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下的非遺人,細說潮州文化傳承故事

科普圈世界 發佈 2022-08-18T08:05:06.383630+00:00

潮州作為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其孕育的潮州文化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支脈。

潮州作為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其孕育的潮州文化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支脈。以潮繡、潮瓷、潮雕、潮塑、潮劇和工夫茶、潮州菜等為代表的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立足新時代,千年古城潮州不斷煥發新活力,迎來新發展。為展現潮州古今魅力,鳳凰新聞《「潮」流下的非遺人》系列報導與潮州非遺傳承人共說文化傳承故事。

蔡民強(中國服裝協會名譽會長、資深刺繡專家)

潮繡時尚:針線繪製錦繡年華留住民族文化根脈

巧手銀針金線 「繡」出潮鄉文化


潮州有句俗話:「潮州珠娘免落田,銀針繡出半年糧。」可見,潮繡不只是潮州民間婦女們訴諸情感的信物,還是讓她們安身立命的「錢袋子」。在潮繡的世界裡,技藝高超的繡娘們巧手細捻針線,一起一落繡綴世界萬物,一花一木濃彩淡抹皆相宜。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潮繡工藝發展到鼎盛時期,品類繁多,繡工遍布城鎮農村,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產值超過1億元,潮繡廠中不再只有繡娘們的身影,不少男繡工們也著手學習這門精細活,用針筆線墨謀出好出路。


「1977年我就進入到潮繡廠,從事高精繡品的研製工作。」蔡民強回想起畢業後被分配到國營潮州市刺繡廠工作時,自己還是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那時的他細心鑽研潮繡技藝,花了幾年功夫潛心搜集整理出潮繡技藝200多種針法,並詳細記載和論述形成翔實文稿。


在採訪的過程中鳳凰網廣東了解到,過去潮州人坐著紅頭船下南洋,在異國他鄉的漫長航旅中,他們常常會攜帶著一些潮繡祭祀用品以祈求遠途平安順利。久而久之,祭祀文化中「拜老爺」的傳統便被帶到海外,從而帶動了潮繡製品在海外的需求,讓潮繡製品在東南亞一帶廣泛流傳、興盛一時,受到當地華人華僑的喜愛。這些帶著家鄉氣息的潮繡製品,或許也代表著這群潮州遊子心中最難以割捨的鄉土情懷。



精緻華麗的潮繡不只應用於廟宇祭祀的裝潢,還運用在婚嫁慶賀場合的繡品中。蔡民強介紹,潮繡嫁衣在潮州婚嫁文化中最為出名,自清代以來,潮州女子到了十一二歲,其母親便會為女兒預製嫁衣。一套潮繡嫁衣全部是用金線銀線織成,新娘穿著上身便會顯得華貴隆重。


「現在繡制一套全新的潮繡嫁衣價格不菲了,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技藝繁瑣。」蔡民強向鳳凰網廣東介紹,潮繡的特色在於造型立體,繡制的花樣飽滿,讓人有種「裸眼3D」的奇妙觀感。


蘇、湘、蜀繡都以絨繡作平繡,如果說它們像中國的彩墨畫傳神且富有韻味,那麼以金銀絨繡作墊繡的潮繡,就像是富麗堂皇的浮雕裝飾畫,明亮且立體。


潮繡富有質感的呈現效果往往離不開繡工師傅對「立體墊高」技法的熟練掌握。不同於在薄薄平面繡布上靈活創作,潮繡需要繡工師傅「棉裡藏針」的膽大心細:繡布內里增加厚實的棉花,圖案造型鋪墊高於表面二、三公分,用刺繡絨線或金銀線繡制,針線落入棉花芯中,繡工師傅看不見針眼掌握不到針的走向,便會發生繡針偏離方向或斷裂的情況。


