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郭嘉和諸葛亮誰更厲害?易中天老師說:他們有5個共同點

乖史論 發佈 2022-08-16T10:13:27.961101+00:00

三足鼎立的舞台上張揚著智勇雙全的英雄,硝煙瀰漫的戰場上演繹著精彩絕倫的戰術,悲歡離合的話本里記載著津津樂道的傳奇,三國時期就是中國歷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階段,英雄輩出,梟雄爭霸,群雄崛起,儘管它只是魏晉南北朝大插曲中格格不入的一段,卻因那些直至今日,依舊活躍在各大影視作品中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而具有自己獨特的腳本和注釋——三國,英雄,戰火,智謀,才情。

若要人問,三國是什麼?

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這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歷史,這是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這便是三國。

三足鼎立的舞台上張揚著智勇雙全的英雄,硝煙瀰漫的戰場上演繹著精彩絕倫的戰術,悲歡離合的話本里記載著津津樂道的傳奇,三國時期就是中國歷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階段,英雄輩出,梟雄爭霸,群雄崛起,儘管它只是魏晉南北朝大插曲中格格不入的一段,卻因那些直至今日,依舊活躍在各大影視作品中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而具有自己獨特的腳本和注釋——三國,英雄,戰火,智謀,才情。

誰人不知諸葛亮?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誰人不知曹孟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誰人不知關雲長?只因雲長武藝強,致使猛將束手亡;誰人不知劉皇叔?嘆息劉玄德,平生見事遲。

那,你可知郭嘉?

曹魏陣營的頂級謀士,追隨曹操平定北方,官渡之戰奠定格局,他生前,曹操專為他設立首席軍師之座,他死後,曹操赤壁大敗哭奉孝,甚至有人言:「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而不少人會將郭嘉與諸葛亮相比較,還一定要分出個孰強孰弱,其實,易中天老師評價得很中肯,兩人都有這些共同點:都是少年天才,都會投奔明主,都曾謀功為高,都是忠心耿耿,都曾被託孤。

其實,兩人都是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倒也不必分出個輸贏。

年少有為,擇名主而事

郭嘉出生潁川,自幼胸懷大志,經韜偉略,只是因為天下時局動盪,郭嘉難遇伯樂便選擇遠離聲囂,避世不出。

雖然避居桃源,但郭嘉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那份雄心壯志,他一直廣交各路江湖好漢,群雄豪傑,蓄勢待發,只待有一日能夠施展抱負,大展身手。

局勢變幻莫測風起雲湧,一個能奪天下的熱門人選進入到郭嘉的視野,此人正是各路諸侯中實力最為雄厚的袁紹,為了施展抱負,郭嘉出世,加入了袁紹天團。

袁紹家族勢力雄厚,地位顯赫,在官渡之戰之前實力強勁,在當時吸引了許多謀士前來投奔他門下,有郭圖、許攸、田豐等,門客眾多,21歲的郭嘉被埋沒到這烏泱泱的門客之中。

空有滿腔抱負,奈何無用武之地,郭嘉鬱郁不得志,曾向袁紹的謀士辛評傾訴衷腸,稱袁紹不知道如何調兵遣將,這麼多謀士各有所短各有所長,袁紹卻不知道加以利用,此外,袁紹此人行事拖泥帶水,朝令夕改,沒有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應有的果決,袁紹這樣瞻前顧後的性格是很難成大事的。

事實證明,郭嘉識人眼光毒辣,在看透了袁紹的優柔寡斷後,他毅然選擇離開袁紹,儘管離開袁紹後的郭嘉再次賦閒長達六年時間,但他終於等來了他要的,能夠奪天下的人。

公元196年,在荀彧的舉薦下,郭嘉投身曹操門下,此時的曹操實力遠不如袁紹,但郭嘉分析局勢後選擇曹操作為自己的明主。

投身曹操不僅是郭嘉的轉折點,也是曹操的轉折點,從此以後,曹操和郭嘉一個出謀劃策, 一個領兵作戰,在中國北方迅速崛起,明珠事明主,曹操知人善用,郭嘉高瞻遠矚,他們這一對黃金組合註定要創造一段傳奇。

郭嘉的耐心等待也沒有被辜負,只要有才,任何時候被發現都不算晚。

大展拳腳,助曹操成事

在郭嘉的努力下,曹操一舉奪下徐州,將久踞徐州的呂布圍困於下邳,呂布已是窮途末路的困獸卻依然負隅頑抗,堅守下邳不出,雙方僵持了大半年的光景,戰時拉長帶來的是軍心的渙散和軍隊的疲軟,曹操拿呂布沒辦法, 漸漸起了放棄的念頭。

冷靜的郭嘉卻並不主張放棄,一旦放虎歸山,想再打虎就難了。呂布的驕傲自大是制勝的突破點,結合呂布的性格弱點,郭嘉建議曹操採取「急攻」策略,一邊攻打下邳,一邊水淹下邳,呂布堅持死守,卻被曹操左右圍攻,團團圍困,無奈之下只能出城投降。

就這樣,一代戰神隕落於郭嘉這個清瘦文弱的謀士之手,這也為曹操官渡大戰掃清戰場,否則官渡之戰中有呂布參與其中,必定會讓曹操分身乏術。

解決了呂布後,袁紹便成為曹操不可忽略的一個勁敵了,實際上,在官渡大戰前夕,曹操曾猶豫是否要和袁紹開戰,老臣們主和,謀士們主戰,讓曹操一時之間拿不定主意,畢竟主力軍如果全部去一線打仗,那後方許昌的安危也將會是一個很大的隱患。

