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華獨守空房68年後,郭沫若女兒見到她,一聲媽媽讓她淚流滿面

李砍柴 發佈 2022-08-11T05:16:05.984500+00:00

她空有一個名義上的丈夫,卻獨守空房一生,安靜地遠遠看著丈夫眠花宿柳,一娶再娶。她終生不可能有自己的兒女,卻默默地看著丈夫開枝散葉,和旁人生了 11個子女。

她空有一個名義上的丈夫,卻獨守空房一生,安靜地遠遠看著丈夫眠花宿柳,一娶再娶。

她終生不可能有自己的兒女,卻默默地看著丈夫開枝散葉,和旁人生了 11個子女。

這世上少有人知道她,但她的丈夫卻家喻戶曉。

這個在所有人眼中存在感極低的女人,卻頑強地在世上存在了90年。

她與公婆相伴26年,深得公婆看重,然而一世夫妻,她卻和丈夫只有三遇之緣。

她就是郭沫若的原配妻子——張瓊華。

1912年農曆的正月十五,四川樂山沙灣鎮上鑼鼓喧天。

披紅掛彩的花轎上,22歲的張瓊華眼裡閃著羞澀而嚮往的光彩,同樣對這場包辦婚姻充滿期待的,是受過高等教育的20歲新郎郭沫若。

聽介紹人說,女孩子是天足,生得美,又正在讀書,郭沫若不禁幻想到:自己的妻子是如空谷幽蘭,還是原野百合?

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夫妻互拜、吃交杯酒一應儀式過後,小夫妻終於進入洞房。

然而,當郭沫若揭開新娘蓋頭,紅袖添香的美夢瞬間落地碎成了渣兒,他心中冒出一句俗語:

多年以後,包括郭沫若侄女在內的多人為張瓊華喊冤,說張瓊華相貌中等,雖然不漂亮,但絕對不醜;鼻子稍翹,但絕無缺陷。

可是,沒有什麼能改變郭沫若洞房花燭夜的失落。

那一天,酩酊大醉的他被母親苦勸回到新房,轉眼就酣然入夢。

洞房中的新娘張瓊華卻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既然命運將自己跟身邊這個冷漠的年輕人捆綁在一起,那麼對於她來說,這便是宿命,除了接受,她自己別無選擇。

婚後第五天,郭沫若以上學為由,要去成都。

張瓊華隨公婆送到船邊,傷心的淚水就像斷了線的珠子。

而此時的郭沫若,已然在心底篤定了,絕不回頭。

1913年暑假,郭沫若決意東渡,去日本留學。

張瓊華每天面對著掛在牆上的丈夫照片,心中無望地期待著,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此一別,就是漫長的26年。

期間,郭沫若時常有家信寄給公婆,張瓊華也會被婆婆叫到屋裡聽信,每次聽完都忍不住暗自落淚。

婆婆理解兒媳的心境,勸兒媳給兒子寫信,希望兒子接兒媳去日本「耍一耍」。

張瓊華於是托人代筆給郭沫若寫了一封信,委婉地說了去日本之事。

郭沫若沒有給張瓊華回信,只在給弟弟回信的末尾,冷冷地表達了這個意思:

你八嫂的信我讀完了,你跟她說我沒空回信,也沒空帶她來日本,請她幫忙照顧父母就好。

守在樂山的張瓊華哪裡知道,彼時身在大洋彼岸的郭沫若,已與日本女子伊藤富子戀愛同居。

這個後來改名為郭安娜的伊藤富子,為郭沫若生育了四子一女。

這場異國戀,郭沫若的父親完全不接受,他只認張瓊華這個兒媳婦,郭沫若後來給張瓊華寫信說:

結果,在和日本女子相戀的同時,郭沫若又和上海姑娘於立忱相愛了。之後於立忱被強召回國,因憂思病痛交加,1938年她在上海自縊身亡。

同年,郭沫若不辭而別,將郭安娜及五個子女拋在日本,隻身返回上海,並經人介紹認識了於立忱的妹妹於立群,很快陷入熱戀中。1939年,郭沫若同於立群在重慶舉行婚禮。

在郭沫若與三位女子輾轉戀愛的日子裡,張瓊華在樂山守著「正妻」名分,默默照料著公婆,無望地等待著。

1939年2月,郭沫若的父親郭朝沛病重,郭沫若聞訊後,決定回鄉探親。

這一年,距離1913年郭沫若離開沙灣,已經隔了整整26年。

看著西裝革履榮歸故里的兒子,一直由張瓊華和郭家四姐悉心照顧的老父親老淚縱橫。

老人家含淚說:八兒你回來了,八女子就好過些了。

家人還告訴了他,郭沫若母親七年前去世時留下的遺言:他日八兒回來,必要善待吾張氏媳,毋令其失所。

看到父母如此看重張瓊華,郭沫若沉默了。

他細細審視著這承載了自己青春的老房子。

當年的婚房,一切都是他離開前的樣子,自己的照片端端正正掛在房間正中,他用過的筆、寫過的字、看過的書、從日本寄來的家信,一件一件保存完好。

郭沫若從家人口中得知,在自己離家的漫長歲月里,張瓊華每天操持家務,孝敬公婆,照顧幼小,贏得全家人的尊敬與信賴。

公婆把她看作親生女兒,婆婆走到哪裡,都會把她帶在身邊。

此情此景,郭沫若縱然對她沒有任何愛情,卻無法不心生幾分內疚。那天,當著父親與家人的面,郭沫若對張瓊華一躬到底。

也許,這一躬,曾經給過孤苦半生的張瓊華些許安慰,但又如何能暖得了她一世的蒼涼。

在家中,郭沫若給兄弟姐妹們分別題畫留詩,特意也給張瓊華寫了兩張斗方。他對張瓊華說,日後如果缺錢,這個是可以拿去換錢的。但張瓊華哪裡捨得,夫妻一場,這是郭沫若留給她最珍貴的紀念。

1939年7月,郭沫若的父親病逝,郭沫若帶著於立群和剛生下三個月的郭漢英連夜回家奔喪。

情敵見面,卻未見絲毫眼紅。

張瓊華主動把自己居住多年的婚房騰出來,讓給了郭沫若和於立群。

她還從市場上買來鮮魚活雞,親自下廚,給尚在哺乳期的於立群催奶。

她抱著小漢英,笑著對廊檐下玩耍的侄兒侄女們說:看,你們八爸給我帶回來的媳婦和孩子。

喪事辦完以後,郭沫若離開前,張瓊華堅持一定要去送他。也許在張瓊華心裡,隱隱是知道此生難再見的。

那天,飛機起飛後,她抬頭仰望著飛機遠去的方向,呆呆地佇立了許久。

父親去世後,郭沫若把分給自己的一份祖業留給了張瓊華,從此再也沒有回過沙灣

此後,張瓊華先是靠著收租谷過日子,但土改過後,張瓊華沒了土地,就只能靠賣小吃和手工品生活。

她每天邁著小腳早出晚歸,旁人只覺得這個老太太實在可憐,卻沒有人知道,她也是郭沫若的妻子啊。

郭家的侄兒侄女勸她給郭沫若寫信求助,她總是搖搖頭。

直到晚年她自己上街都很困難了,才不得不寫信給郭沫若,希望郭沫若每個月給她寄15塊錢。

從此,張瓊華就靠郭沫若給的生活費過活,這也是她和郭沫若之間唯一的聯繫。

1963年,張瓊華曾專程到北京,希望與闊別多年的郭沫若見一面。

但工作繁忙的郭沫若並未與她相見,而是讓工作人員陪她逛了許多名勝古蹟。

臨行前,陪同人員問她還需要什麼,她要了一個鋁鍋,一段燈芯絨布,還有一些小小的紀念品,然後獨自返回樂山。

晚年的張瓊華,日子越來越孤獨。

寂靜的山村里,她常常搬一張小凳坐在門外,抬頭看向天空,看著看著就陷入回憶里。

她想起新婚時風流倜儻的丈夫,哪曾想他日後會如此有出息;她想起青春韶華的自己,哪曾想自己會成為一個棄婦,在本應兒孫繞膝的遲暮之年,卻無兒無女,形單影隻。

1978年,郭沫若病逝,終年86歲。

1979年6月,四川樂山舉辦首屆郭沫若學術討論會,郭沫若的女兒郭庶英、郭平英應邀參加。

會後,她們特意回老宅看望已年近九十的張瓊華。

聽到有人在耳邊呼喚「媽媽、媽媽」,張瓊華恍惚地愣住了,等她搞明白拉住自己雙手的這兩個人,竟然是郭沫若的兩個女兒,一瞬間,她淚眼模糊,泣不成聲……

一場情深緣淺的婚姻,情深的總是女子,緣淺的總是男兒。

困不住郭沫若的舊式婚姻,卻困了張瓊華整整一生。

1980年6月,守了68年活寡的張瓊華溘然長逝,享年90歲。

她孤老一世、堅守一生;一生一世,一場空。

參考:《何處相守,何來相安》 謝一葦著 九州出版社

-END-

作者:小七

編輯:剩草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

「風流住持」釋智定,白天清心寡欲,晚上開豪車住別墅養男人

腦出血博士孕婦被選擇保娃,又被丈夫拋棄,靠一眼一手指造奇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