值得關注的是,在上世紀中期潮繡開始商品化的時候,潮繡嫁衣在香港與東南亞等地同樣廣受歡迎。


巨著揚帆出海 「秀」出國粹精華


時光荏苒,從90年代至2010年前後整整二十年間,蔡民強卻開始另闢賽道發展刺繡工藝,他開創了馳名海外的婚紗晚禮服品牌「名瑞」(前身是潮州市潮繡廠),讓當年的潮繡廠轉產婚紗晚禮服,企業也成為全國刺繡行業轉型升級的典範。


當前,中國刺繡藝術研究院在名瑞集團成立後,也致力於刺繡針法的研究和創新。但刺繡產業市場化的「加速運轉」卻也擠壓了傳統潮繡工藝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在2010年前後國內的刺繡產業達到高峰期,但是高峰過後就意味著衰落。」蔡民強感慨道,那幾年他和「老搭檔」李春亮走遍各個潮繡工區,目睹了刺繡工人逐漸減少、高精繡工日益稀缺的行業現狀後,蔡民強的心頭湧出了一個念想:「在潮繡產業即將走到最低谷的時候,我要把最好的東西留下來。」


後來,蔡民強和李春亮便作出了一個醞釀已久的決定:他們要籌劃製作巨幅的潮繡作品。


2012年底,重回老本行後的蔡民強依舊「寶刀不老」,他和團隊選取了清代著名畫家袁江畫作《阿房宮圖》為繡品題材,利用9個多月的時間探索作品的雛形,採用高科技手段完成技術準備和刺繡底稿。



在籌備期間,他與李春亮在潮州和全國各地的幾百個刺繡作坊中,挑選近幾十位繡工巧匠,並親力親為地指導,帶領他們研究刺繡高精品,經逐漸淘汰形成十來個固定研究點。「那段日子最大的感受就是苦和累,好的藝術真的是需要磨損大量的精力和汗水,我們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去修改完善這幅作品,有的繡工甚至都想中途離開了。」蔡民強回憶起創作《阿房宮》的過程,直到2016年曆時三年的繡品《阿房宮》正式面世,這幅長7.14米、寬2.34米的巨畫成為迄今為止最大的山水刺繡。



這一次,潮繡巨畫以藝術品的形式走出國門,展現出東方美學的獨特魅力,《阿房宮》作為中國刺繡的代表亮相法國、俄羅斯、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向全球觀眾展示中國刺繡藝術精華,向世界傳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久彌新的價值與魅力。


匠人匠心傳承 細「嗅」潮流新勢


隨著時代變遷,快速發展的工業經濟正在迅速地去手工化,而中國刺繡市場也面臨著「去」與「留」的挑戰。


潮繡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我國四大名繡之一「粵繡」中的主要流派。與其他刺繡手工藝一樣,潮繡也面臨著傳承人青黃不接、製作成本高、成品耗時長等發展問題。


「要打破傳統粵繡、蘇繡等『門戶』局限,蜀繡融入蘇繡技藝、粵繡進入湖南繡制、蘇繡也學習潮繡的立體墊高,墊金繡也不再是潮繡專利。」蔡民強和鳳凰網廣東交流「中國刺繡」的概念,在他看來全國各大繡種要逐漸「去派別化」,為刺繡藝術發揚光大貢獻力量。


如今,年近70歲的蔡民強已無法再復刻創作《阿房宮》這樣的巨幅作品,「中國刺繡技藝之精湛有如巧奪天工,卻沒有多少驚世之作留下來」。這是蔡民強創作《阿房宮》的初衷,從初識潮繡的技術員到技藝精湛的潮繡大師,「潮繡」也貫穿了蔡民強的半個人生,用作品記錄下潮繡最輝煌的時刻,也是老一輩潮繡人對初心的堅守。


在新的市場格局面前,年輕的傳承人也正為潮繡發展謀劃出全新的發展戰略,這群走出國門的年輕一代發現,東方刺繡正受到西方消費者的青睞與關注,他們提出將潮繡與現代技藝相結合,讓中國製造走出去,在變革中主動出擊。



