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根脈 厚重穰鄧」《滄桑變遷》之隋唐五代時期

醉翁亭上看風雨 發佈 2022-08-10T20:50:37.810051+00:00

之五《滄桑變遷》之隋唐五代時期。隋朝,為中國歷史上經歷了魏晉南北朝三百多年分裂之後的大一統王朝,隋文帝楊堅為開國君主。

【千年根脈 厚重穰鄧】之五《滄桑變遷》之隋唐五代時期

隋唐五代時期

(581-960年)

隋朝(581—618年),為中國歷史上經歷了魏晉南北朝三百多年分裂之後的大一統王朝,隋文帝楊堅為開國君主。

開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廢郡立州,實行州、縣兩級行政區劃制度,以州直接統縣。移荊州於江陵,於穰縣置鄧州。鄧州統八縣:南陽、順陽、菊潭(在今內鄉縣)、新野、穰、冠軍、課陽(原名涅陽)、新城(原名臨湍)。此為設立鄧州之始。鄭州大學歷史教授孫重恩《鄧州論》稱:「鄧州」這一歷史地名,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它自隋開皇三年起至1913年,先後用1331年。其間疆域有變化,名稱也略有更改,但其治所和中心地卻始終未變。

隋文帝信奉佛教,即位後敕令天下廣建佛塔,以存放所贈之舍利子。仁壽二年(602年),鄧州奉令於高粱店(在今夏集鄉)建大興國寺,寺有舍利塔,寺、塔早毀,塔銘今存開封市博物館,清拓《隋鄧州大興國寺舍利塔銘》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又改鄧州為南陽郡,仍治穰縣。

大業十三年(617年),唐王李淵聽從次子李世民之計起兵。次年,隋煬帝楊廣死,李淵稱帝,國號唐,年號「武德」。李淵復罷郡置州,改南陽郡為鄧州,仍治穰縣,蒲州人呂子臧任鄧州刺史。是年,亳州人朱粲起兵反唐攻鄧州,被呂子臧與山南撫慰使馬元規擊敗,呂勸馬乘勝追擊,一舉滅之,馬不從。後朱粲復振,擁眾20萬,自稱楚帝於冠軍,年號「昌達」,再攻鄧州城,城破,呂子臧戰死,馬元規被殺。後二年,朱粲敗奔菊潭(在內鄉縣東北),降唐。又後二年,李世民捕殺投靠了王世充的朱粲。

唐武德二年(619年),省順陽縣入穰縣;改課陽縣(原涅陽縣)為深陽縣;北遷新城縣治於虎遙城(今羅莊鎮),屬酈州(治虎遙城)。

武德三年(620年),復立順陽縣(武德六年省入冠軍縣)。於鄧州置總管府,轄鄧、淅(今淅川縣)、酈、宛(今南陽市)、淯(今南召縣南)、新(今新野縣)、弘(今西峽縣北)等七州。

武德四年(621年),廢鄧州總管,以其屬地隸山南行台(武德七年復置總管)。分穰縣地置平晉縣(治今汲灘鎮梁寨村,武德六年廢縣入穰),屬鄧州。

武德六年(623年),省順陽縣歸冠軍縣,省平晉縣歸穰縣。封益州刺史、岐州平陸人竇璡為鄧國公。

武德七年(624年)秋,突厥入寇,至於渭水北,高祖李淵驚恐,欲選襄、鄧可居之地遷都避難,因秦王李世民竭力反對,終未實行。此後,唐昭宗時又動議遷都襄、鄧,因朱溫之牽制也未成行。遷都襄、鄧雖然無果,但說明襄、鄧之地具備建都的區域優勢。

武德八年(625年),廢宛州,以宛州南陽縣歸鄧州;廢酈州,以酈州之新城縣歸鄧州。

唐貞觀元年(627年),全國分為十道,鄧州屬山南道。鄧州轄六縣:穰(州治)、南陽、向城(今南召縣東南)、臨湍、內鄉、菊潭(當時,新野縣已省入穰縣,冠軍縣已省入穰縣和新城縣,新城縣已改臨湍聚,後於722年改為臨湍縣,深陽縣已省入穰縣)。是年,陳君賓為鄧州刺史,時值州邑喪亂之後,百姓流離,土地荒蕪。陳君賓果敢賑災開倉放糧,至才期月,皆還復業。二年,他州多遭霜澇,唯鄧境適得獨免,當年民多有儲積,他州戶民盡入鄧境就食。陳君賓後升太府少卿。

