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畫家方向:建立筆墨特徵恰如廣東人煲湯,關鍵在慢火融「和」

中華網山東 發佈 2022-08-08T18:23:21.798967+00:00

01山水畫中情境、意境是如何表達的?在當代語境中它們的存在是否還具有意義?王昌齡在《詩格》中將「境」分為三類:物境,情境,意境。

  01

山水畫中情境、意境是如何表達的?在當代語境中它們的存在是否還具有意義?

王昌齡在《詩格》中將「境」分為三類:物境,情境,意境。用在山水畫的審美上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情境和意境是畫家物我相融會意應心的結果,是「受之於眼,游之於心」的難能可貴的精神體驗,它需要畫家親身去自然中體悟對「情」對「意」的理解和解讀,並將它作為畫家的審美理想結合到自身的繪畫語言實踐中。一直以來,情境、意境都是山水畫創作的核心訴求和山水精神的內在體現,不論在古代還是當代的語境中都具有重大意義。沒有情境、意境的山水畫作品就是一副沒有精神的軀殼。

2019年 《武隆》 136X340cm 方向

《武隆》 局部

《武隆》 局部

2019 《迷城》 180X145cm 方向

《迷城》 局部

2019 《大亞灣》180X145cm 方向

2019 《熱帶》180X145cm 方向

山水畫中情境和意境在審美追求上有著一致性,而傳達給觀者的觀感體驗上又有差異性。

情境相對於意境更偏向於闡述「場景」式的表現,畫家帶著詩意的眼光去體驗世界,畫家將他的情感傾注於和自己心境相契合的景物,從觀察角度、表達方式上都帶有濃烈的感情色彩和主觀意識,乃至賦物與生命,情境合一,物我相融,這種境界關鍵詞是「情」。我們以近代的山水作品來舉例,石魯的《南泥灣途中》《轉戰陝北》應該就是這類的精品,他在畫中將革命者的情懷賦予了陝北山川,而陝北山川的雄渾又襯託了他想表達的精神內涵。李可染的《夕陽略陽城》,落日餘暉下嘉陵江邊一座小城層層疊疊依山而建,江邊城門人來人往。「雄山秀水,氣象萬千」,畫面透出的濃濃詩意,將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賦之於畫面。

2019 《入幽》180X96cm 方向

2019 《觀瀑圖之一》 136X68cm 方向

2019 《天梯》247X123cm 方向

《天梯》 局部

意境卻是超然物外的,是潛意識裡意象氛圍的聚集,是心靈理想空間的生發。意境不是畫家就某地某時的自然景觀偶然觸動的心緒,也不是多愁善感之人的懷抱托物抒情。意境是人對客觀世界的理性深刻的認識,認識的上升轉化為品格的上升。意境或可理解為格調,意境深邃的作品,畫家的情感不是外露的,是融入自然之中,一切都渾然一體。創作出高格調作品的畫家,內心一定是舒展自由不受拘束的,內心處於輕鬆自在的狀態,心中的光芒才得以閃現。創作中不會再有關諸如知識性的、經驗性的、甚或功利性的思維纏繞,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本真得到最大的體現。

2019年 《迷園》 246X122cm 方向

2019 《觀潮》247X123cm 方向

處於這一階段,不再苦思冥想如何創作,更不用苦心尋覓題材,平常物就是境界物,題材語言,信手拈來。在畫家心靈光華的感照下這些平常物清澈而又明淨。這一層境界的關鍵詞是」格」。如齊白石的畫,多出自他心中之境,他在《白石草堂圖》提及「夢中之景物」,相信觀眾已不在意他在具體表現什麼物事了。他的畫作幅幅蕩漾著平淡天真出塵脫俗又活潑靈動的精神氣質,這就是意境。而黃賓虹透出來的則是雄渾、厚重、華滋,積蓄著一股由內到外的力量,蓄聚內斂之力,隨時會爆發,這是意境的內在表現。

2019 《德里的早晨》136X34cm 方向

2019 《夏園》180X380cm 方向

《夏園》 局部

《夏園》 局部

2019 《聖河》235X53cm 方向

總之,畫的意境是超越知識層面的認知的,除了畫家個體的不同,不同的歷史語境中都有不同的呈現。因此,畫家只有發掘心靈之光才能使之深徹而又明亮。(摘自博雅精妙 · 第三回 · 中國國家畫院學術日方向發言)

02

在山水畫中如何建立自己的筆墨特徵?