彩線輕盈穿梭,繡出了絢麗的藝術夢想,老一輩編織出潮繡的錦秀年華,年輕一代開拓出潮繡的創新路徑,讓刺繡技藝得到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讓世界關注潮繡這一中華文化瑰寶。

葉麗虹(潮州市葉竹青陶瓷文化研究院院長)

瓷以繪藝:詩意繪就瓷藝風采匠心淬鍊潮彩之美


彈指拈花鑄國禮,楓溪潮瓷動天下


歷史學家、考古學家郭沫若曾言,中國陶瓷器就是中華民族史。其中,光彩照人,獨具韻味的驚世國禮《「友誼」三層通花瓶》正是最好的證明。


1.3米高、200多斤重的《「友誼」三層通花瓶》由國家級非遺項目潮州彩瓷傳承人葉竹青擔任主體設計。繁花盛開、蜿蜒向上的國禮瓷見證著我國深厚的國際友誼。


據介紹,《「友誼」三層通花瓶》充分運用浮雕、立雕、圓雕等裝飾手法,分內中外三層結構,外層是盛開的梅花,中層是瓷製百花籃,牡丹花、芍藥花、玫瑰花、菊花、玉蘭花、繡球花、紫丁香綻放於此,內層是鏤空的蝴蝶圖案。「白、細、薄、明」,正是楓溪瓷燒制技藝的特色。1978年,中國與朝鮮建國30周年,時任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將該精巧玲瓏、瑰麗壯觀的三層通花瓷雕親自帶到朝鮮,贈送給朝鮮領導人金日成,極大促進了兩國友好交流。


國禮瓷設計燒制難度大、工藝複雜。據設計者葉竹青的女兒葉麗虹介紹,當時葉竹青一行人共製作有10個「友誼」通花瓶瓷器,其中送去朝鮮的最為成功,剩餘的作品中有一件留在了葉竹青陶瓷文化研究院。


「整個作品一共三層,但三層是一體化燒制的,這個難度相當大。整體瓷器力度支撐點很難控制,花瓶開窗過大時容易整體坍塌,窗戶過小時又沒法看到內部景色。同時,燒制的溫度直接決定作品能否成型。」葉麗虹講到。


與國禮瓷《「友誼」三層通花瓶》同期製作的的作品


葉麗虹告訴鳳凰網廣東,《「友誼」三層通花瓶》充分體現了潮州彩瓷最巧奪天工的工藝特色——通花瓷鏤空技藝與彩繪裝飾技藝。


所謂通花瓷,即潮州楓溪瓷器的一種鏤空技藝,創作理念源自於潮州楓溪鏤空的建築設計。通花瓷在瓷器表面用類似潮州抽紗的通花圖案進行精雕細琢的通體鏤空,再往瓷器中部附上玲瓏剔透、純手工捏造的瓷花卉。高超的技藝煉就獨特的潮瓷作品。


而釉上堆金則是將低熔點的矽酸鹽混合物堆面於瓷胎上,經750—800℃的烤燒,堆面凸起立體線條,並牢固於瓷器之上,再加金油復描線條,堆金經第二次低溫烤燒而成。線條凸出,色彩金碧輝煌是其最大特點。釉上堆金、釉下堆土皆為潮州彩瓷的標誌性技藝,由葉竹青首創並大力推廣。


在新時代創新中傳承,以詩為題顯自身風格


潮瓷歷史悠久,早在唐宋時期就已出現大規模瓷器生產。而今潮州陶瓷又分美術陳設瓷、日用瓷、建築衛生瓷和特種陶瓷等大類,美術陳設瓷又分人物瓷塑、通花瓷花、動物瓷和花瓶(盤)彩繪等。身為國禮瓷《「友誼」三層通花瓶》設計者葉竹青的女兒葉麗虹,則是將畢生精力奉獻給潮州彩瓷創作。


