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人到中年:三不笑,兩不叫,一不鬧

人民日報社民生週刊 發佈 2022-07-25T10:18:28.017587+00:00

沒有人生來就站在「金字塔頂端」,生命的前半場,我們曾分布在社會的各個角落,一腔熱忱為理想而拼搏。那時候也有些莽撞,更有些寒酸,但仍能咬著牙關暗自努力,不卑不亢,謙卑又刻苦…

文/儒風君

三不笑

不笑貧。沒有人生來就站在「金字塔頂端」,生命的前半場,我們曾分布在社會的各個角落,一腔熱忱為理想而拼搏。那時候也有些莽撞,更有些寒酸,但仍能咬著牙關暗自努力,不卑不亢,謙卑又刻苦……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幾位年輕人演唱的《莫欺少年窮》上了網絡熱搜,「出來做事都會有輸有贏……就算上刀山,也要接過火炬……」有網友留言說:「這首歌太共情了,好像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這幾個年輕人初在鄉村「舞台」表演時,有過台下沒觀眾的尷尬,也經歷過被人嘲諷的場面。但他們手中緊握著夢想的「火炬」,每天練習,堅持創作。直到他們走上了真正的舞台,讓更多人見證了他們的綻放。

人生路上,每個人的志氣都值得被尊重,每一個追夢人都需要被耐心對待。上坡時不要看不起任何人,下坡時也不要自怨自艾。

不笑愚。《道德經》裡講:「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真正的聰明人,往往都有點「傻氣」。

老子說:「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許多人看起來都精明世故,唯獨我悶頭不理俗務;還有許多人整日瞪大眼睛,誓要把這世間看個清清楚楚,唯獨我迷迷糊糊。

老子自嘲是個愚人,這種「愚」並非真正的笨,而是淡然無憂。人生起起伏伏,總會有高峰、有低谷。別人清醒的時候你可能迷糊,別人迷糊的時候你又是清醒的。

人們常說「難得糊塗」,做到了這一點,人的胸襟便像大海一樣,既能收攏涓涓細流,也容得下一切塵垢。面對相處中的點滴,裝裝「傻」,勝過能言善辯;懂退讓,勝過事事算清。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更沒有盡善盡美的事。說話不必遮遮掩掩,做事不用畏畏縮縮。人生無非兩件事:忙起來,清醒做事;閒下來,糊塗做人。

不笑短。《弟子規》有云:「人有短,切莫揭。」看似無傷大雅的玩笑,卻有可能傷到別人的自尊。

行事之惡,莫大於苛刻;心術之惡,莫大於陰險;言語之惡,莫大於造誣。傷人以言,甚於刀劍。語言能夠撫慰傷痕,也能夠揭人傷疤。有些言語讓人感受到的錐心之痛,遠遠超過我們所受到的傷害。

每個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缺陷和不足。所以在言語出口之前,請考慮三分。

《孟子》中有云:「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君子最高的標準就是以善意的態度尊重他人,與他人真誠相處。

別人的缺點,最好點到即止;別人的糗事,最好閉口不談。給別人留臉面,就是給自己留體面。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

兩不叫

不叫苦。季羨林曾說:「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人間萬千光景,苦樂喜憂,跌宕起伏,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遇到問題時,該意識到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對抗問題」。「改變」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叫苦」就是對抗問題的方式。

生活有順遂就一定有逆境,有繁華就一定有低谷。身處繁華中,要嚴於律己;遭遇低谷時,不要自暴自棄。

不驕不躁,不卑不亢,這才是成年人最好的姿態。

不叫板。「強者」總是謙卑,而「弱者」才會處處跟人叫板。

建安十三年,司馬懿入朝任職,此時曹操手下還有一名官員,叫楊修。論才情,倆人不分伯仲,一度深受曹操賞識。但為人風格上,兩人完全不同。

恃才放曠的楊修總喜歡處處和人叫板,賣弄學識。而司馬懿卻能做到藏鋒守拙,和氣待人。結果,惹是生非的楊修,處處碰壁,最終落得個被曹操處死的下場。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好勝人者,必無勝人之處;能勝人,自不居勝。一個人境界越高,姿態便擺得越低,越是智慧,越是不露鋒芒。

謙和待人,不是低聲下氣,而是不卑不亢、以德服人。人到中年,當以修身為要。以謙遜之心待人,自然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一不鬧

不鬧心。

張大千曾在英國,舉辦過一場個人畫展。當時國外鮮少見到水墨畫,參觀者們頗為新奇。張大千即興發揮,畫了一幅水墨牡丹。收筆時,他口含清水,均勻地噴在畫紙上。紙上的牡丹遇水,綻放得更加靈潤動人。

有人不屑地說:「原來中國畫家,繪畫全靠噴口水,真是可笑。」張大千笑而不語,並沒有加以理會。

生活縱有疾風起,只要內心充實豐盈,常懷歡喜,不缺良善,不被任何惡意詆毀和困難打擊影響到好心情,自然會被歲月溫柔以待。

學會調節情緒,做一個內心有光的人,才能無懼歲月沉浮。

智者既懂得取悅自己,也不忘取悅他人,任憑世事變遷,都能腳踏實地過好自己的生活。

往期推薦:

夜讀丨人到中年:清醒做事,「糊塗」做人

夜讀丨人生有三錯,一步踏錯,步步錯

夜讀丨茶壺、筷子、屏風,蘊含著中國人三種修身哲學

主播:朱勇

聲樂與語言藝術老師,電台、電視台主持人

用心發聲,用愛傳音

文章來源:儒風大家(ID:rufengdajia)

作者:儒風君,關注儒風大家,讀懂中國文化。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編輯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