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台記者探訪「地獄之火通道」紀念館 鮮血築成的「死亡鐵路」見證日軍殘忍暴行

國際在線 發佈 2022-08-18T14:52:43.412539+00:00

在泰國和緬甸邊境的崇山峻岭中,有一條二戰時期修建的鐵路,被稱為「死亡鐵路」。泰國北碧府西部的 「地獄之火通道」 是泰緬鐵路總長415公里中的第133公里段,是施工最為艱難的一段,需要完全用人工在茂密的叢林中開鑿鐵道。

泰國北碧府「地獄之火通道」紀念館(李敏 攝)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敏):二戰期間,日軍在遠東多國犯下暴行。在泰國和緬甸邊境的崇山峻岭中,有一條二戰時期修建的鐵路,被稱為「死亡鐵路」。幾十年前,那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在泰國北碧府塞佑縣林木茂密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座為紀念二戰時期因修建「死亡鐵路」失去生命的盟軍戰俘而建的紀念館——「地獄之火通道」紀念館,這裡記載著一段慘痛的歷史。

「死亡鐵路」,又稱泰緬鐵路,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修建的泰國通往緬甸的陸路補給通道。當時,日本侵略軍強迫6萬多盟軍戰俘和數十萬亞洲勞工,在緬甸和泰國同時開工。在日軍嚴酷的威逼下,只用了一年多就完工了。由於物資匱乏和條件嚴酷,再加上瘟疫滋生,造成數以萬計的工人最終命喪於此。因此,這條鐵路被稱為「死亡鐵路」。

泰國北碧府西部的 「地獄之火通道」 是泰緬鐵路總長415公里中的第133公里段,是施工最為艱難的一段,需要完全用人工在茂密的叢林中開鑿鐵道。為了趕工期,盟軍戰俘和亞洲各國勞工被迫日以繼夜地施工。夜幕降臨,戰俘借著火把和油燈開山劈石,昏暗的火光與人影閃爍交織,這就是「地獄之火」的由來。「地獄之火通道」紀念館負責人朱塔蓬介紹說:「為了趕工期,每個戰俘每天要工作18個小時,非常艱辛,由於工作強度過大,他們的身體變得非常虛弱。夜間施工的時候,戰俘們瘦弱的身體在火把的映照下鑿石頭、搬運石頭,他們走來走去的身影如同地獄鬼影一般。」

在氣候炎熱、瘴氣籠罩的叢林中,很多人因為飢餓、疾病、殘酷虐待等殞命於此。「死亡鐵路」修建完工之時,6萬多戰俘中有12000多人死亡,而死去的其他類型勞工更多達數萬人,總數超過10萬人。有一種說法是「每公里路基下,都掩埋著250個冤魂」。

「地獄之火通道」紀念館每年接待超過10萬名參觀者,很多人都是當年盟軍戰俘的親屬。朱塔蓬表示:「曾經在這裡修建鐵路的戰俘,如果他們還健在的話,年紀已經非常大了,很少能有機會再見到他們了,但是他們的子孫後代會到這裡參觀,他們告訴我他們的祖父或者曾祖父曾經在這裡修建鐵路。那段歷史還留在人們的記憶里。」

桂河大橋是鐵路沿線的幾座橋樑之一。如今,每年都有來自二戰盟國的戰俘家屬和遊客來到這裡緬懷犧牲的故人。有一位盟軍戰俘在多年後曾走到自己修建的鐵軌遺蹟上失聲痛哭。他說,這是他第一次坐在自己修的這條鐵道上。當年,在日軍鞭抽、棍打、刺刀威逼下沒日沒夜修路的日子裡,從來就沒能坐下來歇一歇。

如今的桂河大橋遊人如織,「地獄之火通道」紀念館在參天大樹的掩映下靜謐而祥和,只有館內陳列的歷史文獻和紀錄片,默默地向世人痛訴著那段不堪回首的悲慘記憶。

「地獄之火通道」紀念館記載了當年日軍殘暴虐待盟軍戰俘和亞洲勞工的歷史(李敏 攝)

前盟軍戰俘走在自己修建的「死亡鐵路」遺址上(「地獄之火通道」紀念館展出圖片)

「死亡鐵路」遺址(李敏 攝)

這條通道是當年日軍強迫盟軍戰俘和亞洲勞工用雙手在山裡開鑿出來的,是「死亡鐵路」上施工難度最大一段(李敏 攝)

當年用來運送石塊的鐵軌和運輸車(李敏 攝)

每年4月25日紀念館會舉辦悼念儀式,大批前盟軍戰俘或親屬從世界各地趕來參加,相關國家駐泰使節都會出席(網圖)

緬懷,為了和平與希望(網圖)

桂河大橋已成為當地最知名的旅遊景點(李敏 攝)

桂河大橋曾被盟軍炸毀,修復後使用至今(李敏 攝)

桂河大橋建成通車紀念日,北碧府會上演燈光和煙火秀,成為最吸引遊客的旅遊項目(李敏 攝)

桂河大橋附近的盟軍將士公墓(李敏 攝)

關鍵字: