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癌症患者骨轉移前,有這四類徵兆

海心知愈 發佈 2022-08-15T10:38:55.865373+00:00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超過1000萬的新發癌症患者,並有大約600餘萬患者死於癌症,嚴重危害著人類健康和生活質量。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超過1000萬的新發癌症患者,並有大約600餘萬患者死於癌症,嚴重危害著人類健康和生活質量。

而晚期癌症患者常出現遠處部位的轉移,其中骨骼更是惡性腫瘤的最常見轉移部位,可謂遠處轉移癌中的「冠軍」。


哪些癌症容易發生骨轉移?


臨床數據表明,常見的惡性腫瘤中,這些癌症發生骨轉移的概率較高。

第一梯隊: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骨轉移發生率最高,大概有60% -75%。

第二梯隊:肺癌、腎癌、肝癌、惡性黑色素瘤,大概有20%-45%的概率發生骨轉移。

第三梯隊:消化道腫瘤(如胃癌、結直腸癌)以及婦科腫瘤也可能發生骨轉移,整體發生率一般在10%以內。


骨轉移是怎麼發生的?


骨轉移瘤多經血道轉移,即癌細胞隨著血流播散到相應的位置,並侵犯正常的骨組織,形成骨轉移瘤。

按道理來說,癌症患者的每一塊骨頭都有可能發生轉移,但統計下來,脊柱是最容易發生轉移的部位,尤其是胸椎;其次才是骨盆、四肢長骨(股骨)、顱骨和肋骨。


骨轉移有哪些信號?


一、疼痛

骨轉移早期症狀可能只有疼痛,而且往往症狀較輕,容易被忽視。尤其是很多老年人認為出現腰腿痛很正常。

骨轉移的疼痛患者往往沒有過量活動、不良姿勢等誘因,且疼痛持續天數更久,逐漸減重,夜間入睡期間可能會更加疼痛。

雖然並非所有的疼痛都代表骨轉移,但如果癌症患者出現多部位、固定且持續的疼痛,就需要引起一定的警惕,建議及時就醫,查明病因。


二、骨折

這裡的骨折並非尋常所說的因受到劇烈打擊出現的骨折,而是指病理性骨折,在受到輕微外傷甚至無任何誘因的條件下,就發生骨折。

癌細胞轉移至骨組織,對其造成侵蝕、破壞,導致骨質流失,硬度降低,骨組織變得異常脆弱。

輕微外傷或咳嗽都可能導致病理性骨折,即使是一些簡單的日常活動,甚至是拍蚊子都有可能出現骨折,進而表現為局部疼痛明顯加重、畸形和活動障礙。


三、局部及神經壓迫症狀

被癌細胞侵犯的骨組織會繼續增殖,產生腫塊或局部腫脹,多見於四肢淺表部位,嚴重者可能影響鄰近的關節活動。

同時,額外增大的體積還可能壓迫周圍神經,如癌細胞轉移至脊柱,會損害並壓迫到神經根或脊髓馬尾,使患者出現感覺減退、根性神經痛(多為放射性)、大小便失常、麻痹,嚴重者還會出現癱瘓的症狀。

所以說,出現以上症狀就要小心了,這可能是身體給出的骨轉移信號。


四、高鈣血症相關症狀

癌細胞對骨骼產生破壞後,鈣離子會從骨骼滲出到血流中,從而引起高鈣血症。

高鈣血症它可使神經、肌肉興奮性降低,引發嗜睡、反應遲鈍、精神淡漠等神經系統症狀,以及乏力、肌肉疲勞、肌張力減低等表現;消化系統症狀包括噁心、厭食、嘔吐等。


骨轉移還有得治嗎?


其實,發生骨轉移也並非就意味著無計可施,前列腺癌、乳腺癌等腫瘤患者在發生骨轉移後一般有較長的生存期,如果能得到合理治療,患者可長期生存。

目前,對於骨轉移,常見的治療手段包括手術、局部放療、對症性藥物治療等。

手術治療:局部手術可以有效去除轉移灶,預防或處理病理骨折、解除神經壓迫。

放射治療:局部進行體外放療能改善骨骼疼痛感,並有效延緩骨轉移瘤進展,防止椎體骨轉移患者病情進一步加重,壓迫脊髓神經,出現截癱。

藥物治療:對於疼痛明顯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適合自己的止痛藥物,減輕疼痛感,提高生活質量。也可應用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增強骨骼。雙磷酸鹽藥物是治療癌症骨轉移的最常用的一類藥物,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小,


面對骨轉移,需要做好這些!


一、動態檢測,定期複查。

影像學檢查:

X 線可以發現病理性骨折、明顯的骨質破壞,但敏感性較低。

CT 和磁共振能夠發現更早期的轉移病灶,磁共振在判斷脊柱轉移癌是否壓迫神經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骨掃描能夠早期篩查全身骨轉移,PET-CT 則能顯示全身臟器及骨轉移情況,利於對患者作出全面評估。

實驗室檢查:部分骨轉移患者會出現鹼性磷酸酶和血鈣的升高,所以建議癌症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期抽血檢查上述指標。


二、關注心理健康

患者要正確認識骨轉移,儘量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消除抑鬱、焦慮及恐懼,配合醫生進行後續治療。

家屬要耐心傾聽細心觀察患者的痛苦細節,給患者安全感,儘量陪伴病人,幫助回憶患者朋友家庭軼事和生活笑話,減輕孤獨、傷心,增強生活信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