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後,我不會公平對待2個孩子,習慣當個偏心的媽媽

棉花糖媽媽 發佈 2022-08-18T10:32:37.977697+00:00

我看了女兒一眼,「去,幫你媽倒杯水。」這是發生在我們家的真實事件,女兒嘴裡抱怨著「不公平」,說我總是偏心弟弟,我用1句話,讓她啞口無言。

「媽媽,你為什麼總偏心弟弟。」

我看了女兒一眼,「去,幫你媽倒杯水。」

女兒立即大聲嚷嚷,「憑什麼?你自己沒長手嗎?」

我轉頭對著兒子說,「弟弟,幫你媽倒杯水。」

兒子的聲音傳來,「好咧。」趕忙給我倒了一杯水,給我端了過來。

女兒撇了撇嘴,不作聲。

這是發生在我們家的真實事件,女兒嘴裡抱怨著「不公平」,說我總是偏心弟弟,我用1句話,讓她啞口無言。

表姐跟我說起這件事時,眼睛裡藏不住的得意,似乎想讓我誇她是個大聰明。

我有些尷尬地笑了笑,「你這是偏心眼啊!」

沒想到表姐一臉認同,「是啊,我承認偏心兒子。可你也看到了,姐姐懶,弟弟乖,我喜歡誰,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

表姐公開向女兒承認自己偏心,或許沒想到這樣的話,會讓她女兒有種無助的感覺。她沒有反駁表姐的話,可能也是覺得不管怎麼樣都無法得到媽媽的愛,這很容易會影響到孩子的自我價值。

父母為什麼會偏心

家裡有2個以上的孩子,其中一個人被父母特別地偏愛,會給予他額外的獎勵、關愛,這就符合父母偏心的定義。

媽媽喜歡哥哥、爸爸喜歡弟弟,只要偏袒其中一個孩子,另一個孩子就會不平衡。除了「比較疼小的」、「重男輕女」、「喜歡成績好的」這些刻板印象外。父母在兩個孩子之間會產生偏心,往往是因為對方「表現比你好」的特質,更讓人喜歡。

也就是說父母把兩個孩子放在一起比較,比如我表姐,她覺得自己通過一句話「給我倒杯水」,通過2個孩子的對比,得出結果:女兒懶,兒子乖。從而心安理得偏心兒子,因為兒子更深得她心。

可事實呢?我發現了一個小細節,表姐看兒子的眼睛都在笑,而看著女兒的眼睛都好生氣!

表姐的女兒曾悄悄跟我說過,「我要買什麼東西除非必需品,不然我媽基本不理,而我弟弟要啥給啥。我那時候心裡有氣,所以處處跟我媽作對。」

你看,表姐對待2個孩子明明區別很大,明明偏心眼,可她卻找了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我也不想偏心,可女兒不省心,還是兒子乖。

我要當個「偏心」的媽媽

很多媽媽生了二胎後,會特別執著於「公平」這件事,想要一碗水端平。大寶有的,二寶也會有一模一樣的,對待2個孩子不偏不倚。可「公平」這件事並不是父母說了算,而是孩子說了算,只要孩子覺得不公平,2個孩子之間就會有數不清的糾紛和衝突。

事實上,「公平地對待每個孩子」看來似乎不太可能,因為2個孩子的年齡、需求都不一樣,我們當然會給孩子們不一樣的回應,如果追求一模一樣,反而特別奇怪。

我小時候,我媽給我買水果吃,我總是那麼生氣。因為她每次都買很多香蕉給我,可我說過很多次,我不喜歡吃香蕉,喜歡吃香蕉的是我弟弟。可她下次依然會買香蕉,如果我不吃,她就會板著臉:「我對你倆是一樣,我很公平的,弟弟有香蕉,你也有香蕉。」

我明明不喜歡香蕉,我媽刻意的公平,卻忽略了我的喜好,這只是表面上的公平,只讓激化的我的不滿。這種一視同仁,我不需要,也不舒服。

孩子最需要的不是被公平地對待,而是被有針對性地對待。

對於這句話,我一直深植於心。生二胎後,我不會公平對待2個孩子,習慣當個「偏心」的媽媽。

因為孩子自始至終想要的不是一模一樣的公平,而是平等。這兩者的區別是什麼呢?

比如我陪伴孩子這件事:

公平:陪伴孩子的時間都一樣多,不偏不倚。

時間長了,媽媽就像是一個掐點工具人,到點就要陪伴下一個孩子,多一分鐘都不可以,不然會引發孩子的不公平感。

平等:根據孩子不同的需求來分配時間。

我家大寶上小學了,會喜歡我陪她學習、陪她畫畫、陪她玩遊戲。小寶剛上幼兒園,最喜歡讓我抱她、跟我說悄悄話。大寶上小學後,我很多的時間都需要給她,但小寶我也不會忽略,讓她知道:在我需要的時候,媽媽會陪我。

2個原則,降低孩子對偏心的感受

關注孩子的情緒,並回應事實

當孩子對你說,「媽媽,你偏心。」先不要第一時間否認,因為孩子覺得你偏心,背後一定有某件事引起的。我們可以先回應事實,關注孩子背後的感受和需求。

比如我家大寶抱怨為什么妹妹的餅乾比我多?你可不要嘴巴比腦子快,「哪有?明明你倆一樣多。」

你想解釋自己很公平,可孩子之間卻在比較。其實你只要具體地回應孩子背後的需求,「你還想多吃一點,是嗎?」大寶點了點頭。

你看,你關注孩子的需求和情感,當孩子的情緒先被關注了,那他自然就不會去比較了,也就不會有所謂的不公平感了。

跳出「給一樣」的思維

不要執著於公平,如果事事都追求一模一樣,那我要兩個孩子幹嘛?比如兩個人分一個蘋果,不要執著哪個大哪個小。而是問他,「你吃得甜不甜?」這就夠了,讓孩子享受當下擁有的東西,而不是爭論大小。

孩子想要的從來不是一模一樣地對待。當你給了不一樣的,只會坐實了你的偏心。

如果你給了一樣的,也給不了一樣的在乎和看重,因為孩子的年齡不同,需求也不同。比如你會抱著2歲的二寶過馬路,那你會抱著10歲的大寶過馬路嗎?

孩子根本不需要事事都一樣,2個孩子年齡不同就意味著需求不同,那我們就應該用不同的方式對待兩個孩子。同樣深情的愛,不同的對待方式才是對待2個孩子最好的態度。

結語:永遠不要拿兩個孩子做對比,我從來不把兩個孩子放在一起比較,「你看看你妹妹,比你小都比懂事。」「一點都不讓我省心,不如你姐姐乖。」

我們要做的是放大孩子優勢,因材施教。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特點,龍生九子,九子各有不同,孩子不是複製品,不需要一模一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