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經濟百村 | 邵陽武岡歧塘村:念活「山」字經「綠色銀行」鋪就致富路

紅網邵陽站 發佈 2022-08-06T19:52:17.135215+00:00

滿山的油茶樹。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賈星 通訊員羅國榮 邵陽報導在邵陽市武岡市龍溪鎮歧塘村橫嶺的山坡上,一棵棵連片種植的油茶樹長勢喜人,雖然才栽下兩年,卻已經有一人多高,來年就可以掛果。

滿山的油茶樹。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賈星 通訊員羅國榮 邵陽報導

在邵陽市武岡市龍溪鎮歧塘村橫嶺的山坡上,一棵棵連片種植的油茶樹長勢喜人,雖然才栽下兩年,卻已經有一人多高,來年就可以掛果。「這裡以前都是村裡的荒坡荒地,現在已經成了村集體和村民致富的『綠色銀行』……」村支書戴求順興奮地說。

近年來,歧塘村在鎮黨委、政府和市城建投幫扶工作隊的帶領下,念活「山字經」,依託山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油茶、竹筍加工、青錢柳茶葉等特色農業產業,現已連片種植油茶1600畝、青錢柳茶葉1200畝,並辦起了油茶、竹筍、青錢柳加工廠,為老百姓脫貧致富和村集體增收建起了一座座「綠色銀行」。

青錢柳加工廠。

「為子孫後代留下了綠色銀行」

歧塘村屬於典型的丘陵山區,老百姓思想比較保守。由龍溪鎮黨委、政府牽線搭橋,該村通過招商引資引進華祥農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來種植油茶。聽說外地人要來村里承包所有山林40年,村里頓時就炸開了鍋。該村8組64歲的老黨員黃春生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不少的村民也擔心,這些外地老闆如果是為了套取國家扶貧資金,土地荒蕪了怎麼辦?40年後村民會不會失去土地的使用權?油茶基地上千畝土地的流轉工作一時陷入了僵局。

為了辦好村裡的油茶基地,村支「兩委」前後召開10多次會議,翻閱了大量資料,學深學透了土地流轉政策,全面了解了投資商的實力和項目前景,首先是村幹部自己吃下了「定心丸」。隨後,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村幹部帶領全村黨員、組長和在群眾中有威望的宗族長35人,到邵陽市雙清區蓮荷村苗圃種植基地參觀學習,並舉行「歧塘村要不要發展」的座談會。大家通過現場參觀學習,都有了很深的感觸,看到了發展的差距,紛紛表示思想一定要解放,只有發展才有出路。

參觀學習後,村黨支部又全力以赴,發揮黨員、組長在群眾中的關鍵作用,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村民小組分別召開了戶主會,將分到各家各戶的林地整合起來,各組與公司簽訂土地流轉協議。投資商看到村支兩委工作有力,黨員組長全力支持,對來歧塘村投資信心倍增,於2013年元月就一次性付清了600畝山的土地流轉款。

截至目前,公司總投資6000多萬元,流轉林地旱土1600多畝。通過公司的精心培養,首批油茶於2017年開始掛果,三年後可實現年利潤上千萬元。由於村支「兩委」及時化解了所有矛盾糾紛,得到了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公司落戶歧塘村後,投資400萬元修建了環村公路,改善了公益事業,與村委簽訂了勞務用工協議,每年吸納村民和貧困戶用工達200多人,土地流轉增加了村民收入130萬元,村民和貧困戶務工可每年增加收入300萬元,村集體經濟每年創收達5萬元。曾經一度拒絕流轉土地的村民看到如今滿山的油茶樹,並了解到油茶樹齡長達120年後,都夸村黨支部「為子孫後代留下了綠色銀行」。

加工生產線。

「只要解決了這三個矛盾,我們就把加工廠留下來」

歧塘村山林資源豐富。前幾年,原在廣東辦廠的張先峰利用該村閒置的學校校舍開辦了鴻峰食品廠,專門從事竹筍深加工。由於公司與周邊群眾產生了很深的矛盾,面臨著「做不下去」「另起爐灶」的危機。

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留住企業,村書記戴求順率領村支「兩委」成員主動上門找公司老闆張先峰商談,幫助解決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矛盾。張先峰對村幹部直言不諱的說:「只要你們新一屆村委能幫我解決了生產用水、污水排放占地和用工保障這三大矛盾,我們就留下來,踏踏實實的干一番事業!」

經村支「兩委」、群眾代表、公司三方協商,由公司出資6000元,對公司與附近農戶共用的露天水井進行維修改造。後來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裝上了自來水,直接根除了用水矛盾。2017年10月,胡必祥等村民家中的雞鴨陸續出現死亡,村民懷疑是竹筍加工廠排放的污水造成的。為此,村支「兩委」請來環保局的專家對排放的污水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無有毒成分,才打消了老百姓的顧慮,緩解了企業與當地村民的矛盾。2018年3月,在村支「兩委」的支持和配合下,鴻峰食品廠投入60多萬元,修建了3個大型污水處理池和1600多米污水管網,按環保要求對污水進行徹底處理。同時,公司投入2萬元對臨近村落的環境進行清理,讓當地老百姓嘗到了企業發展分享的紅利,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共贏。

目前,鴻峰食品廠共投入資金800萬元,新建生產車間900平方米,年生產銷售竹筍加工的休閒食品1200萬元以上,每年吸納貧困人口就業40餘人,為貧困戶增收120餘萬元,為村集體增收2萬元。

長勢喜人的油茶樹。

「靠山吃山,村民自籌資金再添綠」

引進外資興辦企業,只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舉措之一。當地村民要想全部富起來,還得加強對貧困群眾的思想教育和村規民約引導,推進「扶貧」與「扶志」同步、「口袋」與「腦袋」同富。近年來,歧塘村充分利用每月的主題黨日活動、元旦、春節、七一等節日舉辦各種活動,組織黨員幹部進行紅星雲學習、讀報、看新聞、收看遠程教育等,使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斷提高,杜絕了村民「站在邊上看、等著幹部幫」的等靠要思想。

近年來,歧塘村18組胡建榮等村民在村支部的引導下,依託本地資源「靠山吃山」,成立武岡市盛茂種養專業合作社,並引進武岡市青錢柳茶葉公司,發動村民以土地入股,並自籌資金700多萬元將荒山旱土進行高標準整治,種植青錢柳茶葉1200畝,新建茶葉深加工車間1500平方米,村委會輸送100多名村民和貧困戶到茶葉種植基地務工,每年可增加收入200餘萬元,村集體經濟每年創收2萬元。

今年,該村還根據油茶基地、青錢柳茶葉基地每年所需的有機肥料需求,申請創辦武岡市農友有機肥有限公司。經村支兩委、黨員、群眾代表多次會議討論一致通過,該項目預計需投入資金1000萬元,新建廠房1040平方米、倉庫200平方米、辦公房120平方米。目前,該項目生產立項等相關事宜已全部辦妥,正在施工建設當中。建成投產後,預計每年能吸納當地群眾就業200餘人,為群眾增收600萬元,村集體經濟年創收5萬元。

如今的歧塘村,滿山蔥翠,村民們已經不再固守著貧窮,千畝油茶林和青錢柳茶葉成了他們取之不竭的「綠色銀行」。下一步,村里還計劃利用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遊經濟,在油茶林間播種格桑花,吸引遊客到油茶基地觀光旅遊,打造休閒娛樂品牌,進一步增加村民和村集體經濟收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