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閶門遷徙有哪些姓氏?看看有你的嗎?網友:蘇北人祖籍蘇南?

族譜網全媒體號 發佈 2022-07-20T07:56:48.008376+00:00

在歷史上,有好幾次著名的人口大遷徙,不僅影響了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政治歷史的變遷,更是讓姓氏源流多了許多值得探究之處。

在歷史上,有好幾次著名的人口大遷徙,不僅影響了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政治歷史的變遷,更是讓姓氏源流多了許多值得探究之處。


今天,阿族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明朝發生在江南地區的這場人口大遷徙。

洪武趕散與閶門遷徙


僅僅是關於「洪武趕散」的原因,史料、譜牒及民間傳說有各種版本。這些說法主要分為兩派。


一派認為是官方下令的北遷,一派認為是百姓自發的北遷。


(具體的說法繁多,阿族放到文章最後一段補充,感興趣的可以劃到底部閱讀哦~)


但總的來說,與朱元璋與張士誠在平江城的對抗脫不開關係。


現在一般認為,是朱元璋為了控制江南地區的富豪地主,頒布的民眾北遷政策。


而閶門,則是蘇州(古稱平江城)西門,通往虎丘方向。自春秋時就已建制,除了吳王闔閭曾稱「破楚門」,名稱基本一直沿用至今。



至今,蘇北很多姓氏的家譜中,都記載有蘇南祖籍,出自蘇州閶門。不過,和孝感麻城、山西大槐樹等尋根聖地類似:


閶門更多也是作為人口遷徙的集散地。


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不少北遷百姓記為祖籍地,錄在族譜中。

北遷有哪些姓氏?怎麼遷到蘇北的?


蘇州閶門明大遷徙陳列館看到陳列的「洪武趕散」資料表明,時有近70餘姓氏成了遷徙對象,遷徙地主要以江淮一帶為主,這裡記下其中的40餘姓:



余姓、崔姓、康姓、毛姓、黎姓、鍾姓、田姓、胡姓、邱姓、秦姓、江姓、史姓、羅姓、王姓、林姓、梁姓、宋姓、鄭姓、謝姓、張姓、劉姓、賀姓、武姓、喬姓、白姓、譚姓、陳姓、侯姓、熊姓、顧姓、尹姓、易姓、萬姓、楊姓、雷姓、湯姓、常姓、邵姓、孟姓、任姓、吳姓等。


1376-1393,揚州府移民有來自其來自蘇南,浙北,江西等地。


淮安府的移民亦有從蘇州遷入的說法,如泗陽縣的席,唐,吳,朱四姓



從1376年到後來的百餘年間,明朝廷曾陸續將江南的人民遷徙到淮安府境。


如漣水、淮陰望族朱姓,漣水孫氏、張氏,灌南湯氏,以及金湖等地約70%左右的居民,其先人也多為洪武年間從蘇南遷來的。


民國《泗陽縣誌》載,元末明初 ,由蘇南遷來的有翁、朱、盧、吳等25氏族,其中由蘇州遷來的有21族。


縣內的席、唐、吳、朱四族,明初分別從蘇州的東洞庭山、崑山、吳縣楓橋等地遷入;



目前大豐共發現43種家譜,其中明確記載祖先系明朝初年由蘇州閶門遷入的有29種;寶應的「朱劉喬王」四大望族,皆自稱是明初從蘇州遷入;


1990年版《阜寧縣誌》記載,明朝洪武年間從蘇州閶門遷來縣境的就有羊、戴、王、孫、顧、劉、史、朱、鄭、侯、陳、夏、李、周、余、侍、郭、陶等姓氏……


任大椿《興化任氏族譜》中記載:「我族自元末宣公由蘇遷興,占籍幾六百載,歷世逾二十傳;


王念孫、王引之父子祖上亦來自蘇州:「先世蘇州人,明初始著籍高郵州」;

盱眙范氏據族中《始祖千五公自敘源流記》記載,稱為范仲淹後代;


泰州部分閶門移民氏族溯源如下:



補充:洪武趕散的諸多說法


支持官方北遷的主流觀點是:


明初,朱元璋曾下令,舉遷江南蘇州、松江、嘉興、湖州、杭州五府約40餘萬人口至蘇北,民間稱為「洪武趕散」。


朱元璋為了防止和控制是元末遺留在江南地區的富豪地主勢大,因此勒令北遷。


由此說法有一個更具體的代表人物——張士誠。據《嘉靖寶應縣誌·鄭得傳》、《鹽城縣誌》、《凌氏家譜》等多方資料記載:


正是因為張士誠與朱元璋在此爭奪統治權,加上朱元璋在蘇州征戰損失慘重,因此在攻克後勒令當地支持張士誠的地主北遷至國都南京附近。


而支持民間自發北遷的主流觀點是:


一來,蘇南歷來戰禍連連,經歷過張士誠與朱元璋大戰後,死傷帶來瘟疫,資源耗盡,百姓為求生而北遷,但規模有限;

二來,朱元璋為了懲罰當地曾支持張士誠的富紳,對蘇、松等地賦重稅,因此大部分本就根據張入蘇南的人偷偷逃回蘇北。


但洪武趕散」,在正史中並無記載。《明史·食貨志一》記有明初移徙之事,三條遷徙線,記載皆為「民」,「無田者」等。而《姑蘇志》、以及《江蘇通史》轉引的《明太宗實錄》中,則記載遷徙的為富人。


當然,移民們來到蘇北後,還進行了很多「二次遷徙」乃至「三次遷徙」。

今天的揚州、泰州、淮安、鹽城、宿遷、連雲港、南通;


乃至特別是在長江以北,淮河以南,運河以東,范公堤以西的中心地區,祖籍閶門的百姓及家譜記載,少則半數,多則7-8成以上。


閶門遷徙帶來的姓氏變遷,以及相關記載的譜牒、縣誌、及其他各種史料佐證,與其他各大尋根聖地一樣,內容紛繁。



但現在,想了解自己宗族姓氏由來的人越來越多,尋根問祖的隊伍也越發龐大。阿族這裡做了一些簡單的梳理和陳述,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文章部分資料搜集於網絡,參考了部分縣誌、族譜記載、譜牒研究機構、譜牒研究愛好者的結論,在此感謝,侵刪。


歡迎各位轉發分享留言交流~~


喜歡文章的話,記得【點讚】【收藏】【 評論】【分享】 哦

關注→【族譜網全媒體號】←,查看更多姓氏|族譜|宗祠|傳統文化文章,

尋根查譜,公眾號或百度搜索【族譜網】,認準我們的頭像標誌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