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月球》:科幻+?還是喜劇+?

中國電影報 發佈 2022-08-11T20:29:39.659532+00:00

七月底,被寄予「救市」厚望的科幻喜劇《獨行月球》上映了,預售票房破億,首周末票房破十億,征戰電影市場勢如破竹,不負期待,毫無意外成為接棒《人生大事》的暑期檔王炸爆款。

七月底,被寄予「救市」厚望的科幻喜劇《獨行月球》上映了,預售票房破億,首周末票房破十億,征戰電影市場勢如破竹,不負期待,毫無意外成為接棒《人生大事》的暑期檔王炸爆款。這當然跟「沈馬」組合強大的號召力有關,打著含騰量100%招牌的潛在廣告詞就是想看「騰哥流浪月球」,那就來看《獨行月球》吧。

與以往開心麻花作品相比,這部大電影最大的創新就是把喜劇舞台搬到了月球上,有更為恢弘的情境設定和浪漫的奇觀呈現,直接把開心麻花的小品串聯喜劇升級到格局更大的2.0版。

自2019年《流浪地球》樹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新標杆之後,許多電影加入了更多面向未來的科幻元素,比如科幻+動畫(《熊出沒·重返地球》《衝出地球》)、科幻+兒童(《外太空的莫扎特》)等,開心麻花也踏上了「科幻」新浪潮這艘船,將科幻和喜劇嫁接,製作出別具一格的混搭類型。

新浪潮:軟科幻變硬科幻

影片超出期待的部分顯然是真誠飽滿的科幻元素,不僅有含騰量,更重要的是硬核科技的重磅加持,讓作者大膽浪漫的想像力變成大銀幕可見的奇觀畫面。

這是開心麻花目前投資最大的一部電影,為了呈現出電影中月球表面的逼真質感,主創打造了6000平米的攝影棚,還鋪陳了200噸沙石模擬月面粉塵。從2018年開始籌備,啟用製作《流浪地球》的國內頂級特效團隊,特效鏡頭近2000個,占據到了95%,拍攝142天,後期製作一年多。最終呈現給觀眾的是規模龐大的月盾基地、具有視覺衝擊力的隕石雨、滿是隕石坑的月球空間。

除了視覺上的沉浸感,影片還打造了一個脾氣暴躁的金剛袋鼠。影片進行了大量的虛擬拍攝,演員郝瀚穿上動捕服進行動作、表情表演,後期用CG還原了一隻毛髮逼真、表情豐富的大袋鼠,而沈騰大部分時間都是對著空氣進行一個人的獨角戲。

這些特效為影片賦能,不僅有科幻推理的基礎,也營造了極致浪漫的氛圍。獨孤月根據月球自轉速度,實施環月計劃進行自救,給地球人以鼓舞;滿天星辰,金剛鼠拉車馳騁月球,飛躍隕石大坑,致敬了史匹柏《E.T.外星人》的經典畫面,也讓我們對浩瀚無垠的宇宙太空多了一份神往。

最後,獨孤月托舉宇宙錘飛向隕石π+,這種自我犧牲式的英雄壯舉,即刻讓人聯想到《流浪地球》中吳京飾演的身為父親的航天員。粉碎的宇宙塵埃並沒有消失,而是化為星環,永遠環繞在地球身邊,意喻著獨孤月對人類的守護相伴。

另外,從頭灌到尾的主題交響配樂也賦予了影片商業大片的磅礴氣勢。緊密配合劇情的《月盾計劃》《白月光》《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大撤離》《倖存者》《元氣滿滿的一天》《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長存湖》《救or not to救》《a head full of dreams》《地球的呼喚》《光》《人類最後的機會》《中間人》《回家之路》《英雄》等30多個歌曲配樂使人沉浸,騰格爾演唱的幽默自嘲的西北調《黃河的水幹了》,楊鈺瑩演唱的甜酥小情歌《讓我輕輕地告訴你》,李玟演唱的悠揚大氣、意境遼闊的《你留下的愛》則瞬間調動觀眾情緒,土洋混搭,風格各異。

《獨行月球》再次印證了中國電影重工業水平的提升,本來主打喜劇的軟科幻意外升級為硬科幻,著實驚喜。

其實,沈騰並非第一次接觸科幻,2019年寧浩執導的科幻喜劇《瘋狂的外星人》中,沈騰聯合黃渤、和徐崢扮演的外星人過招,三大喜劇人集結,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的鬧劇。2021年的《我和我的父輩》中,沈騰執導了科幻短片《少年行》,並飾演了一個從2050年穿越回來的機器人,最後為了救小孩也犧牲了一把,合演還有老搭檔馬麗、新人辣目洋子,這些都成為《獨行月球》的表演前奏。

開心麻花:喜劇變正劇

最接近娛樂本質的喜劇向來是觀眾的剛需,尤其是疫情期間,人們渴望通過電影來放鬆解壓。影片低於期待的部分也很明顯,就是喜劇分量不足,沈馬組合對手戲很少,記得上次在影院爆笑還停留在2018年沈騰主演的《西虹市首富》。

