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洪洲教授: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者有何臨床特點?還面臨哪些挑戰

皖南公社 發佈 2022-08-10T11:25:33.359040+00:00

全球新發傳染病每隔幾年就會發生,今後發生的頻率可能也會更高,75%的人類傳染病來自於動物,今後「能像天氣預報一樣預警預測新發傳染病」是我們的目標。

發表於深圳



全球新發傳染病每隔幾年就會發生,今後發生的頻率可能也會更高,75%的人類傳染病來自於動物,今後「能像天氣預報一樣預警預測新發傳染病」是我們的目標。新發傳染病對全球都是巨大災難,新冠的影響將持續若干年。到目前為止,歐美等國家已經感染過或接種過疫苗的人依然還會被感染,可見奧密克戎BA4、BA5的免疫逃逸功能非常強。


我國有2億7000萬的老年人,還有5000多萬的腫瘤患者,這些人即使接種了疫苗,依然不能夠很好地起到免疫保護作用,他們即使感染症狀比較輕的奧密克戎,還是會出現很多重症和死亡。目前香港已經報導超過9000人死亡;台灣前段時間的單日新增死亡人數曾超過200人、累計死亡也接近9000人。


在已經廣泛接種疫苗、又有自然感染後產生保護性抗體的前提下,美國最近的奧密克戎感染人數和住院人數又增加了,在全球範圍內,美洲、歐洲及前段時間的印度、中東部分地區仍然有死亡人數的增加。


從全球疫苗接種的情況來看,非洲地區的疫苗接種率低。


在美國,兒童感染者中有8639個兒童出現多氣管炎症綜合徵,而且70位兒童死亡;孕婦感染者接近22萬人,其中296位孕婦死亡。目前,美國是有94.7%的人都已經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體,但是依然不能阻止疫情的蔓延。值得關注的是美國是有91萬位醫務人員感染,而且2260位醫務人員死亡。




病毒在持續變異,如果患者存在免疫缺陷、是位老年人,病毒就不能很快被清除、病程長,甚至可以在人體裡存活幾百天,Omicron變異株較為突然的出現,也被推測可能與免疫抑制者體內的病毒持續變異有關。


自從2021年12月24日在南非被發現,Omicron變異株以驚人速度取代其他變異株成為全球主流[4],它暴發性出現大量突變位點,spike上超過30個突變[5]。


目前備受關注的BA4、BA5和野生株已經有很大的區別了,從抗原性來說,它已經有些面目全非,就可以逃避已有免疫的保護作用,所以容易出現一波又一波的人員感染。


以下為美國CDC定義的容易進展為重症Covid-19的風險因素,合併因素越多,患者感染後死亡風險越高[6-7]:年齡≥65歲;吸菸;超重或肥胖;慢性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心肌病,肺動脈高壓等)或高血壓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病;腦血管病;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擴張,間質性肺病,哮喘等);癌症;慢性肝病(如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精神健康疾病(如抑鬱、精神分裂症等);妊娠或近期妊娠;HIV感染;實體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鐮狀細胞病;應用皮質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藥物;免疫缺陷。



在香港第5波疫情中,有位112歲的老人感染新冠後去世,香港採取緊急措施對老年人進行疫苗接種,即使第三針依然是滅活疫苗,依然可以起到很好的免疫保護作用。


2022年4月7日,香港更新了第五波新冠疫情(Omicron疫情)的死亡病例報告分析。分析報告的主體部分與之前分析完全一致:死者年齡中位數為86歲、90%有已知有長期患病史、88%的死者未完成2劑疫苗的接種、96%死亡病例為60歲及以上、以及接種疫苗有效降低病死率等五個特點。


奧密克戎毒株特點的國際研究現狀


2022年4月7日,柳葉刀雜誌發布了一項來自英國的大型研究,揭示了感染奧密克戎的疫苗接種人群(至少接種兩針)出現的症狀、症狀持續時間、住院率和之前的毒株相比有何不同。根據報告結果,奧密克戎患者最經常出現的症狀有:流涕(76.5%),頭痛(74.4%),喉嚨痛(70.5%),打噴嚏(63.0%),持續性咳嗽(49.8%),聲音嘶啞(42.6%)。


比較一下奧密克戎毒株與德爾塔毒株:


(1)嗅覺喪失的情況減少。僅有17%的奧密克戎感染者出現嗅覺喪失,而這一比例在德爾塔感染者中為52.7%。


(2)喉嚨痛、聲音嘶啞的情況明顯變多。奧密克戎患者出現喉嚨痛、聲音嘶啞的風險和德爾塔感染者相比,分別提高了55%和24%。


(3)住院風險下降。接種了2針以上疫苗的奧密克戎患者新冠檢測結果陽性的前後7天內的住院率為1.9%,而同樣接種了疫苗的德爾塔患者住院率為2.6%。



(4)症狀持續時間縮短。接種了2針的奧密克戎患者從症狀出現到消失平均經歷6.87天,而德爾塔感染者平均經歷8.89天,症狀持續時間少了將近2天;接種了3針疫苗的感染者身上,這種差距則更明顯,接種加強針的奧密克戎患者症狀持續時間平均為4.40天,而德爾塔感染者為7.71天,相差3.3天。


