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必敗,也要強推:美國政府執拗得近乎悲壯、悲催

過河卒子and與非門 發佈 2022-08-13T20:54:00.166557+00:00

我們有很多人說:和美國把關係搞壞了,美國會帶著西方國家,不給中國高、新技術。就拿航空航天來說,美國早早就對中國進行「封鎖」,還專門出了兩個限制性的東西:《考克斯報告》和《沃爾夫法案》。

一、拜登在簽署時,站在他後面的人一肚子的「悲催」

我們有很多人說:和美國把關係搞壞了,美國會帶著西方國家,不給中國高、新技術。其實,美國何曾給過中國高新技術?

就拿航空航天來說,美國早早就對中國進行「封鎖」,還專門出了兩個限制性的東西:《考克斯報告》和《沃爾夫法案》。這些東西出台時,兩國關係還是蜜月期呢。

這幾天,美國議會制訂的《晶片和科學法案》通過,拜登新冠陽性的隔離一結束,就簽署了這個法案。毫無疑問,這個法案就是針對中國的,裡面有專門的條款。

這是一個綜合性法案,是綜合了《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2萬億基建計劃」、「國家關鍵能力防禦法案」等內容搞出的法案。

實際上,就連美國人自己都知道:他們在晶片的競爭中不一定落敗,但想阻止中國晶片的發展,一定辦不到;到最後,晶片業也會像航天一樣,中國自己走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但現階段的美國,他們不得不強行推出這個法案,因為這是迫不得已的最後一招。也許議會在通過法案時,議員們各有各的盤算;但拜登在簽署法案時,站在他後面的人的確一肚子的「悲催」。

二、美國人知道,技術是「封鎖」不住的,當年英國就封鎖過美國

二百多年前,美國剛剛獨立,在發展的過程中,就被英國技術封鎖過。當時的世界,英國一枝獨秀,因為他們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

讓英國在世界上成為經濟巨人的,就是英國人掌握的獨特技術——紡織技術,英國人的紡織機大規模生產,把手工紡織業全部滅掉了。

美國是有名的棉花產地,英國有先進的、效率奇高的紡織機,絕大部分利潤都被英國人賺去了,這種模式對英國非常有利。

美國人當然不甘心,總是想方設法自己搞紡織機;但英國人打死也不會主動給美國技術,他們不能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錯誤。

英國人為了防止美國人跟自己競爭,出台各種法律,全方位對美國封鎖技術,包括:嚴禁止美國人參觀本國的工廠;嚴禁英國紡織業工程師、工人移民美國;違反者判重刑等。

雖然有很多嚴禁,但還是有許多工人跑到美國,1860年,跑到美國的紡織工程師超過40萬人;

尤其有一位紡織機械技術大拿、工程師塞繆爾·萊斯特,他跑到美國,憑自己的記憶,為美國製造了第一台紡織機。

由於塞繆爾·萊斯特對美國的工業革命貢獻巨大,被美國人譽為「美國工業革命之父」,但英國人恨得要死,說他是「英國叛國賊」。

英國人為什麼願意離開驕傲的「日不落帝國」,到遙遠的荒蠻之地美洲呢?

就英國來說,他們國內技術人才太多了,人一多就內卷,很多有本事的人在英國得不到發揮,自然要到處找機會,這是人類發展的規律。

另一方面,英國雖然強大,但強大的帝國越來越腐朽,內部等級森嚴、外部消耗嚴重,為了維持霸權,英國還要花費巨額財富在世界各地打仗;

看起來帝國牛逼閃閃,實際上底層的日子也不是很好過。

而美國,剛剛建國,國土廣大、人口不多;美國還出台各種保護私人企業、保護私有財產的法律;美國政府也在各方面對外來人才進行照顧。

歐洲能人不斷外逃,美國不但吸引英國的紡織業工程師,也大量吸收各行各業的人才。

華盛頓在建國時就命令財政部長漢密爾頓組建一個科技間諜網絡,華盛頓交給他的工作就是:

首先獲取世界尖端科技的情報信息;然後得到這些技術,不管用什麼手段。

漢密爾頓聰明地制訂了「專利法」:技術專利受美國保護,但美國法律只保護美國公民。

所謂的「專利」,美國是不管來源的,只要在美國本土出現,他們只保護;至於是不是抄襲別國的、偷盜他人的,美國不管。

這也造成美國成為當時「偷竊技術」大國,現在美國無中生有指責別人的東西,當年美國自己每一件都幹過。

有了專利,就能把技術變現,這對有技術的人才是個巨大的吸引。

對於成為美國公民的條件,美國也專門出了政策:只要有技術,來到美國就能成為美國公民;成為美國公民,你的技術可以申請專利。

技術人才,美國政府還在稅收減免、土地劃撥上給予大量的照顧,近乎白給,甚至倒貼。

隨著各種措施的實行,人才不斷湧向美國,英國的技術封鎖被輕鬆打破。所以,美國人從自己有限的歷史經驗就知道:技術是封鎖不住的。

就在美國宣布「晶片政策」時,不知道多少人注意到我國出台的人才政策:回歸的華人博士可以獲得我國的「長駐證」,這就是我國的「綠卡」。

我國的綠卡不好拿,這在世界上是最著名的。

三、關於大國的晶片業,各種說法都有,我們一定要自信

晶片問題都說爛了,網絡上各種奇葩的論調都有:樂觀的認為一點問題沒有,我們追趕上指日可待;悲觀的人覺得一定不行,理由是晶片這個產業鏈很長,我們解決不了。

實際上,他們的說法都不對。我們在晶片製造上相對領先的巨頭落後,這是事實;晶片業是個很長的產業鏈,這也是事實。

但在這個產業鏈中,我們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起碼我們在原材料的初級生產上沒有問題,還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

我們在絕大多數晶片上是可以完全自主的,這也是事實。天天拿7納米以下的高端先進位程嚇唬大眾,不是故意帶節奏,就是自己真不懂。

倒是外國相關公司急得不得了,比如荷蘭的ASML公司,他們早就說:如果不賣光刻機給大國,三年後他們的市場就是自己的了。

ASML公司還有句話沒說:等大國發展起來,自己就有倒閉的危險。

還有美國的英特爾公司,他們一開始打擊我國的晶片也是打得最狠的,但美國政府來真的,要他們不再中國設廠,他們不幹了:

這是自絕於世界最大的市場啊,現在出局,將來想進就不可能了。

我們的晶片落後,不是能力不足的問題,而是市場競爭力不夠的問題。以前選擇太多,可以很方便地從國外買,這造成國產的沒人用,也就沒法再投入研究資金。

現在,美西方把我們禁了,很多的選擇沒有了,只有自己搞。「沒有選擇其實是最好的選擇」,當我們自己搞出來之時,就是西方晶片業倒閉之日。

太多這樣的例子了:美國不和我們航空航天合作時,網上哀嚎一片:大國航空要完。現在的結果呢?大國空間站一天一個樣,美國的國際空間站天天鬧心。

以前的面板業我們不行,平板電視價格居高不下,我國廠家買韓國的、台灣的面板,受盡訛詐。現在呢?我們自己製造出面板,價格應聲而落,國外面板廠紛紛破產。

再說個小的例子:平衡車是荷蘭人發明的,一開始接近30萬人民幣一台;美國人搞到專利,自己生產,一台價格降到10萬左右。

小布希接待安倍晉三訪問時,還自豪地拿出「平衡車」展示:美國製造的成果。

結果,專利被小米買到以後,中國製造的平衡車只要一千多一部,就這個價格工廠還賺很多;搞得農村賣菜的大媽都騎著平衡車。而國外的平衡車廠家立刻倒閉。

可以憧憬:待我們的晶片業發展起來後,什麼台積電、英特爾,都要轉行發展別的;任何國家在工業製造上和大國對殺,幾乎沒有勝算。

對未來一定要自信,偉人在1949年8月18日就說過:···多少一點困難怕什麼。封鎖吧,封鎖十年八年,中國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四、美國的「晶片法案」既不要臉,也不可行

這一次拜登簽署的《晶片和科學法案》,是個非常「不要臉的」法案,因為美國口口聲聲不准別的國家補貼企業,說這樣違反「公平的市場秩序」。

當美國在自己制定的「公平的市場秩序」之下競爭不過別人時,他們就不顧以前的「正義、價值」,明目張胆地用法律護航自己對企業補貼。這不是打臉自己嗎?

