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冷知識——歷史上真實的伍子胥

地理歷史冷知識 發佈 2022-08-16T07:41:16.538341+00:00

伍子胥,名員,子胥是字,又稱申胥。楚國人,生年不詳,死於公元前484年。子胥的父親名伍奢,兄伍尚。其先人伍舉,以直諫事楚莊王,有顯名。


伍子胥的逃亡生活

伍子胥,名員,子胥是字,又稱申胥。楚國人,生年不詳,死於公元前484年。子胥的父親名伍奢,兄伍尚。其先人伍舉,以直諫事楚莊王,有顯名。他的後人,因而在楚國也有名氣。

楚平王使楚大夫費無忌到秦國為太子建娶婦。婦美好。無忌先回楚,勸說平王納秦女,為太子另娶婦。平王聽從了他的意見,後生子熊珍。無忌原為少傅,而伍奢為太傅。無忌既以秦女獻媚於平王,因離太子而事平王。無忌恐怕平王死而太子繼位,殺害自己,便設法陷害太子建。建的母親是蔡女,平王不喜歡她。平王逐漸對建疏遠了,令守邊地的城父。無忌不斷向平王進讒,說太子因為秦女,對王怨望,要王有些防備。還說太子居城父將兵,外交諸侯,就要作亂了。平王召伍奢詢問。伍奢知無忌進了讒言,因說:王為什麼為讒賊小臣而疏骨肉之親?無忌對平王說:王如不制止,將要被擒了。於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馬奮揚往殺太子。

奮揚使告太子,太子奔宋。無忌對平王說:「伍奢有二子,都是賢能,不殺,將是楚國的憂患。可以伍奢為質而召之。」王使使對伍奢說:能招二子來你就能活著,不然則死。伍奢說:「我有兩個兒子,長子為人慈溫仁信,若我叫他,他會來的。小兒子固執剛強,能成大事,他看到,來後也一定被捕,他是不會來的。」平王不聽,召公子,說:來吾生汝父。不來,今殺奢也。」伍尚說:「我能見父一面,雖死猶生。」遂往楚就父,後與父俱被戮於市。平王復遣使追捕子胥,使者追到野外。子胥對使者說:回去告訴你的王,要釋放我的父兄;不放,楚國將為廢墟。使者還報平王,平王發兵追趕,不得而返。伍奢聽到伍員已逃走,說:楚國的君臣將苦於兵了!

子胥在去宋尋找太子建的路上,遇好友申包胥。子胥說:父母之仇不與戴天履地,兄弟之仇不與同域接壤,我將亡楚。申包胥說:你能亡之,我能存之。子胥至宋時,有大夫華氏之亂,便同太子建由宋奔鄭,再由鄭到晉。晉頃公想以太子建為內應而滅鄭,許以鄭封太子。事泄,鄭定公與子產誅太子建。子胥同太子建的兒子勝奔吳。

相傳伍子胥行到昭關(今安徽含山北),幾為關吏所捕。隨後,楚兵又追趕到來。正不得脫身時,見江上有個漁舟溯流而上。子胥呼渡。漁父歌著:「日月昭昭乎寢已馳,與子期乎蘆之漪。」一面就把船靠近蘆葦灣里。子胥正向漁船走去,漁父又唱著:「日月夕兮,予心憂悲!月已馳兮,何不渡力?事寢急兮,當奈何?」子胥上了船,漁父把他送過江。他看見子胥面有飢色,為他去取飯。子胥懷疑有詐,深藏蘆葦之中。待到漁父回船,持飯再三尋找,子胥慢慢出來,炮餐一頓,想以「百金之劍」相謝。漁父說:「楚國已出法令,得伍員者,賜粟五萬石,爵能執珪。我哪裡圖你的百金呢!」子胥問其姓名,答以「蘆中人」,希望富貴之後莫相忘!子胥走了幾步,再回顧時,漁父已把漁船弄翻,自己沉到水中去了!子胥沉默悲哀良久,才又前行。到了吳國,行乞於深陽市上。他在這裡遇見了一個未嫁的女子,擊綿於瀨水之上,他向她乞討到一筐米飯。子胥吃飽之後,囑她收拾碗盞,不要向外聲張。女子說,「我獨與母居三十年,貞潔自守。今與丈夫飯食,是越禮行為,因我不忍心而至此。您走吧!」當子胥前行幾步,回頭看時,女子已自投於瀨水中。子胥既至吳都,披髮赤足塗面行乞於市上。吳人見他象個貴族的後裔,又不是本國人,猜想是逃亡出來的,便報告了吳王僚。

吳王僚問明情況,準備擢用子胥,相與論政。子胥勸吳代楚。當時公子光圖謀奪取王位,深怕王僚伐楚有功,於己不利。便極力勸阻王僚,不要聽信子胥,說子胥是為報私仇而說這些話的。子胥知道公子光的用意,推薦專諸,於公子光,自己退野躬耕,等待時機。專諸,或作鱄設諸,堂邑人。伍子胥在逃往吳的途中,遇見專諸與人斗,盛怒之下有萬夫莫當之勢,但其妻一呼即還。子胥怪而問之。專諸說:「夫屈一人之下,必伸萬人之上。」子胥從他的表面和言論上知他是勇士,便陰相結納。專諸被推薦於公子光後,甚受光的禮遇。

