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藝評|七人樂隊,回瞰港人的流金歲月

新民網 發佈 2022-08-08T22:36:26.309822+00:00

《七人樂隊》,不是講一支七人組成的樂團,而是七位導演攢的一個局。有人愛飯局,有人組球局,我們在銀幕上看到的,是杜琪峯、許鞍華、徐克等人攢的片局。

《七人樂隊》,不是講一支七人組成的樂團,而是七位導演攢的一個局。有人愛飯局,有人組球局,我們在銀幕上看到的,是杜琪峯、許鞍華、徐克等人攢的片局。

圖說:《七人樂隊》海報 官方圖

這個局說起來挺有意思。七位導演每人拍一部短片,再現香《七人樂隊》港自1950年以來的時代影像。每十年為一旬,至於具體誰拍哪一旬,抽籤決定,算是命題作文,卻不限制發揮。於是,便有了七部短片組成《七人樂隊》,雖說獨立拍攝,雜燴拼盤,卻暗通款曲,一脈相承,用膠片凝望港人的流金歲月。

近期關於香港的年代片不少,旨在弘揚獅子山精神。香港的發展、繁榮,離不開時代給予這座半島的機遇,也離不開各行各業港人的奮鬥。《七人樂隊》第一章《練功》,再現的便是功夫班的日常。有趣的是,洪金寶導演把故事反著講了一遍。十幾分鐘的片長,鏡頭聚焦小學徒們如何偷懶,又因此如何受罰。小小的天台上,孩子們按照師父教的招式和節奏,嚴絲合縫地假空翻、假落地,讓人忍俊不禁。但看完短片感受至深的,始終是拳不離手的勤懇和日復一日的堅持。

能文能武,亦剛亦柔。《七人樂隊》第二章,許鞍華的《校長》登場,重譜一段雋永的校園詩歌。1960年代,開在商用樓一角的學校,窄小的教室,頑皮的學生,卻幸運遇到春風化雨的師長,結下綿長的師生情意。短片復刻了不少淳樸動人的細節,像一桌吃飯的教工偷偷幫校長將飯盛滿;街頭擺攤的學生偶遇英語老師送她糖水喝;老師批改《龜兔賽跑》的作文,為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笑出了聲……所謂師恩如山。無論練功夫還是學知識,正是先輩們的誨人不倦,化育港人做大事、成大業的氣度,繪就香港繁榮昌盛的底色。

往後的幾個章節,時代印記更為鮮明,故事背景也為內地觀眾熟悉。《別夜》裡上世紀80年代青年的留洋潮;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前後,祖孫三代的歸去來兮;趁與內地經濟加速融合之際,港人在新千年挖掘《遍地黃金》;以及時代快速更迭下,文化尋根中《迷路》的老香港。這幾章里,最精彩的當數杜琪峯執導的《遍地黃金》。兩男一女,三言兩語,就將新世紀十年的風雲變幻,濃縮在茶餐廳一隅。結尾處,點餐號碼陰差陽錯變成落單的股票代碼,卻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繼續著荒誕又宿命的「銀河映像」風格。

擔任《七人樂隊》監製的杜琪峯表示,發起合作的初衷,是近些年大家對香港電影的關注少了,希望能有部合拍片成為記錄香港流金歲月的工具,於是,自己與徐克、林嶺東,加上許鞍華、譚家明、袁和平和洪金寶,飯局便升級攢成了片局,並添上一個規矩——不用數碼用膠片拍,拍多少條「菲林」都管夠。抽到「1960年代」時許鞍華因此好高興,那是自己認知世界的開始,也是執導筒多年來從未涉獵的時代背景。憑《監獄風雲》《龍虎風雲》聞名的林嶺東,則借短片散發出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文藝味。拍完《迷路》後不久林嶺東身故,這是他對生我養我的故土,最後一次深情凝望。

從電影工業本身的角度講,《七人樂隊》能夠成片、上映,意義深遠。港片的流金歲月,正是七位導演為代表的影人的奮鬥年華。幾十年過去,這些「40後」「50後」導演,依舊保持敏銳的觀察力和旺盛的創作力,誰敢說香港電影式微?杜琪峯打趣,和過去相比,現在自己拍電影是慢工出細活;許鞍華篤信,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財富,就看電影人如何感悟。而小而精悍的短片集成就像煙花,時不時點亮夜空,照亮前路。也許,下一次,杜琪峯、許鞍華們可以帶著年輕影人再攢一個片局,把「七人樂隊」做大,把香港電影的生機留給未來。(江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