我院收治奧密克戎毒株感染者的臨床特點


1、潛伏期短於德爾塔變異株: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潛伏期短於德爾塔變異株,有症狀病例的潛伏期為0-8天,中位數為2天,而德爾塔的中位數為3天。


2、臨床症狀較德爾塔變異株輕: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病例以輕型和無症狀為主(約占91.9%,其中輕型占82.2%),無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回顧性研究表明,Omicron毒株輕型患者顯著多於Delta毒株。臨床症狀多樣,主要表現為咳嗽、咽痛、發熱,部分有流涕、鼻塞、肌痛和消化道症狀等,但很少出現嗅覺和味覺改變。


3、發生肺炎的比率較德爾塔變異株明顯降低: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後出現肺炎者占10 %,肺部CT顯示肺炎較輕,病灶多以下肺局部少量磨玻璃影為主,無明顯實變及病灶融合趨勢。明顯低於德爾塔變異株感染,後者出現肺炎的比率為 64.61% (45/65)。


4、病毒核酸轉陰時間較德爾塔變異株短:目前已出院的97例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患者中,病毒核酸轉陰時間平均為18天,短於德爾塔變異株的平均轉陰時間24.5天。回顧性研究表明,Omicron患者在病程第2周和第3周的病毒核酸轉陰病例數顯著多於Delta患者。


5、入院時病毒載量高: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者入院時病毒核酸Ct值大多波動於14-20左右,病毒載量均較高,提示傳染性強,但與德爾塔變異株相比無明顯差異。


6、兒童罹患率較德爾塔變異株明顯增高:1291例患者中,兒童(小於14歲)為257例(占比20%,我市七普這一年齡組人數為15.11%),而65例Delta株感染患者中14歲以下兒童僅有1例,占比1.5%;其中6歲以下136人,占兒童患者比率50.4%,年齡最小1月齡。


7、疫苗接種對奧密克戎變異株仍然有一定保護力:對2020年初收治病人康復後的隨訪顯示,其體內的中和抗體,對Omicron毒株仍有一定的中和活性,但是與針對原型毒株的中和效果相比,下降了6.71倍。


8、奧密克戎株影像學檢查特點:肺炎體積占全肺體積絕大多數小於0.1%,體積最大占比小於1%,感染者胸部CT主要表現為較小的磨玻璃密度影及實變密度影,病灶以胸膜下肺外圍分布多見,肺部病灶吸收快。從病灶出現約一周(第二周)開始吸收。比較既往的病毒株,肺內病灶明顯減少。


疫苗是戰勝疫情最主要的手段,我們面臨哪些挑戰?


這是我們最近剛剛發表的文章,是新冠疫苗接種與感染嚴重程度的相關分析:2022年2月7日至2022年3月23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14歲以下兒童465例,小於3歲93例,占比20%;3~ <6歲111例,占比23.9%;6~ <14歲261例,占比56.1%。230人曾注射過新冠滅活疫苗(注射1針96人,2針134人),235人沒有注射新冠疫苗(其中3歲以上142人,占60.4% )。


本研究結果顯示:目前3歲以上應該注射2劑次及以上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者中,只有60.4%完成了接種;發現接種疫苗者與未接種者比較,在發熱比率(42.0% & 60.5%,p<0.05)、病毒核酸轉陰所需時間(均值8.73 d & 均值10.77d,p<0.05)等方面均有顯著差異。84.1%的兒童患者呈家庭聚集性發病,潛伏期中位數為1天(從0到10天)。


疫苗是戰勝疫情最主要的手段,現在我們發現核酸疫苗會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動物也會感染病毒」,動物體內的病毒會劇烈的變異,變異的病毒又可以感染人,變異病毒的毒性可能增強也可能減弱,這是我們今後要面臨的巨大挑戰。



我們團隊發現新冠患者痊癒後T細胞免疫保護持續,在這項研究中,主要發現96.3%的新冠患者症狀出現後7個月仍能檢測到中和抗體,但滴度水平下降顯著;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CD4+T細胞所占比例持續高於健康對照組。這或許是研發的新思路,提示我們,未來新冠疫苗的研發或許需要將視野放到這些T淋巴細胞上嘗試研發可刺激T淋巴細胞免疫,而且是通用多價核酸疫苗,為人體構建更持久和有效的新冠病毒免疫的防護機制。


在抗病毒藥物方面,新冠病毒蛋白酶3CL抑制劑Paxlovid(PF-07321332+ritonavir)初顯臨床療效,強效新冠抗病毒藥物仍然有待進一步研發和臨床確證。


為何會出現新冠長期後遺症?


