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車牌挑動科索沃與塞爾維亞神經,巴爾幹還剩多少呼吸空間

國際在線 發佈 2022-08-11T03:59:01.295194+00:00

當地時間2022年8月1日,科索沃米特羅維察,義大利憲兵站在分隔阿爾巴尼亞人和塞爾維亞人的Ibra橋旁。

當地時間2022年8月1日,科索沃米特羅維察,義大利憲兵站在分隔阿爾巴尼亞人和塞爾維亞人的Ibra橋旁。科索沃的「政府」決定於8月1日午夜生效,因此,科索沃北部的塞族人於上月31日封鎖了通往塞爾維亞邊境的亞林傑和布爾尼亞克的道路。由於科索沃政府的決定被暫時擱置了一個月,局勢在夜間得到了平靜。 人民視覺 圖

自8月初起,科索沃當地的塞族居民和普里什蒂納政府的衝突持續發生。這是自科索沃於2008年宣布「獨立」以來,雙方最為激烈的一次對抗。

科索沃當局原計劃從8月1日起,要求任何持塞爾維亞政府所頒發身份證件入境的人,在科索沃地區逗留期間,必須取得科索沃當局頒發的臨時文件;還要求持有塞爾維亞車牌的塞族居民重新登記,在兩個月內換成科索沃車牌。

此舉引發當地塞族居民的強烈不滿。7月31日開始,科索沃北部的塞族民眾發起抗議活動,使用重型車輛設立路障、封鎖道路,科索沃當局則出動特警,封鎖了與塞爾維亞的兩處過境點。抗議現場一度響起槍聲,塞族人聚居的小城科索夫斯卡-米特羅維察甚至還拉響了空襲警報。整個抗議期間,還發生了有人向塞族房屋投擲手榴彈、科索沃警察沖入塞族學校沒收文件等一連串事件。

美國壓力下科索沃暫時妥協

科索沃當地塞族居民和科當局在車牌認證問題和身份證件簽發問題上糾纏已久。科當局曾在6月底宣布,作為對與塞爾維亞方面長期存在的「車牌爭議」的回應,科索沃將從今年8月1日起禁止懸掛塞爾維亞牌照的車輛入境,並要求持塞爾維亞發放證件的公民,在科索沃境內需另行申請臨時證件。此外,科索沃當局還強制規定,在9月底之前,科索沃全境內懸掛塞爾維亞牌照的車輛需強制註冊。

科索沃在2008年自行宣布獨立,截至2019年2月18日,聯合國的193個成員國中,僅稍微過半的107個國家正式承認了科索沃。科索沃更換車牌和身份證件並非隨心之舉,而是旨在強化其「國家認同」,追求與作為主權國家的塞爾維亞實現「對等」。

在科北部聚居的塞族民眾一直不承認普里什蒂納政府的統治。塞族人口在當地占據多數,政治認同依然傾向於塞爾維亞,並且還獲得了塞爾維亞政府的一些資金支持。

同時,科索沃塞族的活動範圍也受到了科當局很大的限制。據塞方媒體報導,他們大多數時候只能在塞族生活區(科索沃北部)活動,假如離開當地進入科索沃其他地區,則有遭遇襲擊或挑釁的風險。

在塞族居民的示威發生後,美國也向科索沃當局施加了一些壓力。普里什蒂納方面應美國的要求,決定推遲重新登記人員和車輛的新規則。科索沃警察開始向持有塞爾維亞身份證的人發放文件,當地的路障也開始拆除。有媒體確認,每位持有塞爾維亞身份證的乘客在過境點都會收到一份出入境文件,其中說明進入科索沃北部地區的日期和時間、使用的過境點,以及乘客的個人信息。

對於科索沃行政當局宣布將針對塞爾維亞的新規推遲一個月的決定,美歐多方均表示歡迎。美國駐科索沃大使傑弗里·霍文尼爾敦促科索沃當局推遲新規實施,同時呼籲塞族抗議者拆除路障,他表示,「正確的道路是通過民間對話。」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則稱,這樣的開放性問題「應當通過歐盟協調的對話來解決」。

塞方「去納粹化」措辭引發聯想

換車牌事件反映出科索沃內部的塞、阿兩族衝突逐漸升溫。作為塞族居民的「母國」,一直沒有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塞爾維亞作出了強烈反應。

8月2日,塞總統武契奇表示,他將在8月中旬前往布魯塞爾與科索沃地區領導人會談,但他對會談的結果不抱任何期望。武契奇強調,塞爾維亞一直倡導和平,但如果有人越界威脅塞爾維亞人的安全,他也不會保持沉默。

