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進拴|行走嘉定鎮

文學藝術家 發佈 2022-08-18T12:39:47.987051+00:00

郭進拴|行走嘉定鎮嘉定鎮街道隸屬上海市嘉定區,位於嘉定區西北郊 ,地處北亞熱帶北緣,為東南季風盛行地區,雨熱同季,降水豐沛,氣候暖濕,光溫適中,日照充足。嘉定鎮街道總面積4.17平方公里,下轄18個社區,常駐人口81854人。

郭進拴|行走嘉定鎮



嘉定鎮街道隸屬上海市嘉定區,位於嘉定區西北郊 ,地處北亞熱帶北緣,為東南季風盛行地區,雨熱同季,降水豐沛,氣候暖濕,光溫適中,日照充足。嘉定鎮街道總面積4.17平方公里,下轄18個社區,常駐人口81854人。

2010年,嘉定鎮街道財政收入31000萬元,年平均增幅為73.53%。鎮內還有一批文化含量極高的紀念館:嘉定歷史博物館、嘉定竹刻博物館、顧維鈞陳列館、陸儼少藝術院等,形成了頗具特色的博物館群落。

嘉定鎮街道古鎮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內有歷史建築6.5萬多平方米,有其順堂、厚德堂、崇德堂等16處優秀歷史建築。蘇式風格中含有徽式元素,西式洋房,形制多樣,遺存完好。鎮內還有一批文化含量極高的紀念館:嘉定歷史博物館、嘉定竹刻博物館、顧維鈞陳列館、陸儼少藝術院等,形成了頗具特色的博物館群落。

嘉定是江南文化古城,因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建縣而得名。此地風光秀麗,物產豐富,有孔廟、匯龍潭公園、秋霞圃、古漪園等各種古蹟。孔廟位於嘉定鎮南大街,始建於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古有「吳中第一」之稱。廟前有仰高、育才、興賢三座牌坊。沿牌坊的石欄上,有72隻姿態各異的石獅。廟內大成殿宏偉壯麗,殿前古柏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有龍鳳古柏之稱。廟內還保存著從唐到清五個朝代的書法碑刻。東西左右兩廂現為嘉定縣博物館和歷史文物陳列室。仰高坊南面是匯龍潭,五條水流匯合於池中,有「五龍戲珠」之稱。匯龍潭公園始建於明代萬曆十六年(1588年)。潭中之小島名應魁山,頂上是凌雲亭。潭東南的魁星閣、古井亭都是近代建築藝術的精品。古漪園位於嘉定南翔鎮,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年),初名為「猗園」,為河南嵩縣通判閔士籍所建,後歸明代文學家李流勞侄子李宜之所有。清乾隆十二年(1746年),洞庭東山人葉錦重葺,更名「古漪園」。

園內設計以及疊山、蒔花,都出自竹刻名家朱三松之手。園中有逸野堂、幽賞亭、小雲兒、采香廊、怡翠亭、環碧樓、浮筠閣等景,目前還新建了鶴壽軒以及荷花池。匯龍潭公園因五條蜿蜒如龍的小河匯聚而得名。潭中一座建於1460年的「應奎山」形如玉珠,素有「五龍戲珠」之美稱。潭內碧波漣漪,中有玉虹橋,九曲迴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的打唱台,裝飾瑰麗,頂部藻井雕刻精美,成一幅「百鳥朝鳳」圖。園內碧荷池,池周假山亭等,涓涓清流,潺潺入池,一派江南園林秀色。秋霞圃座落在嘉定縣城東,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園林。

它始建於明代弘治十五年(1502年),占地0.5公頃,原為明代尚書龔宏的私人花園,經過歷年的風雨,秋霞圃遭到了很大的破壞。1974年開始重新修葺。目前園中各種形式的亭台樓閣多達30個,「叢桂軒」、「碧梧軒」、「即山亭」等景物頗具特色。齊白石藝術精品展在陸儼少藝術院舉行,能夠參觀齊白石大師的作品,對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