喜劇是本土化的類型,科幻則是國際化的嚴肅命題,喜劇和科幻的結合必然帶著土洋結合感,也必然帶來一定程度上的互相消解。如何調試二者的平衡是本片面臨的最大考驗。第一次獨立執導長片的張吃魚也表示科幻偏冷調,喜劇偏暖調,所以他選用了黃色的太空衣,在荒寒月球上代表一種生的希望。

影片遵循了原著漫畫的基本設定:2050年,人類為抵禦小行星π對地球的撞擊,實施月盾計劃,而獨孤月卻意外被落在月球上,自以為是「宇宙最後一個人類」。影片大部分的笑點都來自於獨孤月和金剛鼠這對月球CP組合,這倒是很符合漫畫的原有設定。韓國搞笑漫畫之王趙石創作的漫畫《獨行月球》被稱為太空版《楚門的世界》,因為獨孤月和金剛鼠的相愛相殺戲碼被地球人全程直播,這點和開心麻花的喜劇訴求一拍即合。

影片汲取了漫畫的精華,採取了月球和地球的主客雙視角,並且保留了「獨孤月」這個中間人的設定。鏡頭反轉,視角從月球切回地球,月球上放飛自我的獨孤月正在被全球人觀看,這種「觀看」與「被觀看」的套層結構自然而然產生了喜劇效果。再加上開心麻花慣常的諧音梗、流行語、無厘頭、誤會、戲仿、解構、大反差來製造本土化笑料,影片的直播段落還是輕盈放鬆的,只不過個別笑點過於低俗。

在人物設定上,為了馬麗的出演,重建沈馬組合,影片最大的改編就是新添了月盾計劃指揮官馬藍星這個高冷的女神角色,順帶把獨孤月的身份從動物學博士改為沒當成工程師的太空維修工,並設置了情感內在驅動力「星月之戀」,獨孤月對馬藍星花痴般的暗戀、單戀成為他一切行動的動機:無論是生的希望、還是大義赴死,甚至被拋棄在月球上,獨孤月都沒有絲毫猶疑、傷心。這個人設太過於完美,僅憑電梯上的「一眼萬年」就可以使他赴湯蹈火,說服力有點單薄。對比7年前《夏洛特煩惱》中馬冬梅對夏洛一廂情願的苦苦痴戀,這好像是前世今生的一種調換和代償,觀眾自行腦補,似乎還可以理解。

有人戲稱《獨行月球》就是《火星救援》+《楚門的世界》+《流浪地球》的組合版,這正說明影片的調性不僅僅是喜劇,它涵蓋了災難、喜劇、科幻、愛情、超英等各種類型,給觀眾帶來各種豐富複雜的情緒體驗。

當獨孤月像夸父逐日一樣,實施環月計劃自救,生死關頭,他還是返回救出同伴金剛鼠,給觀眾帶來熱血激越的燃情。當獨孤月毅然決然擋在隕石和地球中間,托舉宇宙錘砸向π+,便迎來了他的高光時刻,從一個默默無聞、平凡普通的「中間人」進化為一個犧牲自我、拯救人類的「大英雄」,完成了人物弧光,也成就了最為催淚的悲壯場面。女主「藍星」的名字意喻地球,獨孤月對「藍星」的一見鍾情到生死守護,從小愛延伸到大愛,境界的升華直接使喜劇調性轉變為深沉大氣的正劇,令人感動。

影片還觸及了一個人類的終極命題:孤獨。月球和地球都被隕石撞擊,世界末日情緒瀰漫,生似乎比死顯得更為艱難。月球上,獨孤月採取餓死、撐死、毒死等各種死法對抗孤獨,還好有突然闖入的暴力金剛鼠為伴。

地球上,蝸居地下城的倖存者灰色情緒蔓延,為了拯救失去希望的地球人,馬藍星設計了「製造英雄」計劃,用直播獨孤月返回地球的方式來點燃人類希望,不同於反諷意味的《楚門的世界》,獨孤月被直播帶給地球人是滿滿的正能量。而當獨孤月失去生的希望時,馬藍星又帶領地球人打開光束,給遠在月球的獨孤月以回應,雖然這有點脫離現實,但點亮地球的那一刻我還是落淚了,兩個星球的人類的雙向奔赴、相互守望正是觀眾被感動的點,也體會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涵義。

人類團結一心,我們不再孤獨,這種精神能量帶給人類活下去的勇氣。唯一的遺憾是——地下城以華人為主,少量國際人士作為配色,在演繹「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宏大命題時顯得有點小氣,不夠國際化。

很明顯,影片帶給觀眾的各種情緒體驗遠遠超越了喜劇,雖然導演張吃魚一直在強調本片的內核是喜劇,科幻只是他藉助的外殼,但其實相較於5年前他和宋陽聯合編導的《羞羞的鐵拳》,笑點已經相當稀少了,這樣反而有了多個維度的拓展空間。但這並不意味著開心麻花的喜劇品牌下降,而是展示了其拍攝更有深度的正劇的潛力。期待開心麻花的快樂相伴,更期待它的自我突破所帶來的創新之作。

|周 夏

編輯 |李佳蕾

責編 |杜思夢

CONTACT US

聯繫我們

新聞線索 | 214742506(微信)

轉載授權 | 214742506(微信)

商務合作 | 3117342843(微信)

投稿郵箱 | zgdybxmt@qq.com

MORE NEWS

© 中國電影報原創稿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