關於新冠後遺症,其可能機制為[8-11]:1、新冠病毒感染直接導致的細胞或組織損傷;2、潛在的病毒庫或非傳染性新冠病毒片段引發慢性炎症;3、慢性新冠肺炎相關免疫耗竭;4、病毒誘導的自身免疫;5、免疫代謝異常和線粒體功能障礙;6、腎素 - 血管緊張素系統(RAS)失衡。


BMJ的這項研究闡述了Covid-19 的長期後遺症機制 。


ACE2 在心臟的心肌細胞、肺泡的Ⅱ型肺泡細胞(alveolar type Ⅱ, AT2)、食道的層狀上皮細胞、回結腸的上 皮細胞、腎近端小管細胞、膀胱及尿路上皮細胞等多種細胞中高水平表達,提示以上多個器官或組織可能成為 SARS-CoV-2 的潛在感染位點。


在「呼吸困難」方面,可能是由於在肺泡中:(A) 慢性炎症導致促炎細胞因子( eg,IL-6 和 TGF-β)和活性氧 (ROS) 的持續產生,並釋放到周圍組織和血液中。(B) 內皮損傷觸發成纖維細胞的活化,其沉積膠原蛋白和纖維連接蛋白,導致纖維化。(C) 內皮損傷、補體激活、血小板激活和血小板-白細胞相互作用、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正常凝血途徑的破壞和缺氧可能導致長期高炎性狀態和高凝狀態的發展,增加血栓形成風險。


在「疲勞」方面,一系列中樞、外周和心理因素可能會導致長期的慢性疲勞。大腦以及神經肌肉接頭處的慢性炎症可能導致長期疲勞。在骨骼肌中,肌膜損傷和纖維萎縮和損傷可能在疲勞中起作用,許多心理和社會因素也可能出現疲勞。


在「中樞神經系統」方面:(A) 長期免疫反應會激活慢性損害神經元的神經膠質細胞。(B) 高炎狀態和高凝狀態導致血栓事件的風險增加。(C) 血腦屏障損傷和失調導致病理性通透性,使血源性物質和白細胞浸潤腦實質。(D) 腦幹慢性炎症可能導致植物神經功能障礙。(E) 大腦中長期 COVID 的影響會導致認知障礙。


參考文獻 :


[1]Avanzato VA, et al. Cell. 2020 Dec 23;183(7):1901-1912.e9.


[2]Borges V, et al. mSphere. 2021 Aug 25;6(4):e0024421.

[3]https://nextstrain.org/ncov/gisaid/global/6m

[4]https://ngdc.cncb.ac.cn/ncov/monitoring/global

[5]McLean G, et al. mBio. 2022 Apr 26;13(2):e0297921.

[6]Kompaniyets L,et al. Prev Chronic Dis. 2021 Jul 1;18:E66.

[7]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science/science-briefs/underlying-evidence-table.html#print

[8] Crook H, Raza S, Nowell J, Young M, Edison P. Long covid-mechanisms,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BMJ. 2021;374:n1648. Published 2021 Jul 26.

[9] Siripanthong B, Asatryan B, Hanff TC, et al. The Pathogenesis and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COVID-19 Cardiac Injury: State-of-the-Art Review. JACC Basic Transl Sci.

[10] Ramakrishnan RK, Kashour T, Hamid Q, et al. Unraveling the Mystery Surrounding Post-Acute Sequelae of COVID-19. Front Immunol. 2021;12:686029.

[11] Zhang L, Richards A, Barrasa MI, et al. Reverse-transcribed SARS-CoV-2 RNA can integrate into the genome of cultured human cells and can be expressed in patient-derived tissue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1;118(21):e2105968118.

[12] Long covid—mechanisms,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BMJ 2021;374:n1648 http://dx.doi.org/10.1136/bmj.n1648



專家介紹



盧洪洲


內科學博士、留美博士後、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內科學、公共衛生管理與護理學博士生導師;曾任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院長助理,現任深圳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入選美國史丹福大學2021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2% Scientists 2021)及《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


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深圳市首屆疫情防控公共衛生專家組組長;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學術任職:世界衛生組織新發傳染病臨床診治培訓與研究合作中心主任;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衛健委愛滋病、流感、伊波拉病毒病、感染病質量控制中心專家,國家新冠病毒病救治專家組與境外抗疫專家組後方支持團隊成員。


本文由《呼吸界》編輯 Jerry 整理,感謝盧洪洲教授的審閱修改!



來源:呼吸界

文稿:盧洪洲

編輯:朱宗亮 Jerry

備註:圖片來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