談一談我對筆墨造型的觀點。前面應康兄談到想像力的問題。對於筆墨特徵的建立,我更多是觀察體味生活,看到一件要表達的對象,儘可能以心應物,感受到它內在的精神,煉其形而全其神,得其生繼而寫其意,讓它可以用最精簡的筆墨得以體現。我大體是這麼一個創作過程,跟應康兄的出發點有所不同。

2019 《鼓浪嶼》235X53cm 方向

個人筆墨特徵因人而異,並沒有一條共通的路子作為大家達成個人筆墨創作特徵的途徑。要建立個人筆墨特徵有幾個前提是必要的:

2019 《觀瀑圖》235X53cm 方向  

1.建立筆墨特徵的過程是自然而然,不能刻意製造個性,不能刻意的尋找筆墨特徵,凡事無意於佳乃佳。

2.需要「真」,這個真是本真的「真」,而不是反映描述對象的真。一定要帶著本真的心才能夠建立自己的筆墨特徵。

3.具有多元審美的能力和廣闊的視野,如果是很狹隘的守著一方天地,恐怕個人整個的藝術追求以及未來筆墨特徵的建立都會捉襟見肘,繪畫語言貧瘠單調無以應對創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4.需要有主動學習的能力,懂得博採眾長。學習有兩條途徑,一是前人的經驗,這時候需要博採眾長,融匯百家;二是從生活中去發掘,對於有心之人,透過生活中的點滴去思考人生,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5.需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食而能化,否則不能變成自己的血肉,為我所用。

2019 《聖城務工者》235X53cm 方向

2019 《朝天門集市》235X53cm 方向

  首先要具備這幾個要素,這是前提。而筆墨特徵無外乎幾種:

  1.集傳統各家所長融為一身。

  2.善於在生活中發現,同時結合傳統經典。

  3.整合各門類,把各門類的東西兼容、吸納、融合,如東西方繪畫的融合,文人畫藝術和民間藝術的融合,各藝術門類之間的融合等……

方向《琥珀堡》244×122cm 2019年

《琥珀堡》 局部

我是廣東人,提到廣東人,大家可能會想到煲湯。廣東人煲湯是很好的例子。首先熬湯要慢,從早上一直煲到晚上,這個慢的過程是為了融合,慢,各種元素才能融到一起。煲湯過程中,千萬不能有使湯沸騰的火,火要慢,湯須將沸未沸。有如很多畫家一樣,創作生涯中多在50多歲左右方是高峰,如李可染、關山月等,都是這個時段,火併不急,湯已將沸,這是最精彩的。

2019 《灣區》 144x182cm 方向

多元,各種食材都能夠融進去。廣東湯最了不起的一點就是什麼東西都可以融為一體,所以具備這個「煲湯」的能力也是形成自己藝術語言的一個前提。

煲湯講究「和"。廣東人煲湯喜歡把各種藥材放到湯里,讓其中和,所煲之湯太上火,加清熱葯材;太寒涼的,加溫補的藥材,總之是讓它去融合,達到和諧的狀態。我們形成個人筆墨語言過程中,有這幾個樣式,你所看到的、所感悟到的東西能融合在一起,這是一個關鍵所在。

2019 《德里》246×122cm 方向 - 副本

因為我性格比較敏感,就註定對生活比較能用心去觀察,我在觀察生活過程中,更多的是去思考筆墨如何拓展的問題,生活會自然變化,會出現很多新的視覺形象。如何拓展筆墨,延伸表現力,既要傳達出傳統的筆墨精神,又要滿足畫面需要?我是用解構筆墨的方式,把筆墨的元素通過分解、剖析,分化成若干個元素,把這些元素再重新組合,這種重新組合要儘可能構建成我所要表達的精神世界,作為我對世界的認知。

2019《布達佩斯之夏》 180X288cm 方向

對於筆墨,我是做了減法,一直在思考如何通過筆墨語言做出從寫實到寫意的轉化。因為我們看到的真實世界肯定是繁雜的,跟我們要傳遞的筆墨精神難以銜接,要銜接它,勢必要做一個從形到意的轉化,這是筆墨語言形成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布達佩斯之夏》 局部

山水畫的筆墨形態介於具象到抽象之間,如果把書法也作為繪畫來看,書法就是中國畫的抽象繪畫,人物跟花鳥更近似於具象,而山水畫則介於抽象和具象之間,如皴法既有模擬自然的依據,但運用起來又具抽象意味,因此這種形象形成了獨立的既有抽象又有形象的雙重認知架構的審美體系。新符號的建立也要符合這個前提,這樣做的目的也是讓畫面和諧。

總之,在筆墨特徵建立過程中,要達到畫面的和諧是最需要我們遵循的一個前提,一個原則。(摘自博雅精妙 · 第三回 · 中國國家畫院學術日方向發言)

畫家簡介

方向,1967年出生於廣東省汕頭市,1988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中國國家畫院山水畫所所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研究員、研究生導師,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中國畫學會創會理事。曾獲九屆全國美展中國畫銀獎,十屆全國美展中國畫銅獎,首屆全國山水畫展優秀獎,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全國美展優秀獎等獎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