葉麗虹畢業於廣東省陶瓷學校,現任潮州市葉竹青陶瓷文化研究院院長,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潮州市高層次人才。作為楓溪瓷燒制技藝區級傳承人,多年來葉麗虹潛心專研,爭取突破父親原有的成就,聚焦民間故事、詩詞文學等開創出自身獨特的風格。


葉麗虹作品《十二花神》


典雅含蓄,極具東方文化之韻的通花瓷瓶《十二花神》正是葉麗虹的一大重要作品。該作品於2019年7月完成,共有瓷器12隻,分別代表不同的花神人物形象。十二花神按一年十二個月分布,古典秀雅、異彩紛呈的構圖使得整個畫面呈跳躍、連綿的形象。


《十二花神》外觀採用剛直線條,配上孔雀開屏的鏤空紋樣,將高爾夫球和球桿放在瓶子的肩膀上,猶如兩手向上伸展的姿勢,展現時代氣息。工藝方面,瓷器肩部採用釉下堆土裝飾技法,經1360度燒制後運用潮州彩瓷描金法描金,經二次燒成800度,達到富麗堂皇,雍容華貴的效果。


談及潮州彩瓷創作內容時,葉麗虹闡明了自己的創作理念,「創作不能單單做產品,更要融入文化內涵,使產品變成作品。」例如《十二花神》作品中,四月牡丹花象徵著楊貴妃,而楊貴妃最出名的典故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對此,葉麗虹融入獨特設計理念,將牡丹調轉倒立生長,展現「美人回眸」的場景。


「從構圖方面要仔細思考,如何通過繪畫設計去表現人物,展現人物性格。這一整套《十二花神》就像是一幅長畫卷,集女性的柔情和剛性於一體。」葉麗虹說到。


葉麗虹作品《吹響衝鋒號》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捲中國大地,抗疫號角吹響,中華兒女團結一致,響應黨的號召,並肩作戰。葉麗虹為記錄中國醫護人員的抗疫精神,創作潮州彩瓷作品《吹響衝鋒號》。該作品極具民族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瓶身設計有密集的「十」紋樣,象徵著醫務工作者。純白瓶身猶如白大褂,瓷器瓶口兩邊金黃黨徽閃閃發光,瓶身上塑造有淺藍色喇叭花,整體作品層次豐富,融陶瓷通花、瓷花於一體。獨特的造型象徵著成千上萬的白衣戰士,聽從黨的號令,奔赴「戰疫」一線。


浴火淬鍊中煅就技藝,古典潮彩煥發新光彩


潮州擁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瓷都」「中國工藝美術之都」等一張張國字號城市名片。談及潮州彩瓷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傳承和發展,葉麗虹坦言,近年來,隨著政府大力宣傳潮州彩瓷,潮州彩瓷發展前景正逐步邁向新發展階段,越來越多人願意加入到這個行業。但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潮州彩瓷工藝人,必須經過長時間實踐訓練,才能真正掌握潮州彩瓷製作流程和技藝,其中跟著師傅學經驗便是重要的一環。



「在彩瓷實際製作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在學校里是學不到的。比如,設計者在設計圖上畫出完整的直線,但實際燒制時未必能製作出來。有經驗的師傅就會知道,燒制時線條有收縮率,是會變形的。」葉麗虹解釋到,「在培訓學校里,學生學的是技法。跟著師傅時,學生學到是經驗。」


同時,在葉麗虹看來,新時代的潮州彩瓷作品需要有故事內涵,厚重的文化積澱、獨有的人文精神在潮州彩瓷的形成中不可或缺。對此,葉麗虹表示,當下潮州彩瓷傳承中最需要的便是設計人員。「設計者的思想層次直接決定設計圖的模樣。這就要求設計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文化修養,畫出意境,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獨有的思想文化內涵。倘若僅僅停留在做產品上便永遠不會得到提升。」