唐景雲二年(711年),山南道分為山南東、山南西二道、鄧州屬山南東道。

唐貞觀年間,李淵子豳王李鳳、鄧王李元裕、蒲州人張玄素曾授鄧州刺史。

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全國分為十五道,鄧州屬山南東道,道治襄州(今襄陽市)。自本年始,道不僅是一種監察區,而且定為常制,設治所,從而形成道、州、縣三級政權。

天寶元年(742年),改鄧州為南陽郡,郡仍治穰縣。

唐玄宗時,令諸州設玄元皇帝廟,文史學者劉先鋒先生考證,鄧州玄元皇帝廟在今古城路南段東側。開元年間,鄧州建開元寺,在今市區團結東路北側。

天寶十四年(755年),唐置官鑄鐵爐共九十九,於鄧為五爐。當年十一月,范陽、平盧、河東三道節度使安祿山與平盧兵馬使史思明反叛,史稱「安史之亂」。

天寶十五年(756年),鄧州南陽郡,治所穰縣,領縣七:穰、南陽、新野、向城、臨湍、內鄉、菊潭。有戶43050,人16.5257萬口。任命范陽人魯炅為南陽郡節度使。魯炅率兵五萬,駐屯葉北(今葉縣北),以防安祿山叛軍。

安史亂起,洛陽陷落,潼關失守,長安危急,唐玄宗倉皇出逃,叛軍長驅南進。時任真源(今河南鹿邑縣)令的鄧州人張巡起兵討賊,後率軍與睢陽太守許遠合兵,同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堅守近一年,大小四百戰,斬敵將三百餘,殺敵卒十餘萬。城中糧盡,援兵不至,力竭城陷,罵賊而死,贈揚州大都督,封鄧國公。魯炅為阻止叛軍南下,死守穰城一年,最終退守襄陽。無論是鄧人張巡、太守魯炅,還是守城抗叛的軍民,都為平定叛亂,維護統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可歌可泣。

乾元二年(759年),復改南陽郡為鄧州,魯炅為淮西節度使、鄧州刺史,鄧州領七縣:穰、臨湍、內鄉、菊潭、默水、南陽、向城。

寶應二年(763年),平昌人孟威任臨湍縣令。安史亂中,鄧州為重災區,作為南北要衝的臨湍縣受災更甚,寶應元年(762年)年底,全縣不到100戶人家,孟威到任後招撫流亡,勤恤百姓,興修水利,發展生產。7個月後,1000多戶返回了家園,臨湍縣被治理得井井有條。文學家、左補闕李華為此寫了著名散文《臨湍縣令廳壁記》,是研究當時鄧州的珍貴資料。後,符載於貞元五年(789年)撰《鄧州刺史廳壁記》,也是研究安史亂後鄧州的珍貴資料。

貞元四年(788年)十一月,鄧州人張建封為徐、泗、濠節度使,鎮徐州,以保護漕道咽喉汴水甬橋。張建封鎮徐州十餘年,軍、府稱冶。張建封(734—800年),字本立。少年時代即喜文章,善辯論,慷慨尚氣,以功名自許。初為湘南觀察使參謀,歷任刺史、節度使加檢校僕射等職,卒贈司徒。張建封禮賢下士,韓愈、許孟容等皆曾為其幕府;能詩善文,著有詩文230篇,均已散失。

元和十二年(817年),檢校左散騎常侍,兼鄧州刺史,充唐、鄧、隨等州節度使李愬,以唐鄧為基地,平定反叛的蔡州刺史吳元濟。

大和元年(827年),狄仁傑之族曾孫、太原人狄兼謨任鄧州刺史。值歲旱飢,發糧賑濟,民不流徙。

乾符三年(876年),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選精兵步騎3千,扼守汝、鄧要路,以拒黃巢起義軍。

中和元年(881年),黃巢率起義軍入長安,稱帝,國號大齊。三月,黃巢部將朱溫率兵攻陷鄧州,遂駐守鄧州,以控荊、襄。後,朱溫降唐,再後篡唐建五代之後梁。

唐朝時期,鄧境岑氏家族名人輩出,昭著天下。岑文本,東漢岑彭後裔,隋唐文學家,唐朝重臣,官至中書令(宰相)。岑長倩,岑文本侄,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封鄧國公。岑羲,岑文本孫,官至同中書門下三品(宰相)。岑參,岑文本曾孫,官至嘉州刺史,著名邊塞詩人。

