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解讀 | PJ-大麥Ror1基因編碼XI類肌球蛋白

小麥研究者 發佈 2022-08-08T09:35:42.883198+00:00

2022年8月2日,The Plant Journal雜誌在線發表了德國亞琛大學和馬普所Acevedo-Garcia等人題為「Barley Ror1encodes a class XI myosin required formlo-based broad-spectrum resistance to the fungal powdery mildew pathogen」的研究論文。

2022年8月2日,The Plant Journal雜誌在線發表了德國亞琛大學和馬普所Acevedo-Garcia等人題為「Barley Ror1encodes a class XI myosin required formlo-based broad-spectrum resistance to the fungal powdery mildew pathogen」的研究論文。作者們克隆了大麥白粉病廣譜抗性基因Mlo介導抗病反應所必需的Ror1,並對其蛋白結構進行了分析。該基因編碼XI類肌球蛋白,部分與過氧化物酶體共定位,可能驅動細胞內抗菌或細胞壁組分等的轉運過程,進而促進細胞外免疫。

一、研究背景

MloMildew locus o)基因功能缺失(mlo)可介導大麥對白粉病的廣譜和持久抗性,同時該基因在多種單子葉和雙子葉植物中功能保守,其突變型也具有白粉病等病菌抗性。Mlo基因編碼具有7個跨膜螺旋結構的膜蛋白,C-端和N-端分別位於細胞內外,其中C-端尾部含有鈣調蛋白結合域,與鈣調蛋白結合介導致病菌侵染。過去的研究通過EMS誘變Ingrid背景下的高抗性mlo-5,在M2代發現了部分感病材料,進一步利用這些材料鑑定到兩個不同的位點Ror1Ror2required for mlo resistance),Ror1Ror2mlo介導抗病反應所必需的。其中Ror2基因被成功克隆,該基因編碼SNARE(solubleN-ethylmaleimide-sensitive factor attached protein receptor)蛋白,定位於質膜上,通過與SNAP34和VAMP721蛋白形成三元複合物進而參與抗病反應。Ror1基因被定位於大麥1H染色體長臂著絲粒周圍,重組率低且該區段與水稻共線性差,因此未能成功克隆。

肌球蛋白(myosin)是真核細胞內的一類ATP依賴型分子馬達,對細胞的運動與細胞內物質傳輸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植物中,肌球蛋白可以結合不同類型的物質,促進細胞內的轉運過程。植物中的肌球蛋白只有兩類,即VIII類和XI類,它們在結構域、分子量和動力學特性等方面有所不同。目前,VIII類蛋白的功能尚不明確,XI類蛋白被報導參與細胞器沿肌動蛋白微絲的運動過程。

二、研究結果

2.1 Ror1基因的定位與克隆

大麥Ror1基因最早由Collins等(2001)定位在1H染色體0.2-0.5 cM的遺傳區間內,後來Acevedo-Garcia等(2013)進一步篩選大麥YAC文庫,利用染色體步移的方法,將Ror1定位到大麥1H染色體長臂近著絲粒0.18 cM遺傳區間,側翼標記為AK375542Pol)和AK355699Con)。在當時,基因組組裝主要利用細菌人工染色體(BAC)簇,BAC簇的排序方式有多種。與遺傳作圖相比,利用Hi-C可對著絲粒附近區域的BAC簇進行排序,Hi-C圖譜將按連續順序(bin)將每個BAC簇分配到染色體上。

在本研究中,作者利用BLAST確定前期定位的Ror1側翼基因在基於Hi-C組裝的大麥基因組上的位置,大多數基因位於bins 205–211之間,相當於約12 Mb的區間內。通過觀察這些基因的順序,發現與水稻相比,在Ror1基因側翼的一組共分離標記在大麥中發生了倒位,導致離Ror1基因最近的側翼標記由AK375542Pol)變成AK250464(圖1),該基因定位在AK250464HORVU.MOREX.r3.1HG0046150)和AK371545HORVU.MOREX.r3.1HG0046850, Con)之間,相當於Hi-C bins 208和209,作者們推斷Ror1基因位於這兩個簇上或它們之間。這兩個相鄰的BAC庫之間的距離小於180 kb,HORVU.MOREX.r3.1HG0046150HORVU.MOREX.r3.1HG0046850之間共有50個注釋基因,包括26個高置信度基因。

圖1 Ror1側翼基因在大麥中的倒位

接下來,作者通過對6個化學誘變的mlo-5ror1雙突變體與親本BC Ingridmlo-5mloRor基因型)進行RNA-Seq比較分析來確定Ror1。將獲得的所有基因型的RNA-Seq讀長與目標區間內的BAC進行比對,發現多個mlo-5 ror1雙突變體的MLOC_19838和MLOC_52235基因發生突變,兩個基因注釋都為肌球蛋白XI類基因。對序列進行進一步分析發現它們屬於同一個肌球蛋白XI類基因。作者將完整的候選基因進行組裝,結合RNA-Seq讀長,發現該複雜的基因由39個外顯子組成(圖2A),編碼1,509個胺基酸,在最新的Morex基因組上注釋為HORVU.MOREX.r3.1HG0046420,Ingrid品種的該基因與Morex的編碼序列一致,mlo-5 ror1-1mlo-5 ror1-2突變體的基因編碼區發生胺基酸的替換,mlo-5 ror1-3mlo-5 ror1-5mlo-5 ror1-6mlo-5 ror1-7的基因發生錯義剪切,導致該基因提前終止。為了明確在目標區間內是否存在其他基因的變異,作者通過將RNA-Seq讀長與最新的Morex V3基因組比對,只發現mlo-5 ror1-2突變體在HORVU.MOREX.r3.1HG0046420的誘導突變,沒有發現其它的突變基因,說明HORVU.MOREX.r3.1HG0046420Ror1候選基因。