此外,對外交流、學習也是葉麗虹在對話中常提到的關鍵詞。葉麗虹以前常與父親葉竹青探討工藝問題,相互請教學習,並將在省外、國外學習到的技藝創新性地融入到潮彩生產過程中。「學以致用是非常重要的,要吸取他人設計、生產的優點,並把學習到的技藝用來打破潮彩固定的模式。」葉麗虹講到。

金子松(國家級非遺項目潮州木雕省級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師)

匠心木雕:精雕技藝守精髓 細琢方寸辟新路

蝦蟹之景繪鄉情 金漆木雕顯輝煌


作為中國古老的民間雕刻工藝,木雕的種類紛繁多樣,各有特色。在木雕匠人的刻刀下,普通的木料歷經一番鑿刻雕琢,捨去多餘之處,蛻變為精細而靈動的木雕藝術品。



在中國,木雕技藝流傳較為廣泛。其中,潮州金漆木雕與樂清黃楊木雕、東陽木雕、福建龍眼木雕並列為中國四大木雕流派。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和發展,於明清時期興盛的潮州木雕,以多層通雕為特色。其中,部分木雕以金箔貼飾,與黑漆的木材相得益彰,典雅輝煌。


「過去潮州木雕的貼金技藝是家傳的,我特意跑進漆房偷偷跟別人學。」金子松介紹到,「高中畢業之後,我獲得機會考入潮州市工藝美術培訓班,最終在二輕金漆木雕廠當上藝徒。」在這裡,金子松獲得了系統的培訓,潛心鑽研木雕技藝。1984年,金子松開始帶班領活,創立潮州市金麗木雕藝術研究所。在金子松和同事多年的努力和積澱下,該研究所先後被評定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和生產性示範保護基地。


在金子松的工作室里,學徒們正在鑿粗坯,這是打造潮州木雕的第一步。隨著棒槌擊打聲的時密時疏,雕刀在木材留下長短、深淺、粗細各不相同的刀痕,凹凸起伏的圖案逐漸顯現,木雕作品也初具雛形。緊接著進行的「拋光」步驟,需換上一套細長圓滑的刀具,剷除打坯時留下的粗糙痕跡,把木雕上的人物花紋打磨得更清晰、光亮。



至今,金子松堅持使用傳統的潮州大漆。依靠經年累月的經驗,他依據氣候變化,精細調配熬漆混合桐油和漆料的比例。木雕經過多次上漆之後,才能用含金量99.5%的金箔進行貼金,以使金箔更大程度、更均勻地附著在木雕表面,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正是因為這道工序,潮州木雕也被稱為金漆木雕。


在金子松工作室的展覽廳中,金碧輝煌的雙層通雕蝦蟹簍格外抓人眼球。「『蝦蟹簍』就是潮州本土的,是最傳統的潮州木雕代表。」金子松向鳳凰網廣東展示著木雕蟹簍的細節。螃蟹張牙舞爪的姿態活靈活現、蟹鉗上細密的鋸齒、蟹簍上凸起的繩結生動逼真。



鳳凰網廣東了解到,「蝦蟹簍」在傳統圓雕的基礎上,融合了多層鏤空通雕的技藝,這正是潮州木雕技藝的精髓所在。為了適應通雕深層次雕刻的需求,木雕匠人還需使用超過木料半徑的定製工具。通雕層次的多少,視木雕的材質薄厚和匠人雕刻技藝高低而定。在一塊木材上打造多個層次,多層鏤空通雕的立體空間裡,作品主體交錯穿插、疏密有序,整體頗具層次感。


此外,潮州木雕的貼金工藝,在形成觀賞效果的同時,也兼具實用性。「雖然一些浮雕上的金漆在主人使用時被擦拭磨滅,但上過金漆的原木家具,木料還是保存完好,不會腐壞。」金子松感嘆到,「正是時間證明了潮州木雕的生命力。」


