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窮人每天都吃什麼?別再被電視劇騙了,你可能一天都撐不下去

竹語文史 發佈 2022-08-18T14:20:44.838771+00:00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會聯想到電視劇中那些奢靡的宴會場面,不管是《水滸傳》亦或是《紅樓夢》中,都有類似的場景,但是古代窮人真的如電視劇中描述的那樣,能夠肆無忌憚的吃香喝辣麼?

眾所周知,當下我國的奮鬥目標從關注人們的物質生活,逐漸轉移到關注人們的精神生活上面來了,這說明人們的溫飽問題已經得到了基本解決。那麼將時光倒回到古代,窮人的溫飽問題能得到保證嗎?他們每天都吃些什麼呢?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會聯想到電視劇中那些奢靡的宴會場面,不管是《水滸傳》亦或是《紅樓夢》中,都有類似的場景,但是古代窮人真的如電視劇中描述的那樣,能夠肆無忌憚的吃香喝辣麼?

古代窮人每天都吃什麼?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你可能無法接受。

古代的窮人

古時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是歷朝歷代關心的大問題。在溫飽問題徹底解決之前,如何裹腹是老百姓們關心的大問題,基本不會去奢求吃飽,吃好。

現在大部分電視劇為了追求和諧,便將古代社會最真實的那一面給隱藏了起來。杜甫老先生寫過大量反映窮苦人家生存現狀的詩句,他描寫富貴人家為「朱門酒肉臭」;描寫窮苦人則寫出了「路有凍死骨」。

這句詩成功將富人跟窮人的生存現狀作了個對比,貧富差距也一展無遺。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由此可以驗證古代窮人的日子非常難以為繼,被餓死凍死的人不在少數,與電視劇中上演的美好畫面大相逕庭。

那麼問題來了,造成古代窮人生活如此艱難的原因有哪些?窮人們又依靠哪些食物才最終得以存活的呢?

賦稅極重,生產力低

古代沒有先進的生產技術,生產工具也十分落後,依靠的都是勞動力,所以糧食生產率並不高,窮人一年到頭也收不到多少糧食。在收入不高的前提下,賦稅又給窮人身上壓下來一座大山。

講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我國自古以來的賦稅制度。賦稅是促進國家發展,維護國家統一的重要支柱。

我國封建社會的賦稅制度起源於夏朝,賦稅也可以理解為上貢,即老百姓每年都要將收入中的一部分上交給朝廷,這使本就不富裕的窮苦家庭更加雪上加霜,窮人家吃不起飯也是常有的事兒。

漢朝流傳著這樣一句古話:皇帝每天要吃四頓飯,而平民只需要吃兩頓飯。更加窮苦的人,甚至連一頓正兒八經的飯都吃不上。

平民的兩頓飯一般是在早上以及中午吃,晚上不吃飯,情況稍微好一點的人家會喝點湯。現在人們見面打招呼的常用語句「喝湯了麼?」,便與此有關。

五穀雜糧,難以果腹

在古老的傳說中,有一個人名叫后稷,他曾從五花八門的野外生長的植物中,挑選出了五種適合種植的穀物,然後再親自教老百姓種植這五種穀物,人們才有糧食可以吃。雖然這僅僅只是一個傳說,但是五穀卻成為了老百姓種植的重要糧食作物。

《論語》有言:「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稻、黍、稷、麥、菽便是古代最經典的五種穀物。

其中「稻」不言而喻,一猜便知是南方人種植的水稻,而「麥」則指在北方種植的小麥,「菽」指的是大豆。這三種作物,直到現在仍然是人們充飢吃的重要穀物。

「黍」指的是黃米,因不利於人們消化,所以逐漸被淘汰;「粟米」的生產率不高,所以也就跟「黍米」的結局一樣了。

古代社會雖然能夠利用並不先進的生產工具培育出五穀,但是卻不能大規模量產,並且還經常受到天氣因素的影響。一旦遇到旱澇天氣,糧食很有可能會顆粒無收,老百姓一年到頭的努力也就全部白費了。

窮苦人家在這個時候別說吃飽吃好了,能有點吃得填飽肚子活命就已經算不錯的了。

災荒頻發,飢不擇食

古代發生過的自然災害數不勝數,並且古人並沒有現代人這樣強的抗災意識以及抗災能力。所以當災難來臨的時候,他們只能挨餓受凍。

可是為了能填飽飢餓的肚子,繼續活下去,貧窮的古人被迫也想了很多辦法。

其中最常見的便是挖野菜,事實上,五穀也是在挖野菜的過程中被發現的,如果沒有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人們根本不知道什麼可以繼續吃下去,什麼不可以吃。

可是在旱澇時期,野菜跟穀物一樣,長勢並不佳,窮人有的時候甚至連野菜都沒得吃。所以每當自然災害到來的時候,窮人們總會爭先恐後地去挖野菜,來應對危機的發生。

當野菜也被消耗殆盡的時候,古代的窮人們又想到了另外一個辦法來充飢,說起來你可能不信,他們竟然去「吃土」!沒錯,「窮得吃土」在古代竟然是現實!

古代窮人吃的土名為「觀音土」,這種土來源於高嶺礦,也被稱之為高嶺土。

相傳在民國時期,人們餓得走投無路了,便想起去拜一拜觀音。沒想到第二天早上,觀音像背後竟然出現了一層厚厚的白土,窮人們以為這些是能吃的麵粉,對觀音感激涕零,便將這種土命名為了「觀音土」。

其實這種土就是現在的粘土,古時用於製作陶瓷,因具有膨脹的特性,所以能暫時緩解人們的飢餓。但是過度服用「觀音土」,不過只是飲鴆止渴,最後人們會因為腹部脹痛而喪命。

所以,電視劇中窮人也能吃飽喝足的畫面,還有待商榷,真正的窮人是吃不起飯的。我們都被電視劇給誤導了,換做是自己活在古代災荒到來的時候,可能一秒都無法忍耐。

除了食用「觀音土」外,飢不擇食的古代窮人們還會打動物的主意。畢竟如果糧食的收成不好,那去打點野味吃一吃,也能勉強填飽肚子。

於是窮人們也練就了一身狩獵的好本領,哪怕是守株待兔也罷,只要能吃上肉,他們便心滿意足了。

「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大部分人都是通過電視劇來了解古代窮人的生存狀況的,以至於被誤導了都還蒙在鼓裡,看到這裡,大家對古代窮人的固有印象有沒有改觀呢?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在溫飽能基本滿足的年代,我們更要珍惜糧食,杜絕鋪張浪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