伍子胥在吳的功業

公元前515年,吳王僚乘楚平王之喪,派公子掩余、燭庸率師圍潛。又派季札聘魯,觀察中原列國動向。楚派大軍在潛地夾攻,吳軍進退不得。公子光認為時機已到,假意宴請王僚。在王僚的森嚴戒備下,專諸以進獻炙魚為名,在魚腹中藏劍,乘間抽劍殺死王僚,專諸也當場被殺。公子光即位,就是吳王闔廬。闔廬命專諸之子為卿,重用子胥,使知國政。

在伍子胥與聞吳國國政之初,闔廬就提出來立國大計。他說:「吾國僻遠,顧在東南之地,險阻潤濕,又有江海之賓。君無守御,民無所依,倉庫不設,田疇不墾,為之奈何?」子胥說:「治國之道,安君理民是其上者。」而立城廓、設軍備,實倉廩、治兵庫則是安君理民的手段。子胥奉命把城郭倉廩都建立起來。他所建吳都城姑蘇,周回四十七里,有陸門八,水門八,是當時一座很大的城。他還奉命訓練兵卒習術戰騎射御之巧。所有這些,都提高了吳國在軍事上進攻防守的水平,也是吳進一步接受中原文化的標誌。這是伍子胥入吳後立下的第一件重要功業。

公元前512年,即闔廬四年,吳滅徐,準備伐楚。伍子胥提出了一個伐楚的戰略方針。他說:「楚執政眾而乖,莫適任患。若為三師以肄焉。一師至,彼必皆出。彼出則歸,彼歸則出,楚必道敝。亟肄以之,多方以讒之,既罷而後以三年繼之,必大克之。」這大意是說,楚國掌權的人多,意見不一致,也沒有一定的計劃。

公元前511年,吳伐楚,攻夷(城父)、潛、六、弦(今河南潢川縣等地),使楚國將士疲於奔命。公元前508年,楚伐吳,軍隊駐在豫章。吳用一支兵在豫章迎擊,暗中轉移實力到巢邑,在豫章抗擊楚軍之後,集中兵力圍住在巢邑的楚軍,大敗楚軍,俘獲了楚公子繁。

公元前507年,蔡、唐跟晉、吳結盟,共同對付楚國。公元前506年,晉國在王室劉文公參加下,在召陵開了十八國諸侯的盛大盟會,共謀伐楚。由於晉人索取蔡國的財賄不得,又出爾反爾,而會盟作罷。但是,因為伐楚之勢畢竟無可扭轉,這年夏天,蔡國滅了不參加盟會的沈國。冬天,蔡、吳、唐伐楚的大戰爆發了。

在蔡、唐二隊的引導下,吳隊向楚國進發,先是乘舟溯淮到蔡地登陸,然後把戰船放在水灣處,和楚軍夾著漢水對峙。楚令尹囊瓦的軍隊渡漢水進擊,從小別打到大別(均在漢陽縣北)和吳交鋒三仗,都沒有得手。他自知不敵,即想逃走。這時,兩隊已集中到柏舉(今湖北麻城縣)進行決戰。闔廬之弟夫概王摸清了楚軍士氣低落,就帶領自己所屬五千兵士進攻,把楚軍打得大敗,囊瓦奔鄭。吳軍跟蹤作長距離的追襲。在清發(今湖北安陸縣)突擊半渡河水的楚軍,在雍澨(今湖北京山縣)又突擊正在開飯的楚軍,一連打了五個勝仗,就長驅進入楚之郢都。楚昭王出逃。

伍子胥找尋不到楚王,掘了已故一王之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之仇。

申包胥逃在山中,使人告伍子胥說:「子之報仇,其以甚乎?吾聞之,人眾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親北面而事之。今至於僇死人,此豈其無天道之極乎!」伍子胥說,「為我謝申包胥曰: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於是申包胥到秦國乞求救兵,秦哀公表示要商議,請他先在賓館住下。他說,我國君民正在受難。他靠在秦庭門外哀哭著,七天七夜,哭聲不絕。秦哀公被感動了,說:「楚雖無道,有臣若是,可無存乎?」遂決定發兵五百乘救楚,這已經是第二年(前505年)。


秦楚聯軍打敗夫概王。楚射被吳俘虜,他的兒子跟從子西收集散兵游勇,又在軍祥(今湖北隨縣)打敗吳軍。秦楚聯軍滅了唐國,吳軍又在公婿之谿和麇地(今湖北與陝西交界)連吃敗仗。夫概王乘機回國想奪取王位,但被闔廬打敗,奔楚,楚封為棠谿氏。這年越國也抄吳後路,向吳進攻。吳國自己也消耗不少,只好撤軍。吳國回師的次年,公元前504年,吳太子終纍又用舟師打敗楚軍,俘虜楚國兩個水軍將領和七個大夫,又在繁陽(今河南新蔡縣北)打敗楚子期的陸軍。楚國元氣大傷,國內人心惶惶,形勢緊張,於是把都城往北遠遷至都(今湖北宜城縣東南)。史稱:「當是時,吳以伍子胥、孫武之謀,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可以說子胥在吳的功業達到了頂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