勇創木雕新樣式 直迎市場新挑戰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後,房屋資源緊張,大批木雕睡床、衣櫃因存放困難而被丟棄,潮州木雕市場預冷。在此形勢下,金子松帶領金麗木雕藝術研究所的同事大膽改革,創新了潮州木雕的應用場景:從傳統的家居大件轉移至體型較小的工藝擺件。其中,可上牆展示的人物掛屏直擊傳統木雕占地面積過大的痛點,引領了當時木雕創作新形式的熱潮。


作為潮州民俗文化的代表,木雕也是「文化自信」的來源之一。金子松的作品《天官賜福》,便取材於同名潮劇作品,蘊含著潮州本土文化的豐富內涵。木雕《天官賜福》上,包含了29個造型特點各異的人物。人物雕塑最核心的環節便是「開臉譜」,其難點在於按照人物不同的年齡和表情特徵,塑造各具特色的面孔。這不僅對匠人的雕刻技藝要求極高,充分發揮雕刀的功夫,還需要想像力的加持。青年時期積澱的繪畫基礎,也讓金子松在勾畫人物時更加得心應手。



金子松創造性地將《天官賜福》設計為圓面木雕,一則契合古人對「天圓地方」的想像,二則在造型呈現上帶來新鮮感,在將現代審美融入傳統技藝的同時,也保留了潮州本土的特色。



在木雕表現的內容和題材上,以金子松為代表的潮州木雕匠人也主動適應國內外的市場需求。新馬泰華僑對潮州木雕作品非常推崇,尤其偏好與中國文化、歷史故事相關的題材。1999年,金子松帶領團隊,為馬來西亞拿督府定製大幅人物掛屏《紅樓夢·大觀園》,自設計初稿、定稿、雕刻創作,再赴馬來西亞完成髹漆貼金、裝潢,共歷時3年。


據了解,在構思大幅人物圖像作品時,木雕匠人通常按照故事情節展開的順序,截取數個經典片段組合而成,並用「之」字形或「S」形銜接布局,合理搭建木雕的立體空間,使不同場景渾然一體,氣息通透。


木雕傳承「抽新枝」 技藝磨鍊路漫漫


近年來流行的素雕,同樣能體現木雕刀工的藝術效果。免去最後一道貼金的工序,刷清漆以保持原木色,素雕化繁為簡,既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對不同層級的消費者而言,較低的造價也更具普適性。對雍容華貴的金漆的追求之外,普適的素雕也為木雕技藝的傳承和推廣,破除了高昂價格的阻礙。


「二三十年前,誰也不會想像,居家的木雕可以擺上一個『如意』。」金子松介紹著《五福臨門》這件素雕作品,「寓意好,體積小的『木如意』方便上手把玩,也為居家裝飾帶來濃厚的文化底蘊和氛圍。」



木雕技藝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年我做了一年,也還是小學徒。」金子松說到,「學木雕首先要有興趣,其次是能沉下心、對未來有規劃。」


近年來,國家對「工匠精神」的提倡和對技能人才的培養,讓願意學習木雕的青年群體逐漸擴大。經過匠人的手工打磨,蘊藉巧思、獨一無二的木雕工藝品和流水線上的工業產品間的區隔,愈發為消費者重視。據了解,學習和傳承木雕技藝,在文化與商業價值上都有較好的前景。


在金子松眼中,學好潮州木雕的關鍵,不僅在技藝的磨鍊,更在於培養濃厚的興趣和創新的思維。「學好『基本功』以後,不能光走老路,只跟著老師轉,」看著正在埋頭雕刻的學徒,金子松感慨到,「明白自己想做什麼,做出適應時代的新作品,才不會被淘汰。」



除了培養年輕學徒,金子松還不時進校園講座授課,向青少年群體推廣潮州木雕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在年輕人還是挺有想法的,有的會自己設計草圖,鑿出小葫蘆,」金子松提倡「學以致用」「學而有用」。金子松講到:「不要灌輸高端的價值觀念,給他們太大的壓力。興趣形成了,青年人自然就肯鑽研、能成大器了。」


