也帶來了一些疑問、恩賜和祝福,因為由蒸餾水製成的純淨水冰塊,通過這種方式解渴所帶來的快樂被大大提高,使用純淨水冰塊可完全避免因之前使用自然冰所引發的危險(指衛生問題)。




公司開業初日供應量為6噸冰塊,隨後增加到12噸,最終冰廠於1921年重建,安裝了一台可日產冰塊35噸的新機器;留下充足的設備為生產量提高留出餘地。前文已提到,冰塊由蒸餾水製成,因此其純淨度大大提高。冰塊被凍成30*16*8英寸的磚塊,每塊重100磅,夏季時,冰塊生產日夜不休。


和利牌汽水。朱漢昌供圖


兩位先生,科賽恩(柯三),安德森及合伙人,公司的創建者和所有者,同樣是運用最現代科學方式生產的汽水的製造者。用於加工的設備,和貿易中的最新發明很好地結合,是在1921年新工廠建設時安裝的。公司生產14種不同的高質量的飲料,而且用於生產的水是蒸餾水。工廠用最大努力保證清潔,並巧妙地運用機械使得達到生產自動化並最大程度地減少勞動力;因此不存在飲料在生產過程中與有害物質接觸的可能性。


《遠東的港口》和利冰廠的介紹想必經過當事人過目,或者就是當事人所寫,一般類似這樣廣而告之的書商家是要出錢的,這篇文章應該得到武漢文史研究者的重視。文章開篇就明確了和利冰廠的創辦時間為1904年,這與《漢口租界志》中《辛亥革命前武漢外商工廠一覽表》中的記載及1933年和利冰廠的廣告一致。1921年生產汽水。


打撈江城記憶 鉤沉三鎮往事


民國時期,左為和利冰汽水廠


編輯:水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