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能打,又不想談,為了體面地放棄安南,明宣宗動了哪些心思?

任微言卿 發佈 2022-08-16T11:02:02.089972+00:00

宣德三年(1428年),明仁宗朱瞻基正式決定罷兵安南,同意安南復國的請求,明朝在安南設置了20餘年的交趾布政使司被撤銷,大明在安南的統治由此終結。今天可能有人對明朝從安南撤軍感到非常惋惜,覺得還應該繼續打下去,收復安南這塊歷史上的華夏故土。

宣德三年(1428年),明仁宗朱瞻基正式決定罷兵安南,同意安南復國的請求,明朝在安南設置了20餘年的交趾布政使司被撤銷,大明在安南的統治由此終結。

今天可能有人對明朝從安南撤軍感到非常惋惜,覺得還應該繼續打下去,收復安南這塊歷史上的華夏故土。理論上說得過去,但是對於當時的明朝來說,維繫在安南的統治根本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以永樂朝國力之強盛,尚且無法消化這塊土地,徹底兼併整個安南,不僅僅是貪心不足蛇吞象,而且是根本不了解這些活動背後驚人的代價。明朝,已經無法承受不起了。


當初,永樂時期安南國出現內亂,國王陳氏被大臣殺掉,明朝應安南朝廷的邀請出動大軍平定了叛亂,但在平叛之後乾脆將安南納入明朝版圖,同內地一樣設立布政司,劃分府州縣。這樣一來,明朝出兵的結果就變成了武力擴張。

假如明朝派遣賢明的官員治理安南,政治安撫與軍事行動很好地配合,慢慢地收攬人心,也許慢慢會把安南消化掉,但明朝對安南的統治政策有嚴重失誤,派駐的官員大多素質不高,這裡一度成了罪犯和官員的流放地,根本不可能盡職盡責地處理政務。監守的宦官肆虐逞威,官員們又不斷欺壓、勒索當地百姓,造成了他們與安南百姓之間的嚴重對立,終於導致了安南軍民的強烈反抗。

當年,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國策是重點防禦北方的蒙古北元勢力,而在其他地區則保持穩定,這是符合明朝國力和周邊政治現實的。而永樂帝五次北伐蒙古,也是為了貫徹明太祖的國策。

可是當安南亂象已成後,明朝被迫在南、北兩面用兵。永樂時期,明朝先後四次大規模出兵安南,每次都耗費了大量的軍資和糧餉。同一時期,北伐蒙古、下西洋、建北京都要花錢,明帝國的支出已大大超過了收入,逐漸經不起這種大規模的消耗了。

尤其是當永樂帝決定遷都北京後,明朝的政治、軍事重點都已經轉移到北方,明朝大軍南下路途遙遠,糧餉的運輸也非常艱難,所以對安南只能限於勉強維持,已無力進行有效的控制,每一次武力征服後維持相對穩定的時間都很短,卻消耗了明朝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永樂帝去世後,明仁宗朱高熾一登基就主張儘快從安南撤軍,甩掉明朝的一大包袱,但明仁宗在位僅一年就去世,還沒來得及貫徹這一國策。

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後,對於繼續打下去,還是設法撤兵,有些猶豫不決。繼續打下去雖然有可能取勝,但消耗肯定會相當大,可要是撤兵和談不僅使大明顏面盡失,同時也會招來放棄祖宗基業的非議和指責。

打又不能打,談又不能談,戰與和的後果都很嚴重。

幾經猶豫之下,明宣宗還是決定從務實的角度出發,先軍事再政治,繼續派大軍南下,迅速取勝,讓對方求和,然後撤兵。這確實是明朝比較有利的方案,既可以避免更大的消耗,又可以使明朝不丟面子。這個思路,倒是跟後來美國總統尼克森在越南執行的政策很相似,想好了要撤兵,但是要先增兵,戰場上打疼你,讓你先求和。

皇帝有了心思,但是也得有大臣支持他才行,畢竟求和這種話是不好從皇帝自己的嘴裡說出來的。遍觀滿朝諸位大臣,張輔是當年出征安南的統帥,肯定不會同意;蹇義和夏原吉等人也是死心眼,於是只能跟楊士奇、楊榮兩人吹風,提出「兼併安南只是暫時的,將來還是應該按太祖的意圖讓安南復國」的想法。楊士奇、楊榮兩人立即表示響應,並且稱頌宣宗皇帝頗有中國古代春秋時期「興滅繼絕」的美德。