吳維清(大吳泥塑第25代傳人)

守護泥塑:在新與舊的碰撞中守護傳統的韻味


一門從土而生手藝

700餘年歷史盡顯潮州風情


萬物從土而生,泥土的塑造能力給予了人類無限的想像力。泥塑藝術作為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一團團泥巴在泥塑人的手中化作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動物或人物形象,寄託著民間社會的各種情感與故事,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



在中國,傳統泥塑手藝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大吳泥塑、天津「泥人張」、無錫「惠山泥人」並稱為中國三大泥塑。大吳泥塑可溯至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相傳當年福建人吳靜山在江蘇無錫習得泥塑製作手藝,舉家遷至潮州,在現今的大吳村定居,以制售泥人維持生計。隨著他手藝在大吳村代代傳承,大吳村的泥塑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清乾隆至宣統年間是大吳泥塑鼎盛時期,潮安當地幾乎「戶戶有作坊,人人會泥塑」。


「在過去,每逢年初廟會日子來臨,大吳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拿出自家的泥塑作品來比拼泥塑技藝高低。正因為有這個習俗,當年的大吳村幾乎家家會泥塑。」吳維清談到,隨著大吳村的泥塑名氣越來越大,在歲末年初之際,更有不少來自外地的商販被吸引至此。有了廣闊的市場需求,大吳村便湧現出了大批才華橫溢的泥塑藝人,創作創新層出不窮。


作為潮安區傳統美術,大吳泥塑在工藝、造型、內容取材等方面都深深根植於潮州本土文化。在吳維清工作室里,「張飛戰馬超」「三英戰呂布」「曹操咬靴」等古色古香的泥塑題材造型隨處可見。



吳維清介紹,傳統大吳泥塑人物造型獨具特色,以泥繪景,不僅演繹著潮州戲劇、民間傳說、章回體小說等各類故事,還打造出喜童造型的玩具,可吹奏的鳥獸型「土嘰咕」。同時,還被用作潮州鐵枝木偶戲中的木偶頭像。


如果說傳統故事是潮州泥塑的經典之作,那吳維清圍繞潮州民俗文化、社會日常生活所創作的如《喜門環》《送僑批》等作品,則體現著潮州泥塑緊隨時代變遷的生命力。


展示櫃中,下工娛樂的工人,圍坐品茶的老人、為夫挑刺的農婦等鮮活人物在吳維清的手中儼然成為了一幅幅色彩鮮明的「潮州鄉村圖」。


因熱愛鍛就傳統技藝

為傳承探索歷久彌新之法


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數百年歷史的泥塑技藝幾近流失,大吳泥塑步入了寒冬。


「小時候我雖然只能跟在奶奶身邊,聽她講述泥塑製作技藝,但在父親的支持與指導下,我偷偷躲在家中拿著留存的老泥塑模具進行琢磨,逐漸的也練就了一番技藝。」吳維清自小鍾情於泥塑,隨著手藝的不斷提升,當時甚至還有古玩商人拿著古老的破損泥塑讓他進行修補。


「正是在修補老一輩的經典作品過程中,我得以見識並吸收到了歷代前輩們的手法和精華,所以老前輩們都是我的老師。」吳維清正是憑藉這樣一腔熱血和不懈的練習,將大吳泥塑的傳統技藝保存了下來。


據了解,大吳泥塑工藝獨特,製作採用雕、塑、捏、貼、刻、印、彩等技法,其中「貼塑」和「彩繪」是其最大特點,濃縮了大吳泥塑的藝術精華。


吳維清拿起一個泥人向鳳凰網廣東展現,「你看這些人偶們的衣服都是飄逸靈動的,這就是『貼塑』的神奇之處。『貼塑』竅門簡單來說就是『裁衣服』,預估人物的衣服尺寸並裁剪出相應的『泥布』,待布料裁好後進行折衣紋,這樣將『衣服』貼上去才能合身。」