在曹操舉棋不定之時,郭嘉毅然站出來作「十勝十敗」說,他引經據典,分析曹操與袁紹的優劣,引劉邦大敗項羽奪天下的典故給曹操信心,讓曹操下定了攻打袁紹的決心。

官渡之戰正式打響,雙方陷入膠著時,孫策開始調兵遣將準備攻打曹操後方,曹操得知後有些擔心後方,準備班師回朝,郭嘉卻一眼看穿了孫策的現狀。

孫策剛剛平定江東,目前還沒有能力攻打曹操,為今之計只有速戰速決。

果然沒過多久孫策就被刺殺,曹營安然無恙,曹操在郭嘉的謀略下打贏了這場以少勝多的戰役,官渡之戰歷時一年之久,最終以曹操大敗袁紹取勝。

這次官渡之戰幫助曹操一躍而至霸主地位,郭嘉也由此深受曹操器重。

官渡之戰後,曹操想乘勝追擊,繼續攻打袁紹殘部和他的兩個兒子,按說此時軍心高漲,實力雄厚,正是追擊的好機會,群臣都建議曹操繼續追擊,只有郭嘉冷靜分析後建議退兵。

在他看來,袁紹的兩個兒子向來不和,袁紹一死,兩個兒子一定會一爭高下,等他們起內訌時再攻打,既不費時也不費力。

曹操聽從了郭嘉的計策後假意南征劉表,結果不久就收到袁紹的兩個兒子反目的消息,曹操乘機領軍北上,不費吹灰之力便將二人一舉拿下——而這也是著名的「遺計定遼東」,曹操靠著郭嘉臨死時獻給曹操的最後一計成功拿下二袁。

強攻不如智取,郭嘉對人心的分析和大局的掌控再次幫助曹操剷除勁敵。

英年早逝,曹操哭奉孝

在郭嘉的輔佐下,曹操一路北上,殺呂布、滅袁紹、定北方、伐烏桓,奠定了其北方霸主的地位,而他與郭嘉一武一文,一勇一智的組合也出現在不同的點兵台上,鬼才郭嘉胸藏溝壑,運籌帷幄,風雲變幻之中只有他始終談笑風生,侃侃而談,沉著冷靜的清瘦面容之下,是算無遺策,是風華無限。

可天妒英才,曹操統一北方後,得到的卻是郭嘉的死訊——郭嘉在從柳城回來的路上一病不起,從政十二年後溘然長逝,享年38歲。

得知郭嘉死訊,曹操崩潰大哭,一代梟雄親自到郭嘉靈堂哭靈,郭嘉的離世無異於斬斷了曹操的左膀右臂,男兒有淚不輕彈,更何況是曹操這樣的梟雄,只是郭嘉的離世令他實在悲痛難言,每每提及,曹操都泣不成聲。

太年輕了,他還太年輕了,他還沒有看到曹操奪天下,他甚至沒有能夠幫助曹操渡過赤壁之戰。

東吳周瑜水陸並進,將曹操從南岸打退到北岸,周瑜與劉備聯手在南岸紮營,與曹操軍隊隔岸對峙,曹操本對東吳軍嗤之以鼻,沒想到曹操的對手從劉備變成了周瑜,大火乘風而來,燒毀了曹操的軍隊,也燒滅了曹操的夢想。

火燒赤壁,曹操大敗。

赤壁之戰後,曹操再次失聲痛哭,哭一統北方的美夢破滅,哭郭嘉不死他不至於此,哭他曾沒有採納郭嘉的意見。

劉備當年問曹操借兵攻打袁術,借兵後不僅沒有攻打袁術反而反水曹操,郭嘉建議曹操軟禁劉備,但是曹操沒有把劉備放在眼裡,放任劉備自立門戶,一失足成千古恨,赤壁之戰,他曾看不上眼的劉備給了他狠狠一擊。

悔不當初,悔之晚矣。

倘若郭嘉還活著, 歷史不一定會被改寫,但是他的光輝一定會和諸葛孔明一樣耀眼奪目,赤壁之戰中他和諸葛孔明分庭抗禮,和周瑜你來我往,定是一場精彩的謀略與智慧的較量。

可惜,如此英才早逝,中原泱泱大地只留下郭奉孝孤冢一座。

郭嘉的墓位於河南曹操點兵台下,如今這座孤墳已是芳草萋萋,農田之下再難辨何處是奉孝之墓,只能依稀見得點兵台上淹沒在歷史塵埃中的高台,在那一方黃土墩台上,郭嘉曾站在那裡,與曹操比肩而立,他們一起指點江山,運籌帷幄,談笑間,江山盡在我手。

在曹操早年南征北戰之中,郭嘉是絕對無法忽略的身影,他是曹操的謀士,也是曹操的定心丸,更是曹操的忘年交,曹操以知己之禮相待,不介意他的不拘小節,也不在乎他的不治行檢。

原因無他,他知道郭嘉此人,胸中溝壑萬千,又有何心思去揣度這世俗禮儀呢?

寫在最後

假如郭嘉長命百歲,得以輔佐曹丕,那未來的山河便是他和諸葛亮的較量,風起雲湧間,兩個文弱謀士胸中有丘壑,腹內有乾坤,在戰場上坐鎮後方,雖互不相見,卻能見微知著,於細枝末節之中揣度對方心思,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該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情啊。

而郭嘉自身的人格魅力也讓他儘管只從政短短十餘年,卻直至今日依舊被眾多文人謀士所追捧,他高瞻遠矚,他籌謀遠略,他神機妙算,他被掩蓋在諸葛亮的光輝之下,卻依舊有著屬於自己的閃光點。

三國群英輩出,千百文武風流,獨獨出了一個郭嘉——那年許都風華,葬著祭酒奉孝,他就像一顆燦爛明珠,即使破碎了,依舊是崢然一聲,震得山河都微微一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