在這個法案里,針對大國的是:領了美國補貼的企業,不准在大國建「高端晶片」工廠。這不就是赤裸裸地用行政手段干涉企業市場行為嗎?美國的臉呢?

但奇怪的是,拜登剛簽署法案,美國晶片股票全部暴跌。因為資本已經嗅到不安的氣息;市場知道,美國的做法絕不可行。

美國法案不可行,美國政府為什麼要硬推呢?這裡有美國政府的焦慮:

1、再像以前那樣,按照所謂的「市場經濟」來競爭,美國已經沒辦法保持先進地位,連高科技方面的壟斷地位也不保。

所以,美國要利用現在還有的霸權,把現代高科技產業的靈魂「晶片製造」全部趕到美國;

2、美國再也不能用「自由的市場」來和大國進行競爭,而是要用「計劃經濟」來競爭;這是他們以前一直罵的,現在發現只能這樣才可以效率更高;

3、現在大國在晶片方面還是落後的,美國就要利用這個優勢,緊緊拉住大國的步伐;還要用各種壟斷地位給大國使壞。

4、美國的目的就是儘量延長自己的霸權、儘量遲滯大國的發展。

美國還一廂情願地認為:自己完全占據晶片製造業,製造出晶片後高價賣給急需晶片的大國。這樣,既遏制了大國,又把錢賺了。

現在,各個晶片製造巨頭都很矛盾:領美國補貼,就要失掉大國的市場,這是個占全球30%的市場啊,丟掉了再也進不去了,哪一個企業願意。

不領這個補貼,自己與領了補貼的公司沒法競爭,這是看得見的危機。另外,美國要晶片製造巨頭都到美國建廠,這也讓晶片製造巨頭難受:在美國建廠,成本要升高一半。

內行都知道,在晶片上是禁不住大國的;美國這樣干,反而把大國巨大的市場丟掉,大國的晶片業反而發展得更快。

大國已經在晶片產業發力了,資金充裕,據說到2024年要建設31座晶片廠,占了全世界新建晶片廠的一半;14nm製程已經不是問題,7nm的突破也為時不遠了。

所以,英特爾、三星等大型巨頭都急得不得了。

五、難道這是美國吸取英國的教訓

《中國製造2025》在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量子計算、電池技術、生物科技等對未來競爭力至關重要的領域指明了我們的方向。

美國有戰略眼光的人已經發現了危機,比如米爾斯·海默,這傢伙是個大鷹派,他天天提醒國會山的人,要他們小心大國。

但美國的選舉制度,選出來的都不是專業人士,而是唯利是圖的政客。政客們在專業方面是沒有長遠的目光的。

比如剛剛惹出大禍的佩洛西,她一點專業知識都沒有,只能天天炒作意識形態,還炒出成就,成為美國的第三號人物。

《晶片和科學法案》是限制大國晶片業的,其實也是美國和《中國製造2025》進行競爭的計劃書。

但在這個計劃里,美國政客為自己代言的企業爭取了大量的國家補貼,不管這個補貼在專業上有沒有用,反正他們為企業做了;

至於到底能不能保證在晶片上打倒大國,政客們就不懂了;雖然隱約知道:可能不行。但也要咬著牙推進,有點奮不顧身的「悲壯」。

美國現在無疑還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在科技上他們仍處於領先位置,在軍事他們仍然一枝獨秀。

但他們何嘗不像一戰前的英國,正在被後發國家追得兩眼發花,現在的「美元」就像當年的「英鎊」一樣,變得不穩、世界貨幣地位岌岌可危。

英國當年的策略是「光輝孤立」,自己在島上呆著,不主動出擊;而是挑逗德國與歐洲國家的矛盾,希望別人打起來,阻止德國發展的步伐。

後來,世界大戰打了起來,英國沒有辦法置身事外。從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打,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短短三十年,大英帝國徹底垮塌。

現在的美國多像當年的英國:四處挑動世界地緣矛盾,想讓別的地方亂起來,一方面自己可以在經濟上得以,另一方面可以遲滯別的國家發展的速度。

唯一不同的是,美國在挑起各國矛盾的同時,還配套了一個《晶片和科學法案》。難道這是他們吸取英國的教訓,對英國的做法加以改進的一個做法?

反正我個人覺得:美國挺「悲催」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