吳維清表示,貼塑是「壓泥成片,折片成衣」的絕技,除了剪裁需要技巧,如何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將一層層的「布料」往泥塑身上貼,營造富有層次的造型也是關鍵。為此,潮州泥塑十分重視塑造充滿立體質感的人物形象。


「彩繪」則需要考驗藝人的精湛技藝和恆心。如塑戲劇人物,藝人需先塑制主身姿態,成型燒制後,再用礦物色粉加牛骨膠製成顏料,根據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徵為泥塑上色彩繪。


但是傳統泥塑上色用的都是礦物質顏料,而泥塑燒制的溫度較低,作品相對容易風化和開裂,如何才能調製合適的顏料比例、如何才能打造歷久彌新的泥塑作品等問題曾經也擺在了吳維清的面前。


為了改良製作工藝,吳維清耗費了十數年的時間。當時完成一件泥塑作品後,他便直接將其放到屋頂上,讓泥塑與「大自然」接觸,任其日曬雨淋,並由此跟蹤觀察它的變化。經過多年的反覆試驗和改進,吳維清才打造了現今的顏料「獨門配方」。


因時而變打造新時代作品

在創新中堅守保留傳統的味道


隨著時代發展,市場變化,昔日裡「家家有作坊,人人會泥塑」的場景在大吳村已經不復存在,但隨著2008年大吳泥塑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吳維清成為該項目的國家級傳承人,大吳泥塑的藝術文化和藝術價值正逐漸重新為大眾所識。


如今已過花甲之年的吳維清,依舊醉心在傳統泥塑的藝術創作中。從小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成長,吳維清的兒子吳漫在大學畢業後也跟隨父親的腳步踏上了大吳泥塑的藝術道路。


在「新潮」與傳統的碰撞下,大吳泥塑迸發出了新的活力。



當看到日常家居裝飾之中,掛畫是必不可少的裝飾品時,父子二人便萌生了將泥塑與掛盤、掛板相結合的想法,並由此打造了新的大吳泥塑形式。


吳維清向鳳凰網廣東介紹了近年來他與兒子共同構思創造的新作品。只見掛幅中,一群農夫正在河邊勞作,有人划船、有人騎牛,有人閒坐,畫面中山石層疊,河岸悠然,人物景象皆塑造得栩栩如生。這種泥塑掛畫將立體的人物構築在平面之上,打造出來的場景更為生動,人物故事也更為立體。



「讓泥塑懸掛於牆壁之上,不僅突破了傳統泥塑只能放在展示櫃中的形式,更能便於收藏、攜帶以及其他場景應用。」吳維清說到。


在父子倆看來,大吳泥塑在保留傳統技藝的同時也需要不斷推陳出新,這樣才能讓泥塑藝術為更廣泛的大眾所接受,讓泥塑文化融入到新時代當中,推動潮州泥塑煥發出新光彩。


工作室內,鳳凰網廣東還看到了多次在廣東進行展覽的泥塑作品《兔兒爺》。據介紹,《兔兒爺》由吳漫創作,相對於傳統大吳泥塑(單個)尺寸多為15×10×28厘米,《兔兒爺》尺寸高達到46×30×58厘米。


不僅如此,《兔兒爺》還在保留大吳泥塑以泥片塑造袍甲的貼塑工藝的同時,以新潮的題材風格,凸顯了新時代大吳泥塑的創新力量。



「題材是可以變更的,但必須要保留傳統的味道。」在吳維清看來,大吳泥塑的發展需要從多個藝術層面進行傳承,不能單純為了商業價值而發展。


如今,為更好推廣大吳泥塑,吳維清與兒子還選擇了走進校園,為新一代的青少年傳授大吳泥塑手藝,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了解大吳泥塑的藝術魅力。

來源|鳳凰新聞客戶端

編輯|翁純

審核|吳燕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