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黑暗中的動物,它們各自的訣竅在哪,還有沒有眼睛的蠑螈

曉說科普館 發佈 2022-07-20T12:37:51.798572+00:00

夜色降臨躲起來無疑是最好的方法,但追捕獵物卻很難。動物在黑暗中生存,超級的感官和聰明的策略是它們的制勝法寶。帶你一起了解下生活在黑暗中的動物。尋找食物和伴侶,躲避天敵,這些是大多數動物每天都需要關心的問題。

夜色降臨躲起來無疑是最好的方法,但追捕獵物卻很難。動物在黑暗中生存,超級的感官和聰明的策略是它們的制勝法寶。帶你一起了解下生活在黑暗中的動物。

尋找食物和伴侶,躲避天敵,這些是大多數動物每天都需要關心的問題。對於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動物來說,有限的能見度意味著他們需要改善視覺以外的感官功能。

更好的聽力、更長的觸角、感知水中振動或回聲定位的能力……

生活在洞穴黑暗中的動物

儘管黑暗、植被稀少、食物匱乏,洞穴內卻仍然充滿生機。在位於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那些地區,


那裡的生態系統食物鏈的基礎是鳥糞,或多年來在洞穴內部積累的蝙蝠糞便。專門以它為食的動物主要是蟑螂,包括蟎蟲、甲殼類動物和跳尾動物。

生活在水下黑暗中的動物

更大的黑暗籠罩在洞穴中。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槳足綱。這些甲殼類動物的第一個現代生物物種於 1979 年在巴哈馬被發現。他們都是盲人,住在充滿海水的洞穴里。

他們在觸角上使用特殊的分泌物感應,而不是視覺。這些用於檢測特定的化學分子,從而可以追蹤食物的來源。

由於洞穴中食物稀缺,它們還可以以脂肪球的形式儲存能量。

生活在黑暗中的動物不需要眼睛

在極度黑暗中,眼睛毫無用處。在沒有眼睛的動物中,有穴居動物。這是一種蠑螈。

一些穴居魚的眼睛也沒有發育。它們對壓力變化和振動極為敏感。它們還具有極其敏感的嗅覺。

生活在黑暗中發光的動物

深水區是食肉動物占主導地位的地方。由於缺乏隱藏機會,他們的潛在受害者已經進化出特殊的生物機制,可以讓他們偽裝自己。其中之一是生物發光,它照亮了海洋深處。

水生生物經常在身體的下部產生光。在黑暗中,光也可以作為誘餌。其中,生活在 2000 米深處的琵琶魚會使用發光的誘餌。光還有助於追蹤潛在的伴侶並分散捕食者的注意力。


一些頭足類動物在危險時刻分泌的黑色墨水在黑暗中無法發揮作用。

生活在黑暗中的動物適應能力

有些動物不生活在洞穴或黑暗的水域,而是選擇在夜間生活。在北非沙漠中,耳廓狐會鑽入地下以保護自己免受白天的高溫。他們在夜間捕獵,藉助有反射膜的視覺機制 - 絨氈層。這是一個特殊的反射層,位於許多脊椎動物物種的視網膜後面,可以讓它們接收更多的光。貓和狗也有。

絨氈層由鳥嘌呤細胞或膠原纖維組成,具體取決於動物種類。從它們反射的光到達感光器,從而提高了在弱光條件下的視覺效果。

算上靈長類動物,眼鏡猴除了反光膜外,還有另一項增強功能,大大提高了夜視能力。這些動物的眼睛相對於它們的體型來說是最大的。它們的直徑超過 3 厘米,比它們的大腦還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