2.2 Ror1蛋白結構和進化樹分析

與其它的XI類肌球蛋白相似,Ror1的結構如圖2B所示。利用大麥、水稻和擬南芥中的肌球蛋白進行進化樹分析,表明Ror1與擬南芥AtMyo11A1和AtMyo11A2,水稻Os02g0545000直系同源(圖2C)。蛋白印跡分析表明,7個突變體中僅有一個突變體ror1-1的Ror1蛋白積累量與野生型相似(圖3),其突變位點造成錯義突變(G715E)。參考雞的肌球蛋白Myo5A三維結構,該突變位點位於肌球蛋白關鍵結構relay和converter的中間(圖4),relay是肌球蛋白產生動力的元件,與核酸結合域和converter結構域相連。relay和converter中間區域可以影響肌球蛋白動力特性,包括ATP結合和水解,因此G715E可能對Ror1產生嚴重影響。此外,ror1-2也發生了錯義突變(G156E)。

圖2 Ror1結構和進化樹分析

圖3 Ror1蛋白免疫印跡分析

圖4 蛋白三維結構分析

2.3 Ror1蛋白水平和亞細胞定位分析

在白粉菌侵染24-72 h後,Ror1條帶最明顯,之後變弱,其~110 kDa的剪切產物也具有相同的規律(圖5)。之後,作者們通過施用可以阻礙ATP結合的肌球蛋白抑制劑NEM(N-ethylmaleimide),發現ror1-4中白粉菌侵染性沒有顯著提高(圖6),推測Ror1可能是大麥中介導mlo抗病性的唯一肌球蛋白。亞細胞定位表明,大麥葉表皮細胞中YFP標記的Ror1分布於細胞核和細胞質(圖7),部分與可移動的亞細胞區室共定位,如過氧化物酶體。因此,Ror1可能驅動細胞內物質和細胞器的轉運過程,進而介導細胞外的免疫。

圖5 白粉菌侵染後Ror1蛋白水平分析

圖6 藥理學分析

圖7 Ror1亞細胞定位

2.4 過表達Ror1的C-端造成顯性抑制效應

過去的研究表明肌球蛋白C-末端的過表達會抑制肌球蛋白的功能。作者們通過瞬時過表達Ror1的C-末端蛋白(879-1509),發現產生了與ror1突變體相似的表型,表明Ror1也具有顯性抑制效應(圖8)。

圖8 過表達Ror1的C-末端蛋白分析

三、研究結論

本研究成功克隆了Ror1基因,該基因編碼XI類肌球蛋白,位於relay和converter界面的單個胺基酸突變可造成Ror1功能缺失。接種白粉菌之後Ror1蛋白水平顯著提高;Ror1部分與過氧化物酶體共定位,過表達C-末端蛋白造成顯性抑制效應。Ror1可能驅動細胞內物質和細胞器的轉運過程,進而介導細胞外免疫。

原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tpj.15930

小麥抗白粉病新種質Tamlo-R32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

專家點評 Nature | 歷經8年,我國科學家在小麥基因組編輯抗病育種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廣譜抗白粉病基因mlo

Nature | 欒升團隊在植物有性生殖和信號傳導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大麥免疫受體Mla可以識別多種病原菌並且在條銹病的宿主特異性中起關鍵作用

關鍵字:

(已解答)網友求救文. 都換過三四種洗劑了

2021-10-04T04:21:17.980439+00:00

出門前也有噴專科抑菌噴霧 但還是一直有白白、味道偏重... 悶癢的時候,在外面想抓又不能抓,真心很痛苦!

吃醫師開的消炎藥,好了還是再次發生

出事才吃藥,還怕產生依賴性,完全不是長久辦法!

護理師:「外擦無法解決的,就要靠內服調理」

營養師:「食補天然抑菌元素,更能安全淨化私密壞菌」

這款營養師認證的【蜜嫩香 舒緩凈味膠囊】

連SWxG小模都表示:「吃沒幾天就神奇有感改善」

但要吃進身體裡面,我一定會先看成分

除了有標配的蔓越莓、洛神花之外 

 

有特別加【黑蒔蘿草】來降低發炎敏感的機會!

吃到第四天,我MC剛好來,發現味道沒以前重了耶

膠原蛋白的保濕感也很明顯,甜蜜時刻有更容易潤...(也可能是少了怕男伴覺得臭臭的恐懼,心情比較放鬆)

剛開始也怕跟其他私密膠囊大同小異,畢竟這問題困擾了我好幾個月...

終於讓我找到有效的【蜜嫩香】覺得下面瞬間好輕盈哈哈哈哈!連打嗝都有玫瑰味

 

商品資訊

 

蜜嫩香_私密液態膠囊

 

私密問題好煩~擦的抹的都用過了啊⋯

私密凝膠、清潔噴霧那些根本治標不治本!

 

【口服式保養 液態膠囊吸收更加倍】

蜜嫩香 ▶ 吃的私密肌精華🌹

專為 搔癢 X 臭臭味 X 暗沈鬆弛 研發

             (營養師 王維君 認真推薦)

 

\ 3天吃出香香女人味 魅力自信加倍提升 /

緊緻私密嫩彈保水 緊實幸福更有感

減少感染 淨化分泌發炎 妹妹清爽不癢癢

香氛催慾 異味退散 從內散發淡淡女人香

嫩彈美白 淡化黑色素 好美的粉嫩色!

https://www.cashin.tw/product/00000000003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