唐朝時期,鄧州趙氏家族也是名人輩出。趙曄,穰人,進士出身,官至秘書少監、著名詩人。趙宗儒,趙曄之子,進士出身,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趙璘、宗儒侄孫,進士出身,官至衢州刺史,唐代文學家,著有《因話錄》。趙璜,趙璘之弟,進士出身,官至處州刺史。趙璉,趙璘之弟,進士。

唐朝時期,鄧境有一條連接關中地區與江漢地區的重要道路,稱「商鄧驛路」,起自陝西商州(今陝西商洛市商州區)止於鄧州,為武關道(又名商山路、名利路)之一部分。鄧境有臨湍(在今羅莊鎮南古縣村)、冠軍(在今張村鎮冠軍村)、曲河(在今文渠鎮文渠街)、南陽(即鄧州)等驛站。唐代很多著名詩人都從此路經過,並停駐鄧州,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如:韓愈,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鄧州(見歐陽修《後唐書》)、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從藍關人秦嶺,翻越高山,到達鄧州。在鄧州,寫下《次鄧州界》《路傍堠》《食曲河驛》《過南陽(鄧州)》等詩。鄧州城關韓營的韓氏即韓愈後裔,鄧州曾建韓文公書院,後另建臨湍書院,並建三君子祠(後改稱三賢祠),並祀韓愈、寇準、范仲淹。長慶二年(822年),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赴任杭州刺史,途經鄧州,寫下《鄧州路中作》,既描寫了鄧州的秋天景象,又表達了思鄉之情。著名詩人王維、錢起曾游鄧州覆釜山(在羅莊鎮北,俗稱土谷山)並賦詩,王維有《飯覆釜山僧》詩,錢起有《春晚尋覆釜山》《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獨往覆釜山寄郎士元》《夕游覆釜山道士觀因登玄元廟》等詩。孟浩然有《和張二自穰縣還途中遇雪》詩。此外,駱賓王、張九齡、李白、杜甫、李商隱、劉禹錫、胡曾等詩人都曾蒞臨鄧州,歌詠鄧州。

隋唐時期(581—907年),鄧境或稱鄧州,或稱南陽郡,但治所均在穰縣,轄境也無大變化。由於天下一統,國強民富,且穰縣為京都長安通往江漢平原的門戶和重鎮,為南陽盆地大部分區域的政治中心,其經濟,文化空前繁榮。《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天寶年間,鄧州有43055戶,165257人。

五代時期(907—960年),鄧州依次隸屬於梁、唐、晉、漢、周。

唐天祐四年(907年)4月,朱溫廢唐稱帝建立後梁,都開封,改元開平。開平三年(909年)升鄧州為宣化軍節度,治穰,轄五州:鄧州、泌州(治今唐河縣)、隋州(治今隨州市)、復州(今天門市)、郢州(治今鍾祥縣)。鄧州轄九縣:穰、南陽、向城、臨湍、內鄉、菊潭、淅川、順陽、新野。

後梁龍德三年(923年)10月,後梁亡,李存勖建後唐,都洛陽,改元同光。是年12月改宣化軍為威勝軍節度,仍治穰。

後唐天成二年(927年)九月,雲州節度使高行珪為鄧州威勝軍節度使。時杭州臨安人錢寬為威勝軍節度推官。錢寬即後之吳越王錢鏐之父、鄧王錢俶之祖。

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引契丹入侵,契丹主冊封石為大晉皇帝,約為父子國,史稱「五代後晉」,初都洛陽,後遷開封,後唐亡。仍於鄧州設威勝軍,治穰。

後晉天福七年(942年),因上年山南東道(冶襄州)節度使安從進反,降襄州為防禦州,直屬京。其所管均、房二州割屬鄧州。

後漢天福十二年(947年)五月,契丹入汴,後晉亡。後晉北平王、加守太尉劉知遠於太原即皇帝位,國號漢。仍於鄧州設威勝軍,治穰。改臨湍縣為臨瀨縣。

後周廣順元年(951年),後漢侍中、監國郭威即皇帝位,國號周,都開封,史稱「後周」。明年,改威勝軍節度為武勝軍節度,仍治穰。

顯德三年(956年),廢向城縣,以其地分入穰縣與南陽縣。

顯德五年(958年),洛陽人、滑州節度使宋偓為鄧州威勝軍節度使。

「安史之亂」後,晚唐及五代各朝都特別注意採取各種制置削弱方鎮割據勢力。鄧州自五代後唐同光三年(923年)至後周顯德五年(958年),34年間,易帥29人次。

五代時期,雖然歷時僅50餘年,但因社會動盪,戰爭頻仍,鄧境頗受其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