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報告疫苗不良事件發生率:偶合症占比10%,不能怪疫苗

硬核deeper 發佈 2022-07-24T19:36:52.427499+00:00

在7月23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我國首次報告了新冠疫苗接種後的不良反應,其中一般反應占比81.29%,每一百萬人的發生率為57.27;

在7月23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我國首次報告了新冠疫苗接種後的不良反應,其中一般反應占比81.29%,每一百萬人的發生率為57.27;異常反應占比5.47%,每一百萬人發生率3.85。

所謂的「偶合症」也稱為偶合反應。

-----

重點信息:

中國科學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感染病醫學部主任王福生解釋稱:

「偶合反應是說疫苗接種者正好處於某個疾病的發病潛伏階段或者發病前期,接種疫苗後疾病巧合發生,這與疫苗接種本身是沒有關係的!」

-----

那麼,這10%的「偶合症占比」的最核心問題來了:感染概率與重症概率更高?還是因為打了疫苗所導致的「偶合症」風險更大?

專家的話是否說了一半、藏了一半?是否存在將接種異常反應的部分因素(不良反應、接種者身體及心理因素)當成主要原因來解釋?這是聰明的讀者最關心的要素。

首先,全世界、全球科學共同體的科學家們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保證接種任何疫苗的異常反應率為0%,歷史上沒有,現代也沒有,因為疫苗合格率在接種事故上存在複雜因素,不論是因苗安全還是禁忌症狀掌握不嚴的問題,都絕非通過個例就能夠一概而論的——沒有人敢承認疫苗接種0風險,就等於疫苗接種存在默認風險,這是一種結果。

什麼是疫苗質量事故?

接種後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或是打了疫苗依舊中招,也就是說疫苗無效。



其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疫苗毒株、純度、生產工藝、疫苗中的附加物、外源性因子、疫苗出廠前檢定等不符合國家規定的疫苗生產規範或標準。疫苗的效價降低也屬於疫苗質量不合格範疇,但它只能影響疫苗的有效性,不會影響疫苗的安全性——社會俗稱造假與騙局。

什麼是接種事故?

由於在預防接種實施過程中違反預防接種工作規範、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導原則、接種方案,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接種對象不當、禁忌症掌握不嚴、接種部位/途徑不正確、接種劑量/接種次數過多、誤用與劑型不符的疫苗或稀釋液、疫苗運輸或儲存不當、使用時未檢查或使用中未搖勻、不安全注射等。


這偶合反應就屬於接種事故所包含的體現的一種——社會俗稱趕鴨子上架的後果。

打疫苗為什麼要簽免責聲明?

因為目前以我知道的公開數據所知,請注意,我說的只是我們能知道「公開型數據」,新冠疫苗能同時引發肺部結節、戊肝、蕁麻疹、視網膜炎、腸癌、畸形瘤等偶發症,涉及器官如此至多,引發的病症跨度如此之大,如果真是一個疫苗引發的實在是難以想像。



普通人類對「西藥」的邏輯就是:

一個藥能治這麼多病那就是萬能藥,一個東西能引發這麼多病那就是萬能病毒。

普通人類對「病毒」的邏輯也是:

一個東西能引發這麼多病那就是萬能病毒。



好,說到這裡,大家就會擔心,疫苗到底是藥還是病毒?

前文我說得那麼簡潔明了是為了讓大家反向理解疫苗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以毒防毒的概念就是這麼產生的。

但偶合症其實也沒那麼難懂,大家也不必要的一根筋死掐一點亂帶節奏,根本事件觸發因素在於疫苗所觸發不良事件幾乎只會發生在潛在相對高風險的人群身上。

我的觀點:

因時間上的巧合,而把無關疾病歸因於新冠疫苗的接種?或者是不要因為時間上的巧合,而把死亡人數拿來渲染新冠病毒卻閉口不談基礎病?這種思考的背後到底因何產生?

那就引出一個詞,「超額死亡率」。

公開數據顯示:臨床檢測和統計數據顯示,在新冠疫情發生前後的3年裡面,糖尿病和白血病的就診人數和住院的次數基本一致,並沒有明顯的變化。

再次強調,我們不知道內部數據,我們只能、也只會知道公開數據。

所以,耦合代表的是可以理解為相關於點在於彼此影響;而偶合代表的相關點在於疫苗造成不良反應的原因?

當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初期,西方的一些非主流媒體就已經開始報導過42%有月經的人打疫苗後出現出血異常,而這個結論就是華盛頓大學的一項研究,所以西方疫苗接種率在一開始的風口浪尖上就比我們的疫苗接種率鋪開得慢得多,但當時應該不是指滅活疫苗,所以在全世界並沒有得到廣泛關注,甚至,被斥為反疫苗的陰謀論,直到最近併發症越來越高,「偶發症」一詞開始被科學機構做公開表示與解釋。



最後提一點:

此次的公開報告中,很多人都發現了一個特殊性的表達:「其中一般反應占比81.29%,每一百萬人的發生率為57.27」,這種數位化,或許是很少有人看得明白的,我也對其無法做專業性分析,因為57.27這種數字表達有點模糊,很容易與比例混淆。

所以我試著理解為:「其中一般反應占比81.29%,每一百萬人的發生率為57.27」,一般反應(即腫痛,發燒之類的)在所有不良反應中占比81.29%,每一百萬人接種,會有57.37人產生一般反應。如果全國有10億人打了疫苗,平均每人打三針,那麼全國出現一般反應172110人次?

總之,這一次的數據公開。

到底多少人有了不良反應,占比多少?沒有明確指出。

多少人因為打疫苗死了,占比多少?沒有明確標出。

多少人因此得了白血病肺結節糖尿病老年痴呆抑鬱症,占比多少?沒有明確計算。

餅圖、柱狀圖、案例,皆無。



曾經羅翔老師講過一個案例,說有一個人從樓上掉下來,中途被人用槍打s,請問射擊他的人有沒有罪?如果主觀上有s人的意識,是有罪的,造成人的提前死亡,是有故意殺人罪的,如果這個人是有合法持q執照,並且走火,那麼是沒有罪的。

所以,我最後給閱讀本文的粉絲建議就是,多了解疫苗『藕發』型案例,結合自身的潛在風險去看待這個打疫苗這個問題,而『偶發』型解釋,請把它當做自己去查詢『藕發』型案例的一個敲門磚吧。

最後,請大家嚴肅認真地做好自我防護,因為你要防的或許不僅是新冠病毒,我能說的就這些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