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魏將到秦國大良造,又到反秦合縱家,公孫衍為何如此執著?

北極狼人 發佈 2022-08-15T06:41:10.158802+00:00

戰國時期有兩位著名的縱橫家張儀和公孫衍,作為歷史上張儀真正的對手公孫衍的一生神秘而又透著執著,他從魏將到秦國的大良造,又到反秦的合縱家,一生堪稱跌宕起伏波瀾壯闊,他執掌過韓魏兩國相印,又合縱五國抗秦,自任叢約長,《孟子·滕文公下》記載,公孫衍一怒而諸侯懼之,可見其在諸侯中的威望,

戰國時期有兩位著名的縱橫家張儀和公孫衍,作為歷史上張儀真正的對手公孫衍的一生神秘而又透著執著,他從魏將到秦國的大良造,又到反秦的合縱家,一生堪稱跌宕起伏波瀾壯闊,他執掌過韓魏兩國相印,又合縱五國抗秦,自任叢約長,《孟子·滕文公下》記載,公孫衍一怒而諸侯懼之,可見其在諸侯中的威望,但他為何會從秦國大良造變成反秦志士呢?

公孫衍在魏國時大志難申,只能屈才在軍營中擔任副將,鬱郁不得志讓他萌生去意,此時秦惠文王處死商鞅,正四處招攬人才,公孫衍趁此機會離開魏國,向西來到秦國,在這裡他見到惠文王,將自己的為秦國制定的東出計劃和盤托出,深得惠文王的認同與讚許,並迅速提拔重用他,委任他為秦國大良造,公孫衍也不辱使命,帶領秦軍一舉收復河西之地,

此時他在秦國春風得意,大有一展宏圖鯨吞魏國之勢,而魏國經此慘敗對秦國已經心存畏懼,魏王派人來秦國遊說公孫衍,希望他能放魏國一馬,故國情懷讓公孫衍滅魏的思想有些動搖,他向秦王建議同意魏國割地求和,而此時恰好張儀入秦不久,他一眼看穿了公孫衍的用意,張儀向秦王講明利害關係後,秦王開始疏遠公孫衍,對於這種疏遠公孫衍心知肚明,此時剛剛登基的魏襄王派人密會公孫衍,承諾只要公孫衍回歸魏國,將把相邦之印交給他,這也讓公孫衍下定決心離秦,回到魏國。

他剛離開秦國,張儀就被秦王重用,心內對張儀極度不滿的公孫衍開始運作三晉合縱抗秦,但三晉此時國力已經大衰,憑三國之力也難有勝算,公孫衍又拉攏燕國,中山國一起五國相王,通過相王,平衡各國實力,並一同出兵抗秦,可是他的妙計又被張儀化解,張儀拉攏齊楚兩個大國,對五國開始分化瓦解,

齊國出兵攻打趙國,又聯合燕國逼中山國去王號,讓五國同盟名存實亡,這次失敗也讓魏襄王對公孫衍失去信任,而張儀開始遊說各國連橫親秦,搖擺不定的魏王又轉而開始割地求和,和秦國通好,

但公孫衍心有不甘,他繼續遊走於列國之間,距離秦國最近的韓王任命公孫衍為相邦,讓他繼續聯絡諸侯,經過他的努力,終於說動燕王,楚王,趙王,加上韓魏兩國,組成五國聯軍要與秦國決戰,與此同時,西北戎義渠國也被公孫衍挑動,要東西夾攻秦國,此時若五國齊心,秦國將遭滅頂之災,

但同盟異心是東方六國最大的問題,燕國楚國對攻打秦國並不認真,他們明哲保身,義渠國則見利忘義,早早被秦國用錢物收買,騰出手的秦國在函谷關外,將三晉聯軍打得丟盔卸甲,左庶長樗里疾帶領秦軍乘勝追擊,在修漁斬首24萬,三晉惶恐求和,這次攻秦失敗也讓公孫衍認清,六國是烏合之眾,很難撼動秦國,就算聯合也是苟延殘喘,暫時續命而已,此後他雖然仍然遊走於韓魏之間,但再難掀起浪花,但他的結局如何則在歷史上有兩種記載,一說他死於魏國內鬥,而戰國策則記載在秦惠文王和張儀死後,他又被秦武王請回秦國擔任丞相,但這段記錄可信度不高,他橫死魏國的可能性更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