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誅殺少正卯的真相,「少正」究竟是官名還是姓氏?

無白書生 發佈 2022-07-18T10:48:38.867481+00:00

孔子究竟有沒有誅殺少正卯?這是一個至今仍在爭論不休的問題。《史記·孔子世家》中似乎言之鑿鑿:「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歲,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於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就這麼短短一句,不但沒有說明孔子誅殺少正卯的原因,少正卯所犯何罪更是隻字未提。

孔子究竟有沒有誅殺少正卯?這是一個至今仍在爭論不休的問題。

《史記·孔子世家》中似乎言之鑿鑿:「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歲,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於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

就這麼短短一句,不但沒有說明孔子誅殺少正卯的原因,少正卯所犯何罪更是隻字未提。雖然如此,這卻是正史中對孔子誅殺少正卯事件的唯一的一次記載。

當然,對於漫長的中國歷史來說,孔子誅殺少正卯也許並不是一件多大的事,然而對於魯國來說,此事絕非小事,為什麼《史記·魯周公世家》中卻沒有出現片言隻語?

況且,如果孔子認為自己誅殺少正卯是「名正言順」,卻為什麼沒有把此事編入《春秋》?為什麼《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等一些離事發時間較近的典籍中也沒有對此事的記載?

實際上,在先秦史籍中,少正卯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荀子》之中。《荀子·宥坐》中寫道:「孔子為魯攝相,朝七日而誅少正卯。」可見這是孔子仕途中最為輝煌的時刻。

魯定公任用孔子為大司寇,這是掌管刑獄司法的最高官職。不久,魯定公又命孔子代理國相,實行國相之權。然而在孔子代理國相之職才僅僅七天的時間,他就誅殺了少正卯。大有「迫不及待」的意味和「終於等到這一天的」心理。

對此,連孔子的弟子都難以理解,於是問道:「夫少正卯,魯之聞人也,夫子為政而始誅之,得無失乎?」

孔子弟子口中的「魯之聞人」少正卯究竟是何等人物?由於史料中沒有記載,我們也不好妄加猜測,只能從其它文獻中得知一二。

《論衡·講瑞》中有述:「少正卯在魯國與孔子並,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唯顏淵不去,顏淵獨知孔子聖也。夫門人去孔子歸少正卯,不徒不難知孔子之聖,又不能知少正卯。門人皆惑。」

原來,少正卯當時在魯國也是一個很有思想和學問的人,他和孔子一樣,也辦學收徒授課。時間久之,弟子眾多,聲譽竟與孔子齊名。連孔子的弟子們也都跑到他那裡聽課去了,造成孔子的學堂多次空虛的局面。只有顏淵一人沒去。

因此,有人以為,這是孔子對少正卯動了殺心的最初原因,只是當時孔子並無大權,直到他官任大司寇並代理國政之後,於是「迫不及待」地誅殺了少正卯。

這種觀點大都傾向於孔子是因妒賢嫉能,排斥異己而殺少正卯,並認為孔子所列舉的少正卯的「五惡」之行,只不過是為自己誅卯找一個名正言順的藉口。這未免太過偏頗。

從《史記·孔子世家》中看,孔子誅殺少正卯是因為其「亂政」,這完全是為了魯國的政治穩定考慮。少正卯如何「亂政」?《荀子·宥坐》中孔子在回答弟子的疑問時說:「人有五惡,而盜竊不與焉。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辟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丑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於人,則不得免於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有之。」

孔子最後總結說:「他身居一定的權位就足以聚集起自己的勢力結黨營私,他的言論也足以迷惑眾人偽飾自己而得到聲望,他積蓄的強大力量足以叛逆禮製成為異端。這就是小人中的奸雄啊!不可不及早除掉。」

孔子又列舉歷史上殷湯殺掉尹諧,文王殺掉潘正,周公殺掉管叔、蔡叔,姜太公殺掉華士,管仲殺掉付乙,子產殺掉史何等事實,強調這七個人生於不同時代但都被殺了頭,原因是七個人儘管所處時代不同,但具有的惡行是一樣的,所以對他們不能放過。這就是所謂的「異世同心,不可不誅也。」

有人認為這是孔子對少正卯的「欲加之罪」,由於缺少足夠的歷史證據,書生在這裡也無法辯駁。但認真思考一下,如果少正卯的「五惡」之行是真的,那將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為,以現在的觀點分析,少正卯的「五惡」那是涉嫌組織邪教的罪名,「五惡」中的每一條,都和現在的邪教行為極其相似。

邪教對社會的危害自不必多說,孔子殺少正卯無疑是一個正確的決斷。

然而《荀子》中並沒有提及孔子誅殺少正卯的具體細節,《孔子家語·始誅第二》對此進行了補充:「(孔子)於是朝政,七日而殺亂政大夫少正卯,戮之於兩觀之下,屍於朝。」

以後的諸家學說言論,大都採信了《荀子》中的記述,從而也開始了孔子是否誅殺少正卯的爭論。

其實細思起來,孔子未必真的殺了少正卯,因為先秦百家著述,大都以寓言居多,因而《荀子》作為一種哲學著作,其中所記述的孔子誅殺少正卯之事也未必可信。我們不知道荀子是從何處引述的這一事件,但很明顯他是以此事來闡述自己的思想觀點。

孔子亦不會違背自己的仁愛思想,而誅殺一個和自己的理論學說相左的人,這將有損於他的聖人之名。

即使真有此事,那也應該是因為少正卯真的犯下了「亂政」之罪,殺他也並不影響孔子的聲譽。

最後,無白書生想聊一聊關於少正卯的姓氏問題。

大多資料上都說,少正卯是單名一個「卯」字,「少正」則是他的官職,這樣理解也不無道理。只是在春秋後期,姓氏制度已經成熟,以官職代姓氏的情況已不多見。

少正卯是魯國大夫,但少正這種官職在春秋諸國中出現極少,《尚書·周官》中也未見「少正」一職,因而,說少正卯官至「少正」缺乏依據。

那麼,少正卯為什麼叫少正卯?在無白書生看來,少正卯應該是姓「少」或是姓複姓「少正」。因為「少」是中華姓氏之一,和「少正」姓氏一樣,乃少典氏之後。「少」姓起源亦有來自「少正」氏之說。

因此,少正卯當時在魯國未必做過「少正」一職,他應該是姓「少」名正卯,或姓「少正」,單名一個「卯」字。

粗淺理解,諸君勿笑。

參考資料:《史記》《荀子》《孔子冢語》《無和姓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