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上海人都坐過!往返楊浦北外灘的這輛「辮子車」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申江服務導報 發佈 2022-08-16T10:52:46.100072+00:00

今天不少上海人的城市記憶25路「辮子車」正式退出歷史舞台申沃新能源公交車「白金剛」已全線上崗。從1958年的第一輛無軌電車,運營了64年、陪伴了幾代上海人的「老夥伴」25路公交「辮子車」永久地退出了歷史舞台。

今天

不少上海人的城市記憶

25路「辮子車」

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申沃新能源公交車「白金剛」

已全線上崗。

從1958年的第一輛無軌電車,運營了64年、陪伴了幾代上海人的「老夥伴」25路公交「辮子車」永久地退出了歷史舞台。不過,無軌電車已然成為上海的一個城市符號,提起「翹辮子」、「推屁股」,一代上海人的共同記憶再次被喚醒。

上海作為曾經擁有全亞洲最大規模電車系統的城市,電車的發展歷程也伴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1路公交開通運營,線路從靜安寺至外灘,1928年,開通了20路無軌電車,線路從中山公園到靜安寺。到了1963年,南京東路上的有軌電車軌道被拆除,20路與1路合併,自此,20路開始改走1路公交線路。

「印象最為深的應該就是『巨龍車』了,小時候還一直搶『香蕉座』。」市民徐先生也是位公交迷,雖然拿相機「咔擦咔擦」記錄著公交25路新車「白金剛」,但說起老上海的電車,徐先生卻感慨萬分。當時的巨龍車在兩節車廂之間鉸接盤位置,有一處「香蕉座」,每到拐彎時轉來轉去,頗受孩子們的喜愛。

除了搶「香蕉座」,徐先生對25路當年的火爆情景也記憶猶新。「平涼路大連路的早晚高峰太可怕了,幾乎每趟車都有乘客『吊車門』。當時我還在讀書,上車後連背書包的空間都沒有,只好放在腳背上。」

曾經的巨龍車駛過南京東路

公交25路駕駛員蔡筱瑾和徐先生有著相同記憶的。從1994年進入公交25路當駕駛員,蔡筱瑾一開就是28年。「早晚高峰,乘客『吊車門』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巔峰時刻一平方米要站大概12個人。」蔡筱瑾告訴記者,因為硬擠上車的人太多,所以一輛車最容易壞的地方就是三扇門。「當時,很多站點都有工作人員要幫忙『推屁股』,就是把乘客硬推上車。售票員交接班也很難,只能架個木梯子,從窗口爬上爬下,」蔡筱瑾笑著說,「再看看現在的公交車,日子真的是越來越好了,現在的小孩恐怕很難再去想像當時上海的公交車還有那幅光景」。

市民提到的「翹辮子」「煤精亭」是什麼?其實,這些都是與「辮子車」相關的詞彙。

過去,無軌電車行駛途中,集電桿如果突然從架空線脫開,車上的乘客就會抱怨,「小辮子落脫了,乃麼又翹辮子了。」所謂「落脫了」,就是指電車上面的「小辮子」翹起來脫開了,造成車輛失去動力,「翹辮子」由此而來。

市民沈女士是「95後」,特意帶著相機來定格25路「辮子車」最後的樣子。當看到煤精亭時,她大感不解,這個有兩層樓高的「塔台」是用來幹什麼的?

司機張師傅解釋道,煤精(集電桿碳刷,具有讓「辮子」采電的作用),需要安裝在「辮子」頂端凹槽內,是無軌電車與架空線網接觸的部位。當煤精被摩擦過多時,就需更換,所以過去每天登上煤精亭檢查更換,是確保車輛正常運營的重中之重。

儘管「辮子車」市民已不多見,但是一個個矗立在電車起點站的煤精亭目前還能看到。可惜的是,沈女士「來晚一步」,25路的「辮子車」已在上周退出運營。不過,記者了解到,市民還能在公交6路的起點站長白路圖們路站,見到還在運營使用的「辮子車」和煤精亭。

「老新聞老電影裡,密密麻麻的電車線和路旁一根根的電車杆隨著』辮子車』的淡出也會告別這座城市。伴隨著新車上線,更安全也更舒適的體驗也是市民所期盼的。」沈女士表示這一切都是城市變遷進步的必然。

據了解,目前巴士一公司下屬的公交6路、8路、13路、14路、15路、19路、20路、22路、23路、24路、28路,仍採用電車運營。這些線路在不久的將來也將更新換代。

綜合自東方網、新民晚報、網絡等

編輯:大倩

審核編輯:賀雨程

《申》報熱銷商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