得到了兩位重臣的支持,明宣宗下定決心要在兩三年內放棄安南,但是他要先取得軍事上的勝利,挽回大明的聲譽,然後再體面地撤軍。


宣德元年(1426年)四月,明宣宗任命成山侯王通為總兵官,率領一支軍隊前往安南。十一月,王通指揮的明軍在安南吃了敗仗,損失了兩三萬人,剩下的人還被安南軍隊包圍了。宣宗大驚,又選派了安遠侯柳升等人赴援安南,同時命令在雲南的黔國公沐晟率領另一支明軍緊急開拔,支援安南戰場。

援軍尚未到達時,安南軍隊又攻克了明軍占據的一些城鎮。等到柳升率領的援軍好不容易到了安南,第一仗就遭到慘敗,柳升也被安南人雨點般的亂箭當場射死。各路明軍頻頻陷入安南軍從四處發起的進攻,已經陷於總體性潰敗的狀態。

明宣宗想要通過軍事上的一場大勝,然後體面的撤軍的想法,至此成為泡影。他沒有本錢,也不可能再繼續往安南戰場的這個無底洞裡扔銀子、投大軍了。

恰巧這時,安南的軍事統帥黎利也感覺打累了,想議和、求復國。明宣宗想打瞌睡,黎利就送來了枕頭,雙方真是一拍即合。


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黎利冒充安南前國王的後人請求復國的上書送到了朝廷。

宣宗徵求大臣的意見,張輔、蹇義和夏原吉堅決反對議和,理由是將士們勞苦多年換來的土地,不能白白丟掉,應該更多地調發部隊出征安南,張輔還請求宣宗批准自己再次出馬。

楊士奇和楊榮卻說,明朝根本經不起再次出兵的折騰,不如趁著安南請求復國順勢同意,這樣可以息兵養民,對國家非常有利,況且漢朝就有這樣的先例,還受到後世的肯定,哪能說是認輸、服軟呢?

明宣宗一錘定音,他表示「但得民安,朕何恤人言」,意思是只要能達到安民的目的,我不在乎別人怎麼說。於是順便下了個台階,派出使者出使,「勉強」同意了安南的復國請求,從而結束了這場消耗空前的戰爭。

1431年,黎利正式接受明朝冊封,建立安南史上的後黎朝,還像以前陳氏王朝一樣奉明朝為宗主國,從此朝貢不絕。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宣宗放棄將安南併入明朝的版圖,一方面是為了息兵養民,另一方面不過是恢復安南過去藩屬國的地位,而不是把安南擺上與明朝一樣高的對等位置。


回頭來看,明宣宗明知安南之役給明朝造成了巨大消耗,也定了最終放棄安南的目標,就應該儘早派人與安南和談,安排撤軍。但明宣宗為了明朝的聲譽,也為了皇帝本人的面子,當然也是為了堵住反對派之口,先後派出三支大軍遠征安南,力求先在軍事上取勝後再從外交途徑體面地放棄安南。

事實上,明軍在遭受了更大的失敗、消耗了更多的人力財力之後,只能被迫放棄安南。明宣想要的勝利和體面都沒了,哪一頭也沒得到。

其實,明宣宗也不是沒有機會獲得他想要的局面,但在選任遠征軍隊統帥的問題上,明宣宗明顯用人不當,王通、柳升兩人都不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將才,而且除了原來明朝在安南的駐軍外,王通、柳升、沐晟三路大軍各行其是,未能很好地協調配合。明軍沒有一位主帥來指揮全局,明宣宗又對整個安南之役缺乏必要的戰略指導,這樣的局面使安南軍隊得以集中優勢兵力,對分散的明軍各個擊破,明朝最終喪失了取勝和談的優勢。

連年戰爭,明朝損失了十幾萬軍隊,耗費糧餉軍費無數,而且當時的安南並不是個富庶的地區,明朝每年從那裡拿走的一千多匹絹、兩千多根翠羽、兩千餘斤漆,也都不是必需之物,在安南以外的地方也可以獲得,明朝兼併安南實在是得不償失,也不可能有效地控制安南,這就是明宣宗最終放棄安南的根本原因。

明宣宗最後畢竟從安南撤軍,也算是甩掉了一個相當沉重的包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