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丘縣革命遺址通覽028:銀廠村晉察冀邊區抗日政府銀廠煤礦舊址
晉察冀邊區抗日政府銀廠煤礦舊址位於東河南鎮銀廠村西的山坡上,原為地方國營煤礦,現已停產。
1937年前,銀廠煤礦由地主要曾祥僱工開採。1939年由抗日政府領導開採。開採方式為钁刨,人背,牛皮包水桶排水,照明用的是陶瓷葫油燈。冬季旺,夏季淡,工人70餘人,少時20餘人。是抗日政府領導接管經營的一座煤礦。1940年改為公營管理,共產黨員李淨擔任銀廠煤礦合作社理事主席。工人150餘名。年產量1萬噸,礦井設計產量每年2萬噸。理事會和監事會是從工人中選舉出來的人員組成的。理事脫離生產,監事不脫離生產。工程師也是從工人中選舉出來的,工人們不叫他們技術工人,而叫他們「窯頭」。銀廠煤礦生產的無煙煤和炭,品質優良,是很好的煉鐵燃料。抗戰期間,銀廠的煤被根據地多用於煉鐵,製造手榴彈和地雷。所取得的經濟效益主要用於抗戰經費。因此,日寇把銀廠煤礦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每次進山掃蕩,都企圖摧毀這座煤礦。李淨擔任銀廠煤礦合作社理事主席以來,銀廠煤礦工人在李淨的領導下,一方面積極挖煤擴大生產,為粉碎日軍的經濟封鎖而鬥爭;一方面積極開展抗日宣傳工作。1940年末開始,工人們專門做了100餘個宣傳抗日的標語牌,夜間出動,把標語牌釘在敵人的據點附近和敵占區的其他地方。1941年1月4日早晨,古之河據點的敵人悄悄地包圍了銀廠煤礦,站崗的工廠發現後,立即鳴槍,李淨立即組織工人,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方案脫險,李淨、鄧國世等4人卻在轉移的過程中被敵人殺害。
(摘自《靈丘縣革命遺址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