談及過去幾天在科索沃北部發生的抗議活動,武契奇對爾維亞廣播電視台(PTC)表示,該地區經歷了「困難的兩天」,距離「災難」僅一步之遙,但雙方最終還是避免了最糟糕的情況。他批評稱,這場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科索沃地區的某些人試圖利用俄烏衝突的動盪局面來謀求自己的利益。塞爾維亞媒體和俄羅斯媒體也頻頻發表評論,認為在此巴爾幹半島地緣形勢日益敏感之時,科索沃的此類舉動有單方面升級對立之嫌。

來自其他塞爾維亞政治人物的言論則更加激進。來自武契奇所在黨派的議員弗拉迪米爾·杜卡諾維奇在推特上聲稱,塞爾維亞「將不得不對巴爾幹地區來一場去納粹化行動」。這在推特等西方社交平台上引發了不小的波瀾,一些評論聲音將塞可能採取的做法與俄對烏的軍事行動進行比較。

在緊張局勢升級以後,由北約部隊為主的國際維和特派團駐科索沃部隊(KFOR)發布聲明稱,正在密切監測局勢發展,並準備根據其任務規定「在穩定受到威脅時進行干預」,並稱「駐科部隊將根據聯合國授權,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始終在科索沃保持一個安全可靠的環境」。

當前,北約駐科索沃部隊仍有大約3700人。這支駐科部隊的指揮官與所有利益攸關方保持聯繫,包括科索沃安全組織的代表和塞爾維亞國防部長。這支北約部隊駐紮當地確保了塞爾維亞政府無法直接派遣軍事力量進入科索沃。

歐盟發言人已經證實,博雷利將邀請武契奇和庫爾蒂參加會談。庫爾蒂則表示,科索沃當局目前還沒有收到正式邀請。他還聲稱,科索沃當局支持推動「科索沃與塞爾維亞關係正常化」的對話。

歐盟又是輸家?

一些西方媒體和輿論傾向於認為是武契奇政府有意策動了科索沃北部塞族民眾的抗議。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的一篇評論稱,俄羅斯對貝爾格勒政府的支持正試圖將塞爾維亞變為巴爾幹半島的「小俄羅斯」,成為克里姆林宮在當地推進影響力的「特洛伊木馬」。

在這種敘事中,歐盟成為整場博弈中最無辜卻又受損最大的一方。設在美國的「地緣政治監控」網站評論稱,與俄羅斯一樣,塞爾維亞也是所謂「威權國家」,其內部政治反對派受到打壓,司法和言論自由都大大受限,當政的武契奇政府最近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專制傾向」。塞爾維亞的這種狀態與歐盟試圖在整個西巴爾幹地區推行的價值觀「背道而馳」。

「由於俄羅斯深陷烏克蘭,精力有限,因此在巴爾幹採取了通過塞爾維亞來動搖歐盟東南方向安全的策略。」該評論寫道,「俄羅斯已經成功展現了它利用當地民族對立和矛盾的能力,它將巴爾幹那些早已被凍結的衝突重新激化,力圖遏止西方和歐盟在那裡推進『民主化』。」

按照如此敘事,如果說塞爾維亞是「威權的」俄羅斯在歐盟東南方向安插的「橋頭堡」,那麼科索沃就成了歐盟和美國在當地「推廣價值觀」的「排頭兵」。但在塞方輿論看來,將科索沃背後的歐盟描繪為無辜的受害者未免有失公允。

俄媒塔斯社報導稱,塞爾維亞一直沒有承認科索沃「獨立」,科也沒有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因此科單方面給塞族居民施加的限制被塞方視為改變現狀的舉動,背後是歐盟希望藉此對塞施壓,逐步實現塞科雙方「對等」,乃至貝爾格勒政府最終承認科「獨立」。但在塞爾維亞的國內政治中,承認科索沃獨立無異於政治自殺,塞憲法中一直有科索沃屬於塞爾維亞的相關條款。

俄媒還回顧稱,歐盟在2013年4月促成了普里什蒂納與貝爾格勒之間的一項協議,即所謂的《布魯塞爾協議》。然而,雖然歐盟一直敦促塞爾維亞執行該協議,但《布魯塞爾協議》的科索沃/阿爾巴尼亞部分至今仍未履行。

對於緊張的科索沃局勢,英國《新政治家》雜誌網站8月1日評論稱,目前,科索沃至少有一個月的呼吸時間——俄軍被束縛在烏克蘭,插手科索沃局勢的能力有限。雖然現在還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但不難想像,如果有一顆子彈擊中錯誤目標,就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畢竟,普里什蒂納離塞拉耶佛(編者註:一戰導火索事件的發生地)不是很遠。(澎湃新聞記者 汪倫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