早在多日前,我有幸得到一楨齊白石藝術精品展參觀券(免費),才知地點在嘉定博樂廣場附近。嘉定,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一直沒有去過,感覺它遠在天邊,儘管這樣,也阻擋不了我前往參觀的決心。正趕上六點三十分的地鐵,從江蘇路到嘉定北站,就有十五個站,也是我到上海以來乘坐最多的地鐵列車站點。差不多七點三十分的時候到達嘉定北站。走出車站,外面下著綿綿細雨,還要轉乘12路公交車去博樂廣場。博樂廣場很是氣派,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天下著雨,有不少的少男少女在那兒留影。陸儼少藝術院就在它的對面,花不上十分鐘就可到達。藝術院門前的「大匠之門齊白石藝術精品展」的招牌和齊白石的大幅畫子十分搶眼,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正興致勃勃進去參觀,被保安叫停,他們讓我把包和袋子寄存起來,空手進去。

齊白石(1864─1957),原名純芝,字渭青,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湖南湘潭人。近現代中國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衰年變法,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其書工篆隸,取法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亦能詩文。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齊白石的作品題材總與其切身生活息息相關,筆墨多見鄉村景物,獨有的田園風韻折射出他質樸、純淨、高遠、豁達的藝術志趣。他三十歲始學畫,六十餘方成器,從鄉土氣息到志趣天然,從善於精摹到自成一家,獨特的藝術經歷成就他率真、老辣、鮮活、蒼厚的藝術筆風。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尤以年齡大的人居多,他們或許都是齊白石的粉絲吧。

他們在齊白石的作品前,細聲點評,游連忘返。這裡展出的齊白石作品,有《白菜柿子圖》、《絲瓜》、《福祿鴛鴦》、《雞冠花群雞圖》、《倭瓜》、《荷花圖》、《雁來紅晴蜓》等,所展作品為數不多。大部分作品,我通過雜誌、網絡上看到過,所以非常熟悉。這裡展出的齊白石作品,都是一二三級文物。同時,還展出了齊白石的篆刻作品和他的一些私人 物品,如工具箱。工具箱再普通不過的了,與現在修鞋匠用的盒子(有四個屜子)差不多。他的代表作有《蛙聲十里出山泉》、《墨蝦》等。著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述》等。走出齊白石作品展,對面二樓便是陸儼少的作品展。

的作品氣勢恢弘,他的山水畫尤如排山倒海之勢,風格獨特。陸儼少,現代畫家。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人。1927年考入無錫美專學習,同年從王同愈學習詩文、書法;次年師從馮超然學畫,並結識吳湖帆,遍游南北勝地。1956年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1962年起兼課於浙江美術學院,1980年在該院正式執教,並任浙江畫院院長。擅畫山水,尤善於發揮用筆效能,以筆尖、筆肚、筆根等的不同運用來表現自然山川的不同變化。線條疏秀流暢,剛柔相濟。雲水為其絕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雲勾水,煙波浩淼,雲蒸霧靄,變化無窮,並創大塊留白、墨塊之法。兼作人物、花卉,書法亦獨創一格。他與李可染並駕齊驅,素有「南陸北李」之稱。展館內外戒備森嚴,所到之處,都有保安、警察跟蹤。所擺放作品的鏡子接攘的地方全都貼上了封條,外面還有武警值班。原本只是參觀齊白石藝術精品展的,沒想到,嘉定的文物古蹟深深地吸引著我,不容錯過。

走出陸儼少藝術院,為節省時間,我向保安打聽,請他推薦最好的景點,他說,州橋老街。當我來到老街時,果然古色古香。老街,早在先秦時期已有人類活動,至南梁天監年間(502-519年)已形成聚落。唐時嘉定因練祁河得名,稱練祁市。南宋嘉定十年(1218年)設縣治,依年號命名「嘉定」至今。嘉定鎮是嘉定區商業、文化、旅遊中心,全鎮面積4.17平方公里。2008年10月,古鎮嘉定被國家建設部認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嘉定區南翔鎮的古猗園設計得更有滋味。廳舍、廊亭、山水雖精緻卻也常見,說其有味,其味在竹。這「古猗園」就與竹極有淵緣。  首先,它的設計出自大竹刻家朱松齡之手。卻說由他開創的嘉定的竹刻也是名滿天下的,其清雅細緻,「以刀代筆,以書法刻竹」,可以做成一片,為浮雕,簡明清晰;也可以把竹子整個刻,為圓雕,更具立體感了。 

 而這「古猗園」自然也頗得其風,其名本取自《詩經》裡面「綠竹猗猗」的句子,「猗猗」謂其竹之茂盛。在這裡,園和竹真是親上加親了。名字聽起來就綠意油生,游下去更是竹氣盎然。在這個百花凋謝的深秋季節,園中行走,夾道的多是四季長青的綠竹,遠看則青綠一篇,近觀竹竿挺立、飽滿,還能給人一種溫潤的感覺。頓時想起民間關於「歲寒三友――松、竹、梅」的評說。的確,在寒風凜冽的隆冬季節,「三友行,必有我師」。竹沒有松的高俊,沒有梅的暗香。松梅自然是百木中的帝後。然而現在尚值深秋,松梅不放,而百木已凋,只有氣質樸素的竹伴隨在我身邊,我才明白古代的文人為何對竹有如此偏愛。蘇東坡一生曠達,「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寧願消瘦,也不願落得俗氣。竹林七賢生逢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能苟全生命於竹間,彈琴長哮,擺個名士的POSE,即使外人頗感另類,又豈不快哉?如果說松是草木中的丈夫,那麼竹就是草木中的君子。

恰好,古猗園中正好有一座「君子堂」,堂不算大,收藏了關於所謂「四君子」:梅、蘭、竹、菊的書畫,看起來既有味又切題。  即出園林,恰逢中午,而在門口的「南翔小籠」店裡吃了一籠蟹餡的小籠包,皮滑而肉鮮,如果稍不小心,皮里的湯汁便噴射而出,弄得滿衣都是,所以吃時要格外細緻!這時叫一杯青竹茶,味道清淡,色澤青翠,和小籠搭配成餐,可能連《大長今》裡的朝鮮皇上看過也要流口水。嘉定是否也有「竹」的精神文化?人道是,江南乃煙花之地,是中國陰性文化的代表,只有「暖風吹得遊人醉」,沒有燕趙似的悲歌。歷史上每當南北分裂,江南柔軟的民風便難以抵擋從北方奔襲而來的金戈鐵馬。這讓我很自然的聯想到清順治初年的「嘉定三屠」來。

住在景區附近的老人介紹,把我帶回了那個血色的時刻:當清軍南侵,鎮上官員候峒曾和進士出身的黃淳耀 自發組織義軍抗清,堅守十數日,視死如歸。在那個轟轟烈烈的七月初三,清軍大舉攻城,次日城破,侯峒曾最後一次來到家鄉清河路的葉池,這一刻,他萬念俱灰,只是脈脈凝視這池,平靜的池水像鏡子一般把他從身體到靈魂印到碧波中了。他忽然一暴,便憤然投入池中,終於與嘉定城融為一體了。黃淳耀則與弟奔往西林庵,大筆一書「宏光元年七月四日進十黃淳耀自裁於西城僧舍……」。而後毅然自縊,傳說口噴鮮血於壁。從此後人稱此地為「陶庵留碧」。看,這不是屬於江南的悲歌嗎?這不是竹林之間走出來的君子嗎?儘管,他們沒有走進今天的教科書,讓人民膜拜,但嘉定鎮中的「葉池」、「陶庵留碧」不就是為嘉定保存集體記憶的憫忠寺嗎?  或許更出名的是顧維均。巴黎和會上演講的那個中國外交官。電影《我的1919》那個。    

「山東是孔孟的故鄉,在中國如同西方人眼中的耶路撒冷」。  這是我所聽到過最激昂又最智慧的外交辭。在斬釘截鐵的激情中間同時很理性地勾起了對手的民族感情,把對方帶到自己的處境和立場之下。看來這句話是 深深地打到了美國的那個書呆子總統威爾遜心坎里去,以至在後來美國的斡旋下,中國終於收回山東,為弱國的外交史寫上重重的一筆。景區里樹木茂盛,寂無一人,除鳥兒吱吱喳喳地鳴叫以外,沒有其它聲音。鳥糞點點滴滴零散落在地上。看得出來,這兒確實是很長時間沒有遊客光顧了。

左看右顧,沒有頭緒,不知先往哪個方向去找。正躊躇之間,遠處有一男子騎著助動車飛身而來,我們叫住他,打聽伏虎廟的位置。他聽了我們一番言談,哈哈大笑,說幸虧遇見他,否則我們越往裡走,離伏虎廟越遠。原來伏虎廟所在的上海市少年兒童活動基地不在我們進的大門裡,而是在馬路的對面一個獨立的大院裡。他說少年兒童活動基地不事先聯繫落實的話,它對外是不開放的,伏虎廟緊挨門衛室,你們私下裡和門衛商量一下,讓他放你們進去看看。「高人指點」讓我們欣喜萬分,遵他所言,我們果然